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与本土化:我国英语教育路在何方?

2017-06-09曾健坤

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英语教育本土化跨文化

摘要: 英语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语言,在其国际化进程中,各种英语语言变体也随之产生。英语的国际化进程实则也是其在各个民族和区域的本土化过程。我国英语教育须从跨文化角度审视当前现状,根据英语的国际化进程而调整、变革英语教育教学:以英语教学的本土化来应对英语的普及与国际化;立足英语的国际性本质,树立跨文化交际目标;整合兼顾国际与本土元素的英语语言教学素材,创生出本土特色鲜明的国际英语教学理论,最终构建完成体系完备、操作性强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国际化英语教学策略;避免传统英语教学所导致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实现国际英语本土化教学过程中的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

关键词:跨文化;英语教育;国际化;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3-0018-05

收稿日期:2017-01-2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跨文化视域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合研究”(XJK013BBJ001);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优秀青年项目“中外合作办学的文化适应、生成与构建研究”(湘财教通【2015】54号) 。

作者简介:曾健坤(1982-),男,四川温江人,教育学博士,湖南文理学院国际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

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首开英文课至今,制度化外语教育在我国已历150余载。这期间,英语及英语教育一直处于连绵不断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根据Crystal的统计,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人数已远远超过了以其为母语者。英语的繁荣、扩散,及其在世界经济、文化、政治中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语言。而在我国,英语及英语教育又是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众人皆以全球为时髦,以国际为尖端,殊不知本土亦不可忽视。如果忽略了英语教育的本土化,那么,全球也好,国际也罢,对于国人而言,无非是可见不可触的空中楼阁而已。当下中国的英语教育面临百般诘难,圈外的人不满,圈内的人无奈。时而推出一批“模式”,時而搬来一套“理念”,老师们称已尽心竭力、疲于奔命,社会舆论却依旧不依不饶,大张挞伐英语教学的无效。这恰与英语的繁茂不甚相衬。因此,我们需要反思:难道英语教育在中国“水土不服”吗?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英语教育作为普及英语,培养精通英语的国际化人才的基本手段,其重要性也不言自明。因而,在兼容本土与国际的语境中,审视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与不足,是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一、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内涵

我们每日大声疾呼中国的英语教育一定要走向国际。于是,为了国际化,我们义无反顾地抛却了本土。可是,抛却了本土就必然实现了国际化吗?岂不闻“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不正是本土的?在汹涌而来的国际化浪潮中,我国的英语教育将何去何从?

1. 国际化不是全盘西化

杨启亮曾详释了课程与教学本土化的重要意义,颇有见地地勾勒出了本土化的路径[1]。推而广之,中国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也必须走本土化之路。可是,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言必称希腊”之声总是不绝于耳,结果又时常食洋不化,把改革煮成“夹生饭”。“橘生淮南”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在实践中却被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正是盲目追风所致。“教育国际化不是西化、欧化,而是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真正的国际化,不是全盘照搬,而是一种理念、形式和方法上的借鉴,是用国际意识和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是培养心系祖国、胸怀天下、会通中西、学贯文理、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2]

2. “本土”与“国际”是一对关系的两个平等维度

国际化不是西化,本土化也不是封闭化。本土化不仅体现在民族特色、国家特色上,而且还反映在地域特色、学校特色、教师和学生的个体特色上,也是不能照抄照搬一刀切的。我们可以模仿钱梦龙、魏书生等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但教学模式、课堂教案、教学方法你能全盘照搬吗?稍有不慎,就是“东施效颦”。说到底,我们还是要讲求“本根本土”的“本土特色”。因而,无论就英语教学国际化而论,还是就其本土化而言,他们的路径都绝不是照搬,终点亦不是“山寨”,而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实现真正的国际与本土的融合。所以,英语教学本土化应该定位于调整现行英语教育的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实施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融合教育,实现我国英语教学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和”与“合”,创生出具有本土特色且国际化性质鲜明的新型英语教育范式。

