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经历自我教育的过程
2017-06-09周海峰
周海峰
由于人生阅历、所处位置的不同,当时心境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学生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评价会有不一致的结论,使教育目的和效果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班主任应该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教育贴近生活,转变教育方式和角度,润物细无声地淡化教育痕迹,让学生经历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我们应该加强教育与生活的沟通,使教育素材生活化。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相联系的教育内容,利用班会课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将教育環境放在真实的问题背景中,设置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育主题。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扮演启发者的角色,把枯燥的说教、机械的灌输演绎成生动形象的故事,通过亲切、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沿着老师的思路,渐入佳境,发现问题,有感而发,解决问题,有话可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比如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埋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对孩子每天放学后没有按时回家甚为担心,可孩子不但不领情,而且认为父母啰里啰唆,不信任自己。如何联系实际,使教育贴近生活,让学生自我教育呢?
于是,在一次班会课上我给学生讲了自身的例子:
昨晚,由于临时接到新的任务,等我忙完手头的工作回到家时已经20点了,脸上写满焦虑和担心的父母责怪我为什么这么晚才回家,我一想到自己刚忙完工作疲惫得很还要被埋怨,语气也有些不好:“当然是在学校工作啦,我还能干什么?”
“那你为什么不先打个电话回来说明一下呢?你知道我们有多担心吗?”
“我都这么大的人了,还用担心我吗?何况我还是待在学校忙工作呢。”
“你知道吗?每听到摩托车熄火的声音我就往楼下望,听到上楼的脚步声我就开一次门。无论自己孩子年龄多大,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小孩子,没有按时回家,任何一个父母都会担心、着急。等你结婚生小孩了,你就会明白妈妈今天的心情。”
当我翻开铃声调成静音的手机里面有16个未接电话,才知道妈妈每隔几分钟就打一次电话,我心里非常内疚,怎么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要知道自己的想当然却让父母多操了多少心啊……
“老师,那你有没有向你妈妈表示什么呢?”一个心直口快的男孩子打断了我的讲述。
我故作迟疑,有点不好意思地问:“嗯,那你觉得我该怎么做呢?你们能给我提点建议吗?”
这下气氛活跃了起来,没想到平日里是老师教他们怎么做,今天却有机会教老师怎么做,这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我觉得老师你不用内疚啦,父母是不会跟孩子计较的,我平常做错事情我妈妈都没有怎么骂我的。”一个善解人意的女生安慰我。
“老师,你应该向妈妈道歉,你平常不是教育我们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吗?在妈妈眼里,老师您永远是个孩子!”一个顽皮的学生故意把“永远是孩子”这几个字说得很重。
“老师这么大的人了,还要向父母道歉,那岂不是很没有面子?”我故意傻傻地问。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以前也觉得跟别人道歉很没面子,这比杀了我还难受,可是后来我发现道歉后自己心里很舒服,而且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好了。”我望着这个平日里宁愿理亏也不愿意气短的大男孩露出微笑。
“好吧,我会照你们说的做,只是,除了道歉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妈妈会担心这说明她关心你呀,除了道歉,我想还应该表示感谢吧?我以前也认为我妈很烦,每次我放学后再打20分钟球才回家她就老唠叨个不停,哎,原来啰唆也是一种爱啊!”
后来有好些学生在周记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
父母责怪孩子不懂事,孩子却埋怨父母太唠叨,倘若我们善于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去理解,换个角度看问题,彼此之间就不会产生误会或矛盾。
一个人因为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里,会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方法,也就是思维定势,就会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生活中的对与错、是与非,常常会得到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结论。
在一次自习课上,我让正趴在桌面睡觉的林暑起来发作业本。一会,他大声地告诉我:“老师,黄术淦骂我。”这时全班同学都抬起头来望着我,我灵机一动,对着全体问:“大家听到没?林暑说黄术淦刚才骂他,你们相信吗?”“信!”一个顽皮捣蛋的男生高声回答。正当大家纳闷老师“葫芦里卖什么药”时,我又说:“我是不相信黄术淦会骂林暑的,像他这么有礼貌的孩子怎么会骂人呢?我也不相信林暑会被黄术淦骂,因为他正在为大家服务着呢……”我话刚说完,全班同学爆发出一阵笑声。我换了一个思路,巧妙地处理了这件事。我在日常教育中的随机应变能力,赢得了学生们的好评。
中学生阅历浅,世界观尚未形成,所以,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有些错误在老师、大人们的眼里是错误,而放到孩子们的年龄阶段来看,却是正常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呢?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也许我们会受到新的启发:每一个孩子都有做一个好孩子的愿望,我们在给他提出一条戒律的同时,要给他十条鼓励。
有一次自习课,我去巡堂时发现一个性格内向、比较胆小的学生正在玩手机游戏,由于太入迷,对我站在教室后门口他都没有发觉,他的同桌用手轻碰了他几下,当他抬起头来看见我正盯着他时急忙把手机藏起来……放学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吗?”
“知道。”
“你刚才在干什么呢?”
“在……在玩手机。”学生自知理亏,说话小心翼翼。
“哦,在玩手机?”我停顿了几分钟,既是酝酿教育气氛,让学生自我反省,同时让我权衡教育的方式:这个学生品行良好,有较强的自尊心,只是缺乏自制力,如何淡化教育痕迹,让学生自我教育呢?
“其实,我刚才还不能肯定你在玩手机游戏,你的坦白却让老师看到了你的优点,这说明你还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第二,你低着头在课桌下玩弄,而不是明目张胆地把手机放到桌面上,说明你还是知道课堂上搞其他小动作是错误的;第三,当我发现你正聚精会神地搞小动作时,你却还没有发现我正站在外面注视着你,说明你能够全神贯注做某件事;第四,你的同桌及时为你通风报信,说明你的人际关系不错;第五,当你终于发现了我时,你能赶紧停止正在进行的小动作,说明你还是很尊重老师的……”“老师,你别再说了,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我微笑着望着这个比我高出20多厘米的高个子学生,此刻,他正低着头,满脸通红。我刚才的愤怒已经烟消云散了,怜爱之情却油然而生:“你知道吗?我又发现了你的另一优点——知错能改!孺子可教也……老师相信你也会是一个守信的孩子的!希望你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己的专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我相信你会做得更好,我继续关注着你的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要求的时候才能实现。”我经历的教育事实也证明,调整心态,转变教育方式,淡化教育痕迹,润物细无声,这不仅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而且师生也双方有愉快的情感体验。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龙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