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管理的空间优化及发展趋势研究

2017-06-09施焕军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科研管理优化发展

施焕军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校科研管理效率低的原因,指出高校只有加快科学的管理模式向服务型的转变,建立企业与高校密切、稳固的桥梁,建立良好的设备共享系统,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推动高校科学研究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研管理;优化;发展

随着高校科研水平和对科研的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高校科研项目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已成为高校科研工作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对外可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校的现实生产力,是提高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提高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保证。

一、目前科研管理面临的现状

当前,国家相关科技管理政策正在进一步完善,新的计划类型陆续推出。但由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机制不健全,科研管理的服务职能在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过程中发挥不够,且与企业需求之间有效对接不够,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较低,无法及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科研管理空间优化缺乏的原因分析

(一)向服务主导型科研管理转型尚未完成。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上传发布,内容只是申报项目、费用和评价的常规管理,仍基本处于上传下达的状态,管理效率较为低下。面向服务的科研管理模式,科研管理部门要了解科研人员遇到的问题,对现有模式进行更详细、人性化的改善。而这种转型不完全管理模式,造成了科研管理人员管理多、服务少,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科研人员的问题。科研管理者可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没有对症需要,缺乏针对性,管理效率无法有效地提高。

(二)科研方向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研究人员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端,但常常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并未围绕企业的需求开展相应研究,造成时间上的浪费,甚至会碰到科研成果无人问津的尴尬。科研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更好的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科研管理的最高效率,即在科研的初期,引导科研人员的方向,与企业的需求或市场无缝对接,而科研管理部门很难做到这一点,这也是科研管理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

(三)实验技术队伍管理不到位。目前高校科研队伍中缺少实验技术较好的人员,加之管理和技术培训机制缺乏,考核晋升的内容与实验人员的期望存在矛盾。而科研经费不能用于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支出,导致实验技术队伍处于边缘化状态。这直接造成实验技术队伍的不稳定,也导致使用现代化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技术人员越来越缺乏,使科研人员无法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影响了科研的效果,更决定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四)科研设备利用不够充分。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特别是纵向项目的经费,根据项目的需求有一定比例用于购置专项仪器设备。设备购置后,课题组认为该设备是从本项目经费中支出购置的,往往使用权由本课题组主导,使用起来理所当然。而本课题组之外的科研人员很难利用,数据共享更無从谈起,无形之中形成了壁垒,较大价值的仪器设备要么长期被少部分人员占用,要么束之高阁,无法做到共享,严重地降低了大型设备的使用绩效,造成科研设备浪费。

三、科研管理的空间优化和发展方向对策

(一)加快向服务主导型科研管理模式的转型。科学的管理模式转型比较艰巨。一是由于转型时间较长,需要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相互磨合。二是科研人员的思维模式,不能很快的从过去进行转变。以往科研人员习惯于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导致自己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这更需要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之间相互信任。

为建立新的高效的科学研究服务管理模式,科研管理机构应提高主动管理、主动服务的意识,从目前科研管理的深层思维的转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以便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政策指导。

(二)做高校与企业最坚实的桥梁。科研管理机构作为高校沟通的窗口,肩负着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任。科技企业有很多需求,科研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作为科研管理机构,应做高校和企业最坚实的桥梁,广泛收集科研资料,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和社会需求。一是科研管理机构要先了解学校科研人员的方向,建立健全相关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来调查企业的相关需求。二是收集企业名单,可通过邀请企业参加展览或交流的方式,向高校和企业提供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三)健全科研队伍结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技术人员是科研队伍的重要支持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应认真做好整体规划布局,结合实际,建立新型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管理体制,着力培养中青年实验技术骨干为重点,建设一支素质好、水平高、相对稳定、结构合理,能适应高校发展所需的专业化实验技术队伍,帮助其定好位,并注重培养和发展,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和晋升,稳定队伍,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在科学研究、先进仪器设备使用与功能开发等方面的作用。

(四)管理好大型仪器设备,提升设备利用率。在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管理中,首先要做好可行性论证,避免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下,确保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益。同时要求设备的各项指标必须具有前瞻性,使设备具有高性价比。此外,还应建立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以确保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顺利运行。

四、结语

在科研管理机制建设方面,应建立一套高效、科学的管理体系,减少中间环节,并提升科研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科研管理专家化。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提高科研资源利用率,实现共享。同时,主动了解市场需求,确定科学的研究方向,提高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科研水平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纪生.农业科研投资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科研管理优化发展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创新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