3.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归一:跨文化

国际与本土兼容是我国英语教育走向跨文化的前提和基础。以英语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为基石,以市场为导向,与行业协同,注重跨文化意识,强化本土知识与文化的累积,是提升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路径。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国际外语人才培养,目的是把语言基本功与多元文化素养有机结合,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能与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相融的复合型、实用型国际化外语人才。当前我国高等外语教育面对着日益扩大的多元化社会需求,而制定跨文化的外语教育策略是对这一需求的基本应对。跨文化,顾名思义,“跨”字为其关键之所在和核心要义之所系。所“跨”必是两种文化或多种文化的并列、对峙或交织,“跨”所需解决者是两者或多者之间的沟通协调甚至是共生共长。国际化和本土化都是跨文化的必备元素,不可偏废。跨文化的形成是与多元文化知识的建构密切相关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本身也是多元的,将“国际化”同“本土化”二化归一,实则也是跨文化的多元整合。

二、我国英语教育的问题剖析

1.本土型应试教育泛化,腹中有万语,口中无片言

多少年来,英语教育的痼疾如鲠在喉。我国的英语教育耗时最长,效果却差强人意。“哑巴英语”成为中国人学英语的代名词。痛定思痛,这无关学生的学习能力,无关教师的教学水平,关键在于本土应试制度的深入骨髓。据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资料显示,全国职业翻译只有4万多人,专业翻译公司3 000多家,但胜任翻译工作的人才缺口却高达90%。真正有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占总数的5%,甚至更少,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的专业人员就更少[3]。其中,同声传译人才和书面翻译人才等高端外语人才的匮乏已构成了人才市场的瓶颈。究其原因,应是当下中国的英语教育不能幸免于应考的泛化,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于是解题的机器辈出,而能堪市场考较的人才过少。这无疑是中国英语教育的一大硬伤和悲哀。

2.殖民化机械授受,中国文化失语

我国英语教学课程的语料主要反映英美的主流文化,少有将本土文化与之结合的诸如比较文化类课程,更缺少介绍本土风土人情的材料,以至于文化课本身就少,而最终沦为完全介绍英美国家历史人文风情的纯西方文化课。学生对自己文化尚且一知半解,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了单向的输入者,被动的接受者,没有意识和能力主动有效、对等地向外输出,从而去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4]。语言不仅是一门工具,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行为和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的内在性格的外显。当一种语言以殖民者的身份涌向他民族时,碰撞不可避免。在强化英语教学的所谓“地道”时,在不断训练学生的接受与模仿时,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我们的英语教学仅只是在给学生输出英语语言技能吗?其实,这一过程是英语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入侵”过程。潜藏在语言中的是外族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等。所以,英语教学兹事体大:个人情怀,家国天下,民族文化都与之息息相关。如果教学中,老师只是“原汁原味”地传授,学生一味照单全收,那么我们的学生往后可能就只知有莎翁,而不知有太白,只会在“情人节”花前月下,而淡忘了“七夕”的悠远缠绵。

3.功利当道,人文缺失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纷纷转向以英语技能课为主,大量技能课程、职业训练课程充斥着外语专业学生的课表,人文类课程逐渐沦为选修课,课时也大量缩减。一时间,英语技能课成为专业唯一核心课程,英语专业俨然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职业技能训练所”,工具理性甚嚣尘上,严重挤压了英语文学、文化、语言学之类的英语学科人文课程的生存空间。正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隐喻的,曾经的英语语言文学渐渐沦落为“昨夜之花”,而所谓的人文素养教育,则直接被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的大潮所湮没。应该看到,英美文学等通识课程都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它们的设置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西语系。这类课程“由于历史原因曾一度中断,80年代以后,他又重新回到大学校园。”[5]但是,在市场化冲击下,高校不仅未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还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校园内外甚至出现这样的评价:“英语专业学生没有思想,没有‘文化”。很难想象,一个抛弃了人文教育的专业,与职业培训机构何异?一个没有“文化”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如何堪称人才?换言之,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如同工厂中机器一般,技术含量或许还行,只是没有思想,终不免被大浪所淘。

