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推进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2017-06-09许海明

科教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实践探究教学模式

许海明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要求正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方位、多渠道方向蜕变,对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后,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建立体育俱乐部的构想,以俱乐部的模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最终实现学校体育向大众体育、终身体育的跨越。

关键词 体育俱乐部 教学模式 实践探究

1 研究的背景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就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时指出:拥有健康体魄是中华少年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备条件。学校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对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最容易的阶段,也是一生中对身体状况进行塑造的最佳时期。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将会对学生未来的身心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是我国体育工作的一个战略重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传统的学校体育已经逐渐向健康、快乐和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加快中学体育的发展,建立初中学校体育俱乐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下,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初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让学生的身心健康获得全面的发展。

在很多农村学初中,很多学生非常喜欢参与体育活动,但又不喜欢上体育课,这是一种矛盾。体育教师上课往往也处于无可奈何的“被动”状态,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太过单一,教学模式传统保守,所教内容仍停留在体操、球类、田径三大项上。有些体育教师在安排教材内容时,过于强调“全面发展”,各项目平均分配排课时间,教材内容繁多而杂乱无章,学习中带有强迫性,造成了有些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而对于有部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又因教学时间太少而不得不浅尝辄止,這样会导致学生在某些项目的学习上“吃不饱”,不利于整体教学的同步进行。

这些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让很多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逐渐丧失殆尽,直接造成学生身体素质急剧下降。学生在体育课上所有项目都要学,但又不可能花费太长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因而只能达到初步接触而不能熟练掌握动作要领的水平,如果时间一长,学生所学的动作技能就可会遗忘殆尽。所以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和推进,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当前这一问题起到补救的作用。社团型体育俱乐部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把共同喜爱某项运动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社团,再按照事先制定的社团章程有序开展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达到因材施教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2 研究的意义

2.1 教学模式易于组织实施

社团型体育俱乐部的参与学生对某种活动有着共同的爱好,易于组织,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更易于达成让学生增强体质的目标。让学生采取“俱乐部”模式的选修学习,是以学生身体条件与个人兴趣为基础的,更容易让学生较快地把体育技能提升到更高层次。

2.2 有利于彰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开展“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教学,其实就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性关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名学生的运动需要。因为“俱乐部”设置的基本原则,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选择权,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项目,然后教师对学生所选的项目技能加以定向性的提高。这种教学方式,首先可以使学生保持对体育的持久兴趣,让学习效率大大提升,最终让学生保持终身运动兴趣。

2.3 有利于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对体育项目进行了细分,教师可以更好地在实际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因某方面的短板所带来的困扰。体育教师只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必然会有更多更好的成绩呈现出来,教师的荣誉感和主观能动性大大提升,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4 有利于体育教学的拓展延续

“体育俱乐部”是一种灵活机动的教学模式,不仅可在课堂上开展,还可以在其他的课余时间继续加强和延伸,不仅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进行,不仅可以在上学期间进行,也可以在放假时间进行,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学有所长,也有利于给上级单位输送体育人才。

3 研究的策略

3.1 构建“俱乐部”操作模式

3.1.1 搭建管理组织网络

体育管理的本质,简单地说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相应的体育目标而采用多种手段来协调、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各种资源。在管理的诸多因素中,第一要素是人,由于人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都是主体地位,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建立管理团队。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建立了以下管理网络(图1):

职责分工:

分管副校长:统筹安排,明确目标。

学校教导处:负责体育教师的教学安排,教师的提升培训,组织力量制定规章制度,整理教师经验。

学校政教处:负责俱乐部成员的招聘和各类活动的安排,定期检查总结。

学校团委、班主任团队、学生会干部:协助学校政教处开展各项工作。

学校总务处:保障后勤,重点提供资金保障和体育设备场地的保障。

3.1.2 综合设置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面向全体学生,学校根据学生的运动兴趣,再结合学校现有的体育资源以及体育教师的特长,打破学校原有的班级进行重新组合上课,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学校实际已有资源和师资的配备,我校主要操作如下:(1)教师填写意愿表,专职体育教师和有体育特长的老师都可以填写,概括自己的特长,意愿表内容包括:姓名、年龄、特长、意愿等十个项目。(2)学生填写意愿表,了解学生最期待开设的体育项目,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学生提供服务。(3)学校分管副校长牵头,组织队伍从学校的发展需要出发,寻求特色之路,拟定相应项目。(4)综合师生两方面的情况,我校最终设置了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轮滑、韵律操等七个项目组。

3.2 招聘俱乐部成员

设置好相应的课程后,就可以根据课程招聘俱乐部成员了。所有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项目自主选择。

3.2.1 制作成员选项表(表1)

3.2.2 公示俱乐部体育项目

学校根据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结合体育老师特长,组建不同的俱乐部并开设相应体育项目,在每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末进行公示,学生根据公示的项目自主选课。

3.2.3 成员选课与确认

“俱乐部”的选课打破了原先的班级,采取三固定的方式教学:固定场地、固定学生、固定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身条件,填表选课,以一学期为授课时间单位,以保证学生能基本上掌握所选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2.4 选拔各俱乐部负责人

俱乐部实行部长负责制,全校教师、外聘教师和热心家长都可以竞聘俱乐部的部长。部长的选拔实行任命制和竞选制相结合的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部长都必须获得俱乐部成员半数以上的赞成票,这样可以更好地鞭策负责人为学生服务,提升教学质量。

3.2.5 设立俱乐部分部

在校级层面的每一个俱乐部下面,再设置基础班、提高班、精英班。主要操作程序为:(1)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自由报名,经各俱乐部实践考核后进行分班。(2)所有俱乐部都实行晋级制,每学期组织两次考核,期中和期末各一次,体育技能提升较快的同学可以从低级班晋升到高级班。这种晋级制为学生确立了积极进取的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6 有序开展俱乐部活动

