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价值评估
2017-06-09秦伟光张鹏
秦伟光 张鹏
【摘 要】 目的:探讨对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实施VSD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2月收治的110例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完成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的随机分组;对照组:传统敷料治疗;观察组:VSD敷料治疗;对创面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创面治疗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78.18%)极为明显(P<0.05)。结论:对于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合理选择VSD敷料治疗方法加以创面治疗,可以使得创面愈合时间获得明显缩短,从而获得确切的感染创面疗效。
【关键词】 骨科创伤 感染创面 VSD技术
对于骨科患者在开展治疗工作期间,表现出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的患者比例较大。对于此种状态下的患者,自身的肢体感觉运动神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较易呈现出严重疼痛症状,从而使得患者并发其他症状的概率有所上升[1]。作为一种新型创面感染治疗方法,近年来对于骨科创伤患者在实施感染创面治疗期间,VSD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其治疗形式体现为针对患者的伤口展开密封敷料引流操作,在将伤口进行有效清理的形势下,对于组织生长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进而将传统引流表现出的系列缺点加以有效改善[2]。为了进一步分析VSD技术治疗感染创面的临床价值,以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为主,展开传统敷料与VSD敷料治疗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2月收治的110例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完成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的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男39例,女1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3岁~46岁,平均年龄为(30.85±2.52)岁;观察组(55例):男41例,女14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7岁~49岁,平均年龄为(30.89±2.53)歲;对比两组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的性别与年龄,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在进入到医院后,对其创面程度加以了解,合理进行常规敷料的更换,更换频率控制为1次/2天,对于表现出严重创伤的患者,选择引流条加以干预,配合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操作,此外于临床对其开展病原学检测工作,检测频率为1次/6天,观察患者出现新鲜肉芽之后,对其展开创伤缝合操作[3]。
对于观察组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在进入到医院后,对其选择VSD敷料加以创面覆盖治疗,如果患者的创面表现较深,利用VSD敷面填料对患者的创面底部实施填充,之后于临床展开半透明薄膜封闭操作以及负压吸引操作。控制患者的负压保持在125mmHg与450mmHg范围内。之后利用敏感抗生素对患者的创面展开冲洗操作,手术后5天与7天范围内对患者于临床展开病原学检测工作,对肉芽生长情况加以了解,表现为鲜红嫩活状态后,临床对患者开展缝合术治疗[4]。
1.3 疗效判断标准[5]
治愈: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的创面呈现为全部愈合,成功覆盖患者的表皮,不需要选择敷料对患者加以表皮覆盖;显效: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皮肤获得存活,呈现出的创面分泌物表现出一定程度减少,患者的肉芽组织获得良好生长,创面呈现为缩小,在固定时间需要进行敷料更换;无效: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创面未获得缓解,分泌物呈现为增多状态,未获得满意肉芽组织生长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展开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治疗结果对应性分析,计数资料(创面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以%形式完成X2检验,当P<0.05为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创面治疗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骨科创伤与感染创伤患者(78.18%)极为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对于骨科创伤患者,临床在实施感染创面治疗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创伤主要指的是通过诸多机械外力进行作用,使得患者表现出组织损伤变形或者器官损伤变性的情况。在众多损伤类型中,骨骼损伤表现出普遍性强的特点。当患者表现出骨骼创伤的情况后,因为无法确保创面获得快速愈合,进而表现出感染的现象,在此种形势下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极为明显。对于骨科创伤患者在实施感染创面治疗期间,主要选择药物引流的方法加以治疗,采用连续换药的方法有效完成创面引流工作,如果需要对患者展开引流棉条操作,进而可以保证患者创面内脓液以及坏死物等获得彻底清除,从而对于创面的愈合进行有效促进。但是如果患者表现出创伤较为严重的特点,则选择普通药物加以引流后表现出的局限性显著,对此确定更为显著的感染创面治疗方法意义显著。
选择VSD技术对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加以治疗,可以对创面生长的充分性做出保证,对于创面愈合可以加以促进,从而使得出现创面感染的概率获得显著降低,使得患者对药物进行更换的频率降低,从而缓解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的痛苦感。
综上所述,对于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临床合理展开VSD治疗,可以对理想效果的实现做出保证,从而优化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商贵斌.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10(2):13-13,14.
[2]马瑞鹏.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7,3(7):48.
[3]周文魁,魏树超,刘伟等.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9):86-87.
[4]陈艳,付昆,李洪潮等.封闭式负压吸引与常规换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3(17):4017-4019.
[5]杨军琪,张有为,李小宏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10(7):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