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7-06-08熊建华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心绞痛

熊建华

(抚州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试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熊建华

(抚州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目的 分析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上,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冠心病心绞痛;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疗效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是指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当冠状动脉出现供血和供氧不足情况时,患者就可能出现心绞痛[1]。冠心病心绞痛发生后,又会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症状,损伤心脏组织,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的死亡[2]。本次研究分析探讨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抚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年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患有其他严重心脏疾病以及意识障碍者。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次研究。78例患者中,男51例,女27例,年龄43~78岁,平均(60.7±6.7)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1.3±0.4)年,包括47例劳力型心绞痛患者,31例自发性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的静息心电图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改变。将78例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给氧,对患者进行抗缺血、抗血小板治疗,并给予患者他汀类药物等。15 d为1个疗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静脉滴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贵州景峰注射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2020703),200mL/次,1次/d。15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的制定。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同等劳累程度下心绞痛发作率降低80%以上,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同等劳累程度下心绞痛发作率降低50%~80%,静息心电图明显改善,ST段回升超过0.05 mV,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超过25%,或心肌缺血症状明显改善;无效:心绞痛发作率降低幅度未达到50%,静态心电图未出现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率(%)对比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常规以及尿常规相关指标、肝肾功能均未出现明显变化。

3 讨论

冠心病又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狭窄所导致的供血不足引发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使心肌缺血,无法充分满足心肌的代谢需要,进而引发急剧的、短时的心肌缺血和缺氧,导致心绞痛的发生。冠心病心绞痛主要由心肌血氧供需不平衡引发,因此,在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时,需遵循提升冠状动脉血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的治疗原则[3]。若患者有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或存在心肌梗死症状,在原有的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患者还会出现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症状,斑块也可能发生破裂,斑块破裂后,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会发生凝聚现象,并形成血栓,引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状动脉不完全闭塞会进一步加重冠状动脉狭窄症状[4]。当不稳定型的心绞痛逆转为稳定型的心绞痛时,病情可能迅速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的死亡,因此,需对已经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避免急性心肌梗死现象的发生,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病症的患者,因心肌微循环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更易出现组织灌注不足现象,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因此,在治疗时还要注重血管的扩张和抗凝。

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71.80%),表明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上,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主要包括丹参素以及川芎嗪两种药效成分,前者可提升心肌的耐缺氧功能,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同时,丹参素还可在心肌梗死发生时,及时纠正S-T段的心电图异常变化,使心肌梗死范围减小,改善心功能,提升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川芎嗪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液粘度下降,同时可有效提升红细胞流速,使心肌微循环情况得到有效改善,还可扩张冠状动脉,提升血流量,使心肌缺氧状态得到有效改善,避免心肌缺血、缺氧损伤心肌组织。

综上所述,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庞国勋,刘学军.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辅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2):2764-2765.

[2] 吴晓君,周德甫.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344-1345.

[3] 王彩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8):158-159.

[4] 纪玉堂.单硝酸异山梨醇脂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 (12):75-7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86

猜你喜欢

参芎葡萄糖心绞痛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CoCl2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的影响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联合用药特征分析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效果观察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