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影响预算理念改变

2017-06-09翁苏明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预算沟通实施

翁苏明

摘 要:虽然“预算”耳熟能详,非财务企管对其认知还是比较初浅,对预算的作用便缺乏深入的感触,预算停留在“会计的预算”、“务虚的预算”概念之上。以实践探寻解决之道,通过分析分解业务,建立制度框架,沟通,将管理会计预算理论结合具体业务通俗地进行解释,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促进预算作用的发挥,助力企业管理。

关键词:预算;沟通;实施

一、预算旧理念之下的状况

1、实施停留在口号、会议、工作职掌表,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公司负责人对预算非常重视,希望财务建立预算体系。但他对预算的认知停留在表面。简单业务的公司预算为他留下印象,预算全部由财务全盘编制。编制预算后,对费用支出的审批形成参照值,作为决策的依据。但实际情况是,简单业务的公司预算编制模式无法套用。目前的公司无论从业务种类、规模、发生频率、业务性质等角度,均无法与简单业务公司匹配重合。

2、业务部门各自按自己的理解做预算,各自为政。业务部门在开展之前向上级主管提出方案的支出预算,为上级主管的决策提供依据。但预算不会到达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无法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去比较预算,评价方案施行效果。

3、业务部门的理念和利益、业务现状。业务部门上下级条线基于本位主义。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决策行动受到其他部门的干扰。他们更不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力受到质疑。下级需要展示每个“预算”都完美地得到执行,上级需要展示管理有方的领导才能。所以,当执行中因某些客观因素而偏离预算时,费用被拆分出“预算项目”。没有人会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预算更不会与业绩相关联。

二、管理会计的预算理念

(一)管理会计的预算理论与理解

预算包括了规划、控制、评价,针对未来开展业务所需的资源投入。这种行为的一般初期规划需经历主营销售目标和其他投资目标设置、总目标设置和部门目标层层分解、实际执行中因业务变化的规划调整,是对未来规划的具体业务的数字体现。

(二)在具体业务中发挥作用

目前经济环境处于不景气之中,主营销售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大,导致“节流“成为日常工作关注要点。而费用预算活动可以通过审视过往支出的必要性及未来支出的可能性对未来业务进行合理规划,达到节流目的。

三、实践改变理念

(一)建立制度框架

修正“财务部预算”这种闭门造车、自我猜想的理念,引入管理会计关于预算的正确理念,建立目前适用的,有针对性的预算制度,与管理层充分沟通。公司属轻资产类型,人员编制精简,岗位覆盖各项职能,人员专业化强。鉴于其他部门对预算和绩效评价的忌惮抵触,在制度框架中,阐明了实行预算的目的是集思广益,通过各部门提报预算,共同参与探寻减少日常资源耗费的途径,并且,考虑到公司管理层对费用控制的关注重点,将预算编制的范围限制在销管费用类,通过协调,按照“业务活动谁管理(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了各业务部门所涉及的销管活动的责任划分,财务部门则起了引导、参考、汇总的作用。针对销管费用这一特定预算对象,确立了采用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相结合的方法。

(二)数据分类设置

1、利用用友T3用友通标准版 财务软件提供的功能,对损益类科目设置了部门属性,分别为总经办、营销部、办公室 、财务部、产业发展1部/2部、食堂、外部单位、其他单位,按照谁经办,谁管理/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在出纳制单环节,根据收到的核准支出发票上标注的部门信息,选择相关部门选项。费用具体归属方法:人力资源和福利类支出、车辆油料通行费等日常性的资源耗费支出、人员保险类支出、人员差旅费、按人员计算的税费支出,按照受益部门确立费用承担,水电费按耗费的地理区域不同划归相关部门,营销费、广告宣传费、修理费用、税费及其他经营支出,按经办管理部门归属至相关部门。公司固定资产价值比重较大的主要为建筑物和车辆、家俱,无部门独占使用,办公设备相对占比较小,大型资产基本折旧完毕,由此,折旧费统一划归财务部门。“其他单位”作为在归属暂时不明确情况下的暂存单元。对修理费明细科目,设置了维修分类,分为建筑物及附属设施、车辆、办公电器、家俱。以上划分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利益均衡、责任分担的原则。

2、分类设置和制单简介。(1)在“基础设置”下拉菜单选择“机构设置-部门档案”,在“部门档案”内进行设置;(2)在“总账系统-会计科目-损益”下对科目设置辅助核算;(3)在制单中选择部门。

(三)获取、分析详实的数据

获取数据的载体分为明细账、资金报表。明细账的摘要和内容分类,对业务的性质进行了有效的区分,资金报表反映的业务内容对明细账的业务区分提供了补充说明。通过用友通T3标准版的账册输出功能,将相关部门的前二年每年的费用数据和本年数据分别转换成EXCEL文件(如图1),根据简化统一摘要内容,利用EXCEl报表筛选功能,合并同类业务发生金额,将会计明细科目下的金额分析拆解为具体业务金额(如图2)。

(四)以数据反映营运,通过趋势分析反映未来

1、对账套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分解后,作进一步分析。采用结构比率分析方法,计算出历史各年份明细费用占总费用比重,

并对各项比率数据按重要性作排序分析,再将各分析结果运用趋势分析方法进行纵向比较,判断获取数据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及以往的费用管理成效。

2、根据管理会计作业耗费资源产生费用的理论,对未來可预见的费用按照发生的基础进行了预测。对缺乏支出依据,非固定可预见的费用,如修理费、广告费,则通过内部管理渠道向业务部门提出预算编制要求。

(五)沟通,解惑,针对性解决痛点

沟通,解惑,针对性解决痛点,重点体现财务部门的服务功能。通过预算实施方案沟通,历史财务数据转化为具体可理解的业务数据、财务预测,再向各级部门沟通,摆事实讲道理,使非财务专业人员对财务预算有了直观深入的了解。在整个预算编制活动中,财务部门起到了服务各业务部门的角色担当,利用自身丰富的数据资源,积极为各部门提供可理解的数据,淡化管理的色彩,充分调动了业务部门开展预算活动的积极性。

四、结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的,通过实践,可以改变原来的观念,使事物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财会工作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刘凌冰,韩向东,杨飞. 集团企业预算管理的演进与意义建构——基于神华集团1998-2014年的纵向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2015,(07):42-48+96.

[2]马蔡琛. 现代预算制度的演化特征与路径选择[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05):27-34.

猜你喜欢

预算沟通实施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