三、跨文化是我国英语教育的必由之路

“文化”一词语出《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而,中国学界有文化即“人化”一说,目的是化人。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能与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相融的复合型、实用型国际化人才。跨文化的形成是与多元文化知识的建构密切相关的,实则也是多元文化的整合与重构。跨文化必当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会。

英语教育是多元文化通达教育实现的必要载体。依托英语教育,不同文化的碰撞、对话和理解成为可能。跨文化理解是中国的英语教育文化建构和教育教学不可忽视和回避的一环,也是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基本价值诉求。英语教育的文化建构经历着从多元碰撞、摩擦到跨文化对话交流,再到跨文化理解的过程。多元是我国英语教育文化的本来面目,多元并存直接导致不同文化之间摩擦碰撞。但是,中国的英语教育作为结合中外的合体,摩擦与碰撞终究要归于共生与融合。而在此之间,居中环节就是对话与理解。跨文化对话使跨文化理解更易达成;跨文化理解使跨文化对话更加深入。对话和理解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对话是基本手段,理解是直接目的。正视我国英语教育中的多元文化现象,认同文化多元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积极促成跨文化对话的实现。而跨文化对话的有效进行,将使我国英语教育的文化建构之路更为平坦,形成深入而持久的跨文化理解,对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产生直接的现实影响。在我国英语教育中,将文化的多元以课程与教学的实施途径而具体化,将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在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中变为现实的理解与对话,是英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根和干,他族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枝和叶,本固则枝繁。人们只有把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作为基点,才能形成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当下的英语教育已然意识到了跨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有失偏颇,以文化的输入为主,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文化的输出与弘扬。从教学目的上讲,中国英语教育所期许的不仅是理解对方的话语和文化,更为重要的是用对方所能听懂的语言来了解己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文化,即真正的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人群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際绝不仅仅限于交流对象的理解,而且还要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实施文化影响的内容。”[6]

四、跨文化视域下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策略

1.立足本土,面向国际,树立国际化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英语教育人的终极关怀还是要落在为祖国服务上,英语之用也主要在国内。因而,英语教育非但不能罔顾本土,相反正要立足本土,同时面向国际,将人才培养目标锁定为“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英语人才”。于是,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旨在将文化的多元性和内容的多样性作为国际化教育战略的基础,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实施都体现出多元文化之间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而促进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要注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形成文化的自觉、自信,同时又要充分吸纳国际元素,取长补短,走出狭隘与自封,形成知识与真理追求的向心力,将国际化与本土化充分融合,树立跨文化的国际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2.建设“本土与国际兼容、语言与专业复合”的课程体系

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既是中国英语教育的原点,亦是我国英语教育的旨归。建设本土与国际兼容的课程体系,要将课程目标与我国英语教育的旨趣紧密结合,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提高与国际、本土的适切性。课程体系中除了包含坚实的英语语言技能课程,应还有旨在帮助学生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的跨文化课程,将包容灵动的国际语言学习意识同一定的专业基础认知能力结合起来,建构多元复合的中国英语教育课程体系。英语教育既是在本土环境中进行,又充分模拟国际语境,应添补相关专业基础,形成跨学科体系。审视当下的英语教育,主要还应从以下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适当调整:减少或整合一些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开设国际教育相关课程,如跨文化交际、文化比较等课程:英语语言课程设置除了技能课程外,还应将文化与跨文化类课程与上述公共基础课程充分融合,体现出课程设置的国际性与本土性;专业外语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应将专业课程的建设放在国际化的平台,同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形成有效协同,开发相关课程,增强学生对本土的责任与对国际的感知。

