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

2017-06-09赵春洋

现代农业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玉米螟防治措施危害

赵春洋

(黑龙江省抚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56500)

【摘 要】在我国的很多玉米种植地区,玉米螟的危害比较大,它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病虫害,会对玉米产量产生巨大的影响。玉米螟会导致玉米的秸秆变空心,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分析玉米螟的特点和危害规律,进一步分析了防止玉米螟的措施,为相关农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玉米螟;防治措施;危害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azards of the corn bor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agricultural personnel.

[Key words] corn borer; control measures; harm

在我国的农产品里,玉米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农作物,不管是在粮食产量上还是饲料生产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不过,在近些年来,由于玉米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玉米螟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因此,在中职过程里必须使用一定的防治措施。

1 玉米螟的特点及危害规律

1.1 玉米螟的生长及外形特点

玉米螟的生长阶段分为四个部分,卵期和幼虫期,还有就是蛹期和成虫期。在虫卵阶段里,玉米螟通常是通过通过几十粒物质呈鱼鳞状排列形成的卵块,从乳白色逐步变成黄白色,在孵化之前,一些玉米螟呈现出黑褐色。幼虫阶段里,玉米螟的长度约为24毫米,形状主要是圆筒形,背部的颜色不统一,有的是浅褐色有的是深褐色,在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 4 个,腹部 1~8 节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到了蛹的阶段,其体长为 15~18mm,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 5~8 根。在成虫阶段里,它的外表主要是褐色的,雄性的長度大约为12毫米,其身体背面主要是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1.2 玉米螟的主要危害

在亚洲的玉米种植地区,玉米螟也叫作钻心虫,它不仅会对玉米产生影响,还会危害到高粱和谷子等。近些年来,伴随着玉米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种植密度越来越高,玉米螟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我国的玉米螟涉及地区十分广泛,它一旦侵蚀到玉米的心叶、茎杆、雄穗和穗轴等部位,那么这些地区的功能会受到影响,间接的影响到玉米的产量。而要想根治玉米螟灾害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为例,阿鲁科尔沁旗种植面积约 6.3 万公顷,玉米螟累计发生面积 4.3 万公顷次。一般发生年份,玉米的损失率在 10%左右;中发生年份玉米的损失率在 20%以上。

2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防护措施

2.1 生物防治玉米螟危害

从现在来看,生物途径防治玉米螟一方面其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另一方面还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对于生物多样性破坏较小,还可以提高玉米的质量,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收入。生物防治法就是借助食物链的力量进行防治,在一定的时间内选择一种合适的生物来防治玉米螟,可以实现无害化治理,主要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具体的生物防治方法里使用最多的就是通过赤眼蜂防治技术,它是玉米螟的天敌,所以这一手段应用起来防治效果比较好,使用起来难度比较低,而且不需要投入过多的资金,但是在使用时必须选择最佳时机,否则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会很难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除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危害这种技术外,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危害也有相当大的成效。这种技术是用白僵菌孢子侵染玉米螟幼虫,使得玉米螟幼虫活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缩短,对农作物的伤害因此大大降低。

2.2 物理防治玉米螟危害

物理防治法也是现在应用比较多的方法,按照玉米螟的趋光性和趋味性,通过杀虫灯和频振式的方法进行杀虫。从现在来看,农户使用的物理防治法通常是通过选择抗虫玉米品种、合理的栽培方式以及焚烧秸秆消灭越冬虫源这几种方法。

2.3 化学防治玉米螟危害

化学防治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环境,不过其防治效果最突出,而且使用起来比较简便,所以大部分农户会选择这样的方式,人们在实际生产中经常采用化学防治的途径也比较多。在实际的生产实践过程里,“敌敌畏”的应用最为广泛,通过敌敌畏和其他药剂的混合,在杀死玉米螟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另外,还有一些农户会使用“撒毒沙”的方法,通过农药和水的合理分配,配成毒沙撒于作物心叶中,对于杀死玉米螟具有突出效果。特别的,“撒毒沙”不但可以延长农药的持效期,而且不会因施药而杀伤害虫天敌,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但由于“撒毒沙”这种防治方法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种方法并没有被大面积的普及。

3 结束语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里,有关农业工作者对于玉米螟防治使用的措施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理想。不过,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加上不同省市的玉米种植结构差异,玉米螟基数比较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玉米螟数量越来越多,其危害也越来越大,农业工作人员依然任重而道远。所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里,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选择,消灭越冬虫源、杀灭田间螟卵和防治初龄幼虫,通过一些生物防治途径、物理防治途径和化学防治途径进行防治,将其应用到防治玉米螟的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王伟业.亚洲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2]赵秀梅.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情况与绿色防控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9):159-160.

猜你喜欢

玉米螟防治措施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药+酒 危害大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酗酒的危害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