APP下载

低碳经济:我国未来的必然选择

2017-06-09尹利平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能源绿色经济

尹利平

摘 要: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准的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是继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以后的又一次产业革命。目前,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低碳经济,转换经济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未来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共识。发展低碳经济,走低碳之路,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未来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

(一)削弱对一次性化石能源的过渡依赖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为基础,而我国对一次性化石能源依赖过大。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2015年,我国能源消耗量占全球能源消耗量的23%。其中,煤炭消费量39.65亿吨,占全球消费量的一半,位居世界第一;石油消费量5.43亿吨,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且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资源储量在迅速减少乃至于枯竭。从长远来看,如果不能摆脱对一次性能源的过度依赖,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将难以保持高效运行。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加快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现在,生物技术、新能源开发等技术正在蓬勃兴起,以这些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号角已经吹响,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将在这一轮科技革命中得到空前的发挥和利用。谁在能源环境技术创新中领先,谁就是未来世界的最大赢家。就我国来说,只有紧紧抓住这次历史变革的良好机遇,才会让我国在未来世界的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目前来看,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改变发展模式,加快环境治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低碳经济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新的经济模式,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发展低碳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占领未来产业制高点的迫切需要,也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由高碳能源为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向低碳和无碳能源经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由化石高碳型黑色结构向低碳化清洁能源绿色结构转变,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维护良好的国际形象

虽然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国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超过60亿吨。我国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压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应该展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既要在维护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也应该在节能减排和国际气候制度的建构中有所作为。发展低碳经济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发展低碳经济,降低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国际社会树立一个好榜样,以维护我国良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四)提高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减排的背景下,循环的、生态的、绿色的产品有没有低碳标签将会直接影响到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没有低碳标签的产品再环保都有可能在未来受到来自各个大小国家的抵制。低碳将成为塑造企业乃至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目前,已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达国家,正在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以带动经济向低碳转型,推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被重视,发达国家正凭借经济和技术优势,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可以预见,在主要发达国家的推动下,低碳经济的标准一旦形成,将会立即转变成一种贸易手段。到那时,主要发达国家将以产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标准,允许或拒绝产品的进口。所以,抓住机遇,发展低碳、绿色产品,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五)改变不良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长期以来,由于受生活习惯的影响,许多人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如浪费资源、随便排污等,增加了碳的排放量,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要积极倡导和培育低碳文化,引导公众改变不良习惯,帮助公众养成自觉的、良好的、低碳式的绿色生活方式。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低碳产业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进入标准,从源头上控制新建产能的碳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从生产环节入手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链。绿色产业链作为一种生产与发展模式,要求企业的最大目标不是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在资源浪费最少、对环境污染程度最低的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要推广节能省地绿色型建筑,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能耗限额标准监督管理。建立并完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等,着力推进低碳建筑。要积极推进低碳交通,不断加大城市公交和轨道建设力度,通过提高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并严格执行来限制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的使用,同时推进太阳能等替代能源汽车的产业化。2016年6月,第二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发布的《绿色金融与低碳城市投融资》报告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所需投资总额将达到6.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万亿美元),用于低碳建筑、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三大行业。

(二)发展清洁能源,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

我国幅员辽阔,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要大力开发风能,加快开发生物质能,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要着力推进大型核电、大型水电、西气东输、大型风电基地和清洁煤电基地等项目,着力提高天然气、核电等优质能源在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要積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发展户用沼气。当然,发展清洁能源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除了提高政府财政投入之外,企业可以通过出卖碳排放权等商业运作来筹集资金。未来碳税的开征也可以为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

(三)转变生活方式,积极引导消费者行为

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提高消费者的节能意识来加速低碳经济建设进程。要引导消费者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一次性”用品的消费、“面子消费”和“奢侈消费”的嗜好,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措施加以限制,如可以设立一种碳排放累进税,对个人碳排放量进行征税。我们的碳排放空间是有限的,每个人的基本消费需求也是有限的,因而可以给每个人一定的碳排放量,并规定超出之后就交税,且超得越多税率越高,这样既兼顾了基本需求的满足,又可以使消费者行为更加理性化,降低了奢侈浪费的部分。要引导消费者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四)搞好低碳经济试点与基地建设

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规划和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把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作为我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先进行试点。自2012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了两批共42个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这些试点地区的人口占全国40%左右,GDP占全国总量的60%左右。今后我国会进一步将低碳试点扩大到100个城市。这意味着低碳经济模式已经在我国启动,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也很艰难,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我国的低碳经济模式时代就一定会到来。

总之,低碳经济不是时髦的概念,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消费方式的转型、能源结构的转型、能源效率的提高,最终使我国实现低碳经济,迈向低碳社会。

参考文献:

[1]吴明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31):11-13.

[2]马建武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青海可持续发展[J].攀登,2010,(04):1-3.

[3]崔淑娜.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10(6):22-25.

[4]孙萍,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挑战[J].现代商贸工业,2011,(22):78-79.

猜你喜欢

能源绿色经济
绿色低碳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