俱乐部成立后开展活动,各负责人要利用体育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俱乐部活动,并定期组织俱乐部联赛。联赛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按班级组队、各年级组队或自由组队,自定队名。俱乐部要走出校外,使学校体育活动向社会延伸。开展活动时,俱乐部负责人要指导骨干学生参与组织与实施,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管理。逐步达成学生自我组织、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在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出来,以此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整体提高。

3.3 实施推进策略

3.3.1 转变教学观念

(1)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更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身体的健康对个人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应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首要理念。我们必须摒弃传统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转变“重智育、轻体育”的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向着新的、符合当代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观念迈进,逐步实现健康、快乐、趣味体育等综合目标,有力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跨越式发展。

(2)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过去的传统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教材、课题为中心,这种方式已经不能適应新时代的需求了。体育俱乐部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因此,学校非常有必要突破当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

3.3.2制定发展规划

新时期的教育必须规划与社会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和发展也必须与社区体育结合起来,将学校体育俱乐部融入到社区体育的大环境中去。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广泛交流,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学校还必须以三年或五年为周期,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和周期内需要完成的目标,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促进体育社会化的全面发展。

3.3.3 强化师资队伍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体育人才,要满足学生的期待,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就必须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对口的教师队伍。学校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建设师资队伍:首先要根据俱乐部项目配齐、配强体育教师队伍,这是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其次给教师提供多层次、多专题、多形式的培训机会和锻炼机会,积极搭建给教师展现才会的舞台,让教师长见识提水平;再其次,学校必须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引进高层次体育人才,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

(1)培养教师责任感。体育俱乐部的建立不只是学校的一项常规体育教学活动,而是激发当代中学生创造性和开拓性的一项举措。这就需要指导老师首先认同这种体育教学活动,还需要教师具有热爱学生的意思,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完成这些活动。如果体育老师不认可这项改革措施,必然无法指导学生开展好这些活动,教师对体育俱乐部的建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加强教师能力培训。学校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对教师的能力进行培养和加强:第一,教师可以自己通过查询相关的资料或者到专业的培训机构学习,掌握好俱乐部中本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要积极到社会上的俱乐部中进行实践学习,掌握必要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第三,在理论知识、实践学习之后,再结合学生的状况和项目的特点,设计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3)优化教学方式。俱乐部型教学的形式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空间,也给教师发挥自身特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但在体育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选择了项目,无法选择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教师反倒可能成了全程支配课堂的主角。当前,体育课堂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情况并不少见,学生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变。如果教师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只注重传授单一的技能,过于强调整齐划一的考评,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其结果必然是抹杀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学生的体育素质也不能真正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前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统筹兼顾所有学生,优化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4)深化考核方式。新課程标准指出,我们要“以人为本”,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所以,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考核也需要“以生为本”,各“俱乐部”在考核时都应该以素质教育的为指导思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用全面和发展的方式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同时,对学生的考核还应该实行弹性评价,使考核既能体现学生的考勤情况,又能反映学生运动与健康的总体水平和进步程度,使考核成为激励学生体育技能进一步提高的手段。①整体评价标准:学生起评分、进步分、考勤分累计相加等于最后总分。②起评分根据学生实际运动技术水平分级:高级100分,中级80分,初级60分,折算成总分的20%。③进步分分为教师打分和学生自评分两部分,折算成总分的50%。④考勤分为学生出勤率考核分和综合表现考核分两部分,制作个人评价表,占总分的30%。

(5)完善场地设施。要保证学生体育活动和教师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首先要保障体育器材和场地。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体育器材、场地的配制标准,或者尽可能高于这个标准,保证体育经费的投入,完善各种体育设施,加快场地器材的维修和更新,给学生增加各种锻炼途径,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6)完善管理制度。俱乐部教学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班,组成了新的教学班,班级不同而参与学生兴趣相同,管理方式也必须及时予以完善。在管理上可以采取以下步骤:①俱乐部成员名单的确定要严肃严谨有步骤的进行;②做好考勤记录,量化计入学生的考核总分;③成立以体育特长生和班干部为主的骨干小组,协助体育教师负责管理;四,与学生一起商讨制定章程,确定方案,严格管理。

4 成效与反思

实践证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更贴近学生更符合的实际需求,又给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成效明显。应该说相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俱乐部式教学的成效更为明显,更为理想,这也打开了我们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4.1 成效

(1)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方式,以学生兴趣为基本点,以教师特长为生发点,切实改变了过去陈旧的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了学生体育综合素养。(2)体育俱乐部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锻炼身体提高体育素养的热情和潜能,更建立和完善了一套长效机制,规范和健全了一套体育俱乐部的教学体系。(3)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激发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的特长有用武之地,切实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既促进了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健全发展,也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培养了人才。

4.2 思考

(1)学校实施体育俱乐部之前必须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初步建立起管理体系,形成一种切合学生实际而又操作性强的体育教学新模式。(2)体育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是促进学校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要保证俱乐部教学模式顺利实施,学校必须从思想上高度统一,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保证开展活动的器材和场地,并想方设法通过一切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

学校体育俱乐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并组织的活动团体,它的建立和发展可以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并让学生把这种习惯延伸到工作以后,真正实现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过渡。总之,它可以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体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只要大家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体育俱乐部一定能开展得红红火火,届时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我们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定能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蔡俊五.体育俱乐部的类型及发展沿革[J].体育文史,1999(1):21-23.

[2] 周革.论学校建立体育俱乐部的必要性.体育教师网,2006-06-02.

[3] 刘建坤,王桂欣.我国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研究文献的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32-234.

[4]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2006]6 号,2006.

猜你喜欢

体育俱乐部实践探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研究——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