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涤痰汤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脂调节的临床观察

2017-06-09施经伟刘立群彭敏红张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风病阿托中风

施经伟 刘立群 彭敏红 张田

1.解放军第458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000;2.解放军第421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000



加味涤痰汤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脂调节的临床观察

施经伟1刘立群2彭敏红1张田1

1.解放军第458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000;2.解放军第421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000

目的:观察加味涤痰汤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味涤痰汤治疗(不予他汀类及其他降脂类药物)。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上升;治疗后,对照组LDL-C水平更低,治疗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涤痰汤对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血脂有正向调节作用,有利于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加味涤痰汤;缺血性中风;血脂;阿托伐他汀钙片

中风病又名卒中,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一种病证,其病机多为风(肝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痰热)、气(气逆)、虚(阴虚、血虚、气虚)、瘀(血瘀)六端,类似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1]。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卒中的70%~80%[2]。《丹溪心法》所谓:“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体阴阳失调,过食膏粱厚味,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痰热互结,风阳夹痰,上蒙清窍,发为中风。涤痰汤具有涤痰开窍之功,加味涤痰汤在涤痰汤基础上加白术、远志、瓜蒌,以增强健脾理气、化痰通络之功效。笔者对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涤痰汤可改善患者血脂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解放军第458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中风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病时间>7d,<180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0~78岁,病程10~170d,NIHSS评分4~21分。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3~76岁,病程11~168d,NIHSS评分5~20分。两组年龄、性别、病程、NIHS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关于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3]。血脂水平均高于NCEP冠心病二级预防标准(TC≥4.68mmol/L,LDL-C≥2.6mmol/L)[4]。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关于缺血性中风病的诊断标准[5]。

1.2.3 中医证候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中风病中经络之风痰阻络证型,症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口舌歪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6]。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以及西医的缺血性中风的诊断标准;②病程在7~180d之间;③年龄在40~80岁之间;④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在4~21分之间;⑤意识清楚自愿参加临床治疗观察。

1.4 排除标准 ①伴有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的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先天残疾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常规治疗 ①一般基础治疗包括常规护理,控制血压、血糖等相关基础病,预防并发症;②康复治疗包括针灸疗法、物理治疗、作业疗法、言语治疗等(具体参考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康复医学》第1版);③药物治疗包括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生产企业: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国药准字J20080078;规格:100mg),100mg/次,1次/d。

1.5.2 对照组 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钙片(规格:20mg;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用法用量:20mg/次,1/d;睡前口服,疗程90d。

1.5.3 治疗组 常规治疗加加味涤痰汤组方:半夏12g,橘红9g,竹茹15g,枳实9g,胆南星12g,茯苓9g,人参5g,石菖蒲9g,甘草6g,生姜5片,白术9g,瓜蒌9g,远志9g。水煎服,每日1剂,疗程90d。以上中药饮片均由解放军第458医院中药房提供。

1.6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90d后各检查一次血脂四项(TG、TC、LDL-C、HDL-C)。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上升;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对照组LDL-C水平更低(P<0.01),治疗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两组安全性分析 试验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出现肝功能异常,治疗组无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西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梗死常见的血管病理改变,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7]。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起着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起着重大作用[8]。中医并无“血脂异常”的病名,但其中对于“膏”、“脂”与西医学“脂质”的涵义基本一致[9]。《内经》云:“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丹溪心法》云:“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人体在阴阳失调下,过食膏粱厚味,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痰热互结,风阳夹痰,上蒙清窍,发为中风,故治疗中风可以清热益气健脾涤痰为法。

涤痰汤为治疗痰剂的代表方剂之一,有涤痰开窍之功。本方在来源于《证治准绳》涤痰汤的基础上加白术、远志、瓜蒌,以增强活血通络、健脾理气、化湿降浊之功;半夏、陈皮、枳实、竹茹理气化痰、降逆和胃;胆南星燥湿化痰;人参、茯苓健脾益气;石菖蒲开窍化浊;甘草、生姜和胃补中。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与人参、茯苓、甘草合用而成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功效强。远志补脾益气、散郁化痰,偏于苦降以定上逆之痰,石菖蒲偏于辛散以化痰湿,二者配伍,相济奏效,理气祛痰功效强。《重庆堂随笔》言:“栝楼实润燥开结,荡热涤痰”,现代研究示瓜蒌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0],可降低胆固醇,对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TG、TC、LDL-C下降、HDL-C升高,表明加味涤痰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治疗组T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加味涤痰汤在在降低TC上的疗效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效果无明显差异。对照组LDL-C下降水平比治疗组低(P<0.01),但治疗组HDL-C升高水平比对照组高(P<0.01),表明加味涤痰汤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在调节血脂方面各有所长。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有肌肉毒性(包括肌病和横纹肌溶解症)、肝酶异常、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且他汀类药物与其他干扰他汀类药物代谢或转运的药物相互作用会使肌病风险增加[12]。有动物实验研究证实,涤痰汤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清TC、LDL-C,升高HDL-C,能提高SOD活性,降低MDA、TNF、IL-6、VCAM-1值,表明涤痰汤具有较好的调血脂作用,同时能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可降低致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因子,其作用与阿托伐他汀有着相似甚至更优的疗效[13]。综上所述,加味涤痰汤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脂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可改善患者愈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9-271.

[2]徐蓉娟.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40-343.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3.

[4]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Expert Panel on Detecion, 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 [J].JAMA, 2001(285):2486-2497.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6]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3.

[7]罗甜甜,田迪,刘挺榕.动脉粥样硬化生物标志物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J].广东医学,2014,35(1):144-147.

[8]杜海燕,林阳.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06):488-493.

[9]谭宇卫,郑玉姣,王雅君,等.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6):3197-3200.

[10]刘岱琳,曲戈霞,王乃利,等.瓜蒌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4(12):17-19.

[11]王冬梅,代世元,芦丽莉,等.瓜蒌皮提取物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128-131.

[12]陈清杰,杨毅宁.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02):279-283.

[13]郭遂怀,张丽君.涤痰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氧化应激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01):8-11.

施经伟(1982-),男,汉族,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E-mail:1501604317@qq.com

R255.2

A

1007-8517(2017)09-0116-03

2017-02-28 编辑:穆丽华)

猜你喜欢

中风病阿托中风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金元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与证治概述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一分为三辨证方法在出血性中风病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