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资源教学有效性应用探讨
2017-06-09吴广智
吴广智
摘 要 视频资源教学较之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利用独特的影视语言,深入浅出地传播教学信息,令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这必须立足在视频资源正确运用的基础上,而且在运用过程中,需考虑到视频资源的内容选材以及受众分析,这过程中涉及到各个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更好地处理好这些因素,使之产生正面效应,是该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视频资源 视频资源应用方法 视频资源应用效果
步入信息社会,教学观念已发生巨大变化,设计适合学生思维发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营造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是当今教学形势下的教学研究的主流方向。而视频资源运用在教学上,以其特有的成像化、直观化等特点在数字化日益充分运用的今天,无疑是一个适合教学现代化发展的选择。
1 视频资源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及优势
视频资源就是指在教学上可运用的影视信息资源以及近年兴起的微电影信息资源,随着数字信息的日益普及,视频资源越来越多呈现在教学应用上,并逐渐成为课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频资源以独特的影视语言来表现生活,表达情感。它选材广泛,形式多样,并具较强观赏性,可以灵活和自然地在主题教学中传播信息。视频资源还融汇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摄影等艺术精华,视频资源以其丰富的形态而广受青少年欢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目前,视听语言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它像传统的文学语言一样,已经逐渐渗透到群众的生活里,成为人们学习、阅读和信息摄取的一种主要媒介手段。当代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感受力较强,对视频资源应用的反应也更为显著有效。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视频资源所呈现的动感画面,新颖、极具吸引性,能很容易取得学生的关注度。而且学生可以对它进行剪辑,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求索,而不是一味被动接收,同时也从客观上适应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由此可见,把视频资源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营造立体的互动教学氛围,创造出生动、高效的学习氛围,易于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 视频资源的应用效果分析
视频资源的应用效果包括直接性和潜在性两种。直接性应用效果是指具体到各个学科教学的影视作品创作,直接作用到教学实践中,有较强的教学针对性;另外,就是一些视频资源并没有专门针对教学创作,也没有明显的教学意图,然而经过特别的专业编辑和巧妙编排后,同样可以产生明显的教学效果。直接应用效果传播都是正向的,都是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
潜在性应用效果,则指学生凭自我生活体验、成长经验对传递的视频信息有着自我理解及消化反馈,而这个理解属于非教学目的。例如,视频信息里的国家地理文化背景、配乐音效语言以及人物造型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有正面和反面的,因为它不属于教师教学目的范畴,因此,教师在选取设计视频资源过程中也须考虑到这方面的影响。例如,视频资源中虽教学知识点显著,但若涉及到暴力、情色等情节,就要考虑到学生的适应承受能力范围再加以选择。
由此可见,视频资源的应用还不仅仅要从传播者角度出发,还需考虑到学生即受众的身心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它的局限性进行分析。
(1)注意视频资源传播的有限性。影视语言在信息传播处理上较多时候能深入浅出,表达到位,但并不代表面面俱到,也存在不如其他传播方式的地方。例如,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文笔上可以妙笔生花,惟妙惟肖,引人联想,而单纯用画面描述则过于浮于表面,反而抓不住文字描述上的神韵。有些理论专业性较强又难以诉诸视听形象的教学内容若在屏幕上反映,也会或多或少受到限制,因为这样的内容难以通过具体的画面表达抽象。抽象思维和说理还是通过纸介媒体传播较为适合。
(2)视频资源传播存在主观性。传播的经验和实践证明,最好的效果就是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双方能够实现“心有灵犀”,形成实时互动。
视频信息的传播与接收都是一种主观行为,而且要顾及到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指的是人成长以来文化生活经验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人生价值观以及行为习惯、思维方式,这对于传播者与受众双方能否达成有效互动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社会背景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双方存在着社会角色关系。社会角色关系间的差异决定着互动的需求范围和需求程度以及互动方式必然存在差异。
此外,由于不同社会、不同领域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模式,视频资源本身也具有明显的特定的文化特征。这就需要传播者在选取设计视频资源过程中必须以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为基础,考虑选材是否适合受众接收,视频资源所涉及的文化背景是否尊重或适合受众的理解范围,最后才是考虑所选取设计的视频资源是否能准确有效传播知识点。
这也提醒了我们选用视频资源时不能千篇一律,对不同的受众对象传授同一知识点内容时注意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因为不同生活经验的人对传播的视频信息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即便是相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有理解差异。
(3)视频资源传播存在环境氛围影响因素。人的情绪容易受到特定环境影响而形成正比的随机变化,产生出强烈的互动效应。例如,当特定环境下,全神贯注于屏幕信息,被信息所吸引后,信息的传播就不仅仅是视听觉上的感受,而是整个身体的所有细胞都可以与信息互动,就像通常所说的“亲临其境”。人为地营造某种环境气氛有利于传受双方形成积极互动。
3 视频资源的合理应用
视频资源的应用不等于只要应用了视频资源就能必然会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更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全部,而是必须在特定的情景安排下,视频资源才能辅助教学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简而言之,就是有效利用视频资源才能收到效果。
首先,视频资源的运用要求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是为了创造出特定的环境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情境创设必须“接地气”,能够刺激学生已有的生活体脸,在受众群体中引起认同和共鸣,令大家在轻松舒适的气氛和环境中积极主动去学习。
其次,探究有效的视频资源的应用方式,归纳如图1示:
(1)纲要概括。教师在播放视频前,首先把该视频所包含的知识要点向学生作简介,然后才播放让学生观看。此方法意在帮助学生在了解相关影视背景的情况下排除影片中与教学无关的故事情节障碍,令他们能够较为完整地理解视频所传授的教学信息和教学重点,也更易消化理解要传递的信息。
(2)循循善导。在视频播放的时候,教师充当解说的角色,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教师就视频信息里的知识点向学生作介绍。比如,故事背景资料、国情文化、难理解的知识点或者一些关键词等,实现视频与理论相结合,使学生在接收视频资源教学信息的过程里,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
(3)总结归纳。有些视频资源非针对教学,但其思维独特,观点新颖,反映时代信息的积极因素和进步作用比较突出,这类型的视频资源往往又很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所以,当学生看完该片之后,组织他们进行专题影评,让大家共同寻找讨论影片中的敏感点、争论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他们的观察理解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教师在这里往往充当启发诱导的角色,把握学生的讨论方向和主题,达到深化知识点的教学效果。
(4)自悟理解。有些视频资源故事情节上比较突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难度不大,那么可由学生白己观看,让他们“自我理解和消化”。这种方法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导性和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在实际应用时,应用方式可以是灵活多变的,也可以是各种方式混合使用,最终目的就是务求令学生能收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有一个原则需要把握,就是学生在整个视频资源利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的自我理解、融汇贯通会直接影响学习成效。但教师同样不可或缺,在整个视频资源应用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起到活灵通体、激发闪光点的作用。只有两者交互作用,才能真正产生正面的作用和收获,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慕雄,朱婧茹.教研中视频的创新运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总第285期.
[2] 黃慕雄.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创新应用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0.5.总第280期.
[3] 黄慕雄,林秀瑜,张学波.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应用和创新推广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2.总第277期.
[4] 谢贵兰.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及微视频的五大关系辨析.教育科学,2015.10.
[5] 侯锡彪.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微电影的发展导向探析.思想政治,2012.1.
[6] 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中国电化教育,2013(4).
[7] 肖立章,罗瑾.高校微课教学的微视频开发思路研究.佳木斯学院学报,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