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之道

2017-06-09徐小洲刘敏

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众创创客大学生

徐小洲 刘敏

黄兆信教授《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如何革新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进而提出通过推进大学生岗位创业、大学生社会创业、大学生创客以及大学生“网创”等途径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转型。该书提出的一些观点对未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一书总结了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五个“碎片化”现象。第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机制存在三重断裂。三重断裂包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创业、创业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上的断裂;高校创业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上的断裂;创业教育政策与大学生之间的断裂。这三重断裂说明我国各级政府和高校出现了政策制定与执行偏差,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第二,大学生创业教育三种模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碎片化。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主导型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容易脱节。创业意识、技能提升型模式重在实践,但创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的结合不够,导致学生在创业路上很难走远。创业教育综合型模式如何更好地从“创业培训”走向“创业教育”,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也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第三,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存在四方面的破裂。课程破裂包括:创业教育理念观念层面与设计层面的破裂;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破裂;创业教育教材建设与实际教育的破裂;创业教育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破裂。第四,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极度紧缺,已成为制约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最大“短板”。创业教育师资的总体数量不够、创业教育教师讲授的水平不高、创业教育实践指导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创业教育的生态发展。第五,高校创业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存在三方面被撕裂。这三方面撕裂包括:大学生专业背景的撕裂;大学生学习时间的撕裂;大学生受益范围的撕裂。

黄兆信教授提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当前国家“双创”战略背景下,更是显露出亟待转型的必要性。针对这些问题,该书不仅从创业教育机制、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教育受众学生五个角度分析了碎片化倾向,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二、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如何革新

1.变革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念。提及创业教育,人们最直观的理解与感受就是“教会学生自主创办企业”,而这也正是许多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所秉持的理念。事实上,对于刚跨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而言,由于资源、经验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还很低。鉴于此,黄兆信教授在该书中提出了“岗位创业者”的理念。他认为,高校要突破传统创业教育的瓶颈,以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建立创业教育发展新理念,将创业教育与人的终身发展联系起来,与个人事业的成长联系起来,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持续性的“创业观”教育,提升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层次,丰富创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进而在大学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土壤。

2.打造高品质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观是以组织生态学为理论依据,将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因子看作是彼此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有机整体。尤索夫(Yusof)强调必须重视创业生态系统的语境要素,如:外部语境、内部语境和商业语境。路易莎·卡瓦略(LuísaCarvalho)认为,高校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需要在系统内部各因子之间、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稳定的能量交换,这些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不断的循环,以促进系统内部的自我发展。通过观察美国创业教育发展历程,该书指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内源性要素、发展性要素、支持性要素等不同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在它自然形成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无论是大学学术机构之间抑或是学术机构与行政力量之间,甚至包括了高校与以产业部门、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为代表的外部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开放合作、共生演进的密切联系。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健康有序的运行,除了以上内源性要素、发展性要素、支持性要素等相互配合外,还要重点围绕大学生、教师这两个关键环节,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系统良性循环。

3.构建分层分类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黄兆信教授在书中指出,在众创时代下,要构建分层分类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首先要扩大创业教育的受益面。高校应对接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学校办学特色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相应的创业教育发展思路,设计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和训练体系,从而全方位推进创业教育,并最大限度地使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扩大创业教育的受益面;其次,根据创业教育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与精细化。高校要以新兴产业创业为导向,设计分层分类的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活动,形成设计、影像技术、互联网+、新媒体、文创、电商、公益、综合等多个类别的创业项目布局。最后,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如研究型大学和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该书认为,从中央财经大学依托创业先锋班的改革到黑龙江大学的“融入式”创业教育模式,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呈现出了“立足校情、服务地方、特色鲜明、系统推进”的实践特征。

4.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撑机制。作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支持机制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顺利运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该书提出,首先,构建递进、立体式结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机制。高校通过实体运作的集教学、管理、科研于一体的创业人才培养学院,以统筹校内外资源,负责全校创业教育工作,并构建“学校层面-院系层面-试点班层面”创业教育的管理机制。其次,构建“众创空间+创业文化”的双保障机制。高校可通过众创空间催生的创客一族,依托当地产业特征、文化资源打造不同区域风格与特点的创业文化。该书认为,政府除了引导建立多元的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机制之外,还可分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试点院校,探索建立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实验区,创设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机制。

三、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如何发展

1.大學生岗位创业。黄兆信教授提出,高校创业教育应以实现岗位创业为导向,提倡大学生“用创业的心态去工作”。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自己的岗位胜任力不足。因此,提高就业岗位的胜任力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作者提出,要通过创业教育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开发,提高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该书还介绍和分析了温州大学“岗位创业”的新模式,以及大学生村官创业,提出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有效路径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

2.大学生社会创业。社会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被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途径,与大学生群体有着“社会创业呼唤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社会创业”的天然联系。大学生作为引领我国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其进行社会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该书中,作者在全面展示温州社会创业概况的同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了解我国大学生社会创业的现状。该书提出,社会创业是一个受到多因素交叉影响的复杂过程。在我国,大学生社会创业主要受创业项目价值、创业能力及意识、社会创业的支持系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作者认为,若要推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就需加快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制定扶持政策,强化保障机制,并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培养。

3.大学生创客。创客源自英文单词“Maker”,原意是指“创造者”。作者认为,大学生是创客运动最有活力的群体,大力发展创客教育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选择。以高校创客空间为依托载体去发展高校创客教育将成为培养新时期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作者在对美国的创客教育+STEM教育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发展创客教育的两个经典案例作了深入剖析后,进一步指出我国高校推行创客教育的现实可行性以及实施路径。作者提出,高校创客教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创客文化、创客课程、创客教师、创客理念等方面协同进行。

4.大学生“网创”。网店是依托网络技术进行的新型商务活动,是消费和创业的新途径,也是全球经济竞争的新课题。该书通过对浙江省42所高校的调研,采用量化分析和经验分析的方法探析大学生网店创业现状,认为应将培养创业就业能力作为职业生涯准备的重要路径。该书提出了“大学生网店创业生态圈”的概念,并认为它是一个三圈联动的支持系统:一是生态核心内圈,指高校背景下的人员、机构和时间;二是生态扩展中圈,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物流基础和货源平台;三是生态环境外圈,包括政策、舆论和家庭环境等。

总之,黄兆信教授《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对于众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问题、理念、路径作了深入剖析,并阐释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该书主题鲜明,既有理性思辨分析,又充满着人文主义情怀。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通过案例、问卷调查、访谈、比较借鉴等途径获得了翔实材料和数据,增强了该书的说服力。作者所提出的对策建议对丰富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促进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具有启发性和参考价值。

[第一作者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项目“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VIA150002)]

猜你喜欢

众创创客大学生
兰州出台《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大学生就业趋势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朝阳“五个工程”促进众创空间发展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创客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