3. 在课程内容上坚持国际与本土并重,注重文化输出

课程内容如果只重本土难免狭隘,而只重国际又不免“崇洋”。我们应该以国际的视野与胸襟正视与直面国家与区域的发展和需要,使课程的建设与国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在内容上体现国际视野又兼具家国情怀。传统的英语教材通篇不是英美风情,就是美英趣闻,从头至末“洋汁洋味”,从里到外洋风洋情。学生学后,开口圣经,闭口西谚;逢人先谈好莱坞,电邮也聊NBA;宛如生于英联邦、长于美利坚般浑身上下一副洋洋自得神色。教材确是应该充斥着大量文化信息的,而却绝不仅仅是英语文化信息。尤为重要的是,还要有学习者本民族的文化信息的内容。总的来说,课程内容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一是母语文化材料,即以学习者自身文化为内容的材料;二是目的语文化材料,即以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学习内容;三是国际性目的语的文化材料,即以世界上英语非母语国家的文化作为教材内容[6]。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从琴棋书画到诗词歌赋、名人典故等经典国粹,都可成为英语教学语料;特色文化、区域文化也可列入其中,从大中华的儒释道,到各区域的优秀文化如湖湘文化、巴蜀文化等等。从二语习得的角度论,以母语文化或学习者本民族文化为背景的目的语语料能够使学习者产生一种亲切感,降低外语学习中的焦虑感。Ellis和Robinson的研究表明,如果学习者熟悉语料的文化背景,其学习兴趣和动机将得以激发。而从信息加工的视角,处理此类语料能够减少学生在处理信息输入时的意识分流,使其能够有更多时间关注“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提高外语学习效度[7]。

4.创生中西合璧的本土教学理论

于国人而言,英语作为外族语言,其教学理论也多为舶来。当下的外语教育教学界,多以崇尚、引入甚至追随外来的一些所谓先进的国际化英语教学理论而沾沾自喜。从课程论到教学论,以理论的新和异为引入标准,少有鉴别,更遑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其结果是,搬来了诸多虚有其表的新鲜理论陈列于各种报刊杂志,而再无任何实际意义。我国的国情、现状和民族文化特色决定了我国的英语教学必然有其特殊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对之深入剖析、有效甄别,并结合我国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去粗存精地加以吸收、借鉴和引入,并逐步使其本土化。在方法论层面,英语教学法和教学目标的关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英语教学法的研究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师资水平和其他因素,规划和设计符合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方法[8],首先立足本土,再对外吸收,继而进行本土化改造。依托母语语言文化环境,结合民族各区域教育、经济发展实情,创造性地借鉴、吸收和消化国际先进英语教学理念、模式、方法,结合中国本土語言文化、语言政策、教情和学情等各个要素,定能促进英语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发掘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理论方法,真正实现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目标[9]。

结语

英语及英语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是相伴而生的,它实质是一个再生过程——语言的再生和文化的再生。这种再生过程就是国际化和本土化过程。英语教学的本土化过程使学习者既接收英语国家文化的精华,又保护了本国民族文化底蕴,它是一个面向国际发展的、动态的、渐进的过程,是把跨文化交际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的过程,也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从文化的自觉到文化自信与自强的过程。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文化自觉不是要“复旧”,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识,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10]。通过文化自觉,在跨文化交际和民族的交流和互动中建立文化的自信,进而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走向文化自强,最终达到与各民族优秀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 杨启亮.守护家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9):3-8.

[2] 高影.教育国际化,何去何从[N].中国教师报,2012-05-09 (10).

[3] 张炳阳.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4):15-18.

[4] 刘君栓,夏晓翠.我国英语教育的本土化取向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2(1):20-23.

[5] 张西平.外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主义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5):86-91.

[6]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教育周刊).

[7] Ellis,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38-40.

[8] 刘友桂,何高大.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语教学本土化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52-57.

[9] 束定芳.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J].外语界,2005(6):19-20.

[10] 费宗惠,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15-16.

猜你喜欢

英语教育本土化跨文化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交互式英语口语的巧妙应用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