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校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

2017-06-08农晓琼

中文信息 2017年5期
关键词:转化对策中职校成因

农晓琼

摘 要: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扶持,中职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生入学门槛低,生源素质普遍下滑,出现了大批的“后进生”,文章通过剖析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行为表现特点,试图构建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后进生 成因 转化对策 中职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212-02

在教育词典中对“后进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后进生”的话题是每所学校、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面对的话题。文章结合笔者教育工作的实践体会,试图通过对后进生心理品质和行为转化的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后进生的行为表现特点分析

多数后进生主要表现为不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和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学习兴趣不高,抗干扰能力低,生活态度消极,情绪压抑、忧郁、苦闷,对事对人冷漠,心态封闭,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典型行为:

1.组织纪律散漫

这部分学生大都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个人主义严重,集体荣誉观念淡薄,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义务感,因此在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

2.学习成绩不佳

后进生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 “玩”字当头,“混”字领先,内心空虚无聊,他们当中,更多的不是因智力差,而是缺乏自信心,无学习目标,无心读书。

3.反叛行为强烈

这是由于后进生的自尊心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得到尊重并多次受挫伤后产生一种带消极反抗性质的情感,是自尊心的另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据有关的心理研究,后进生也有自强、自重的愿望,摘掉后进生帽子的自信心。但由于他们受到的批评总是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而是持怀疑态度,往往错误地认为批评教育是针对他,苦口婆心是嫌弃他……因此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想进步,想改变,但又缺乏克服困难的恒心和毅力,想把做好一件事却缺乏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慢慢便演变为叛逆性强的复杂心态与过激行为。

二、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成因探究

中职生,年龄一般在15-l8岁之间,正由第二次快速生长期(11-17岁)向生长稳定期(18-25岁)发展,正处于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处于依赖性与独立性,被动性和自觉性相互交替时期。从生理发育上看,青春发育高峰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不平衡,感情冲动,情绪波动大,思想单纯,易被外界诱惑,处理问题不计后果,自我控制能力差;就性格而言,后进生中相当部分比较内向,富于想象,行为孤僻,容易产生狭隘、忧郁、猜疑、自卑等病态心理,比较典型地表现为逆反与自卑、惰性与侥幸、欲进与畏难交织的矛盾心理。后进生形成的根源多面、复杂和长期,且因人而异。因职教的特殊性(免试入学、没有升学压力),职业学校的后进生现状比普通中小学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在一个后进生的身上,往往多种原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1.父母监护人职责不到位,疏于管教

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态度、方式、价值观、人生观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成长。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六种:一是父母综合素质水平偏低,难以担负指导和教育职责,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家长忙于生计,托爷爷或奶奶看管,自己疏于管理教育;三是物质至上,溺爱娇惯;四是期望值过高,暴力手段相待,激发孩子厌学恐学情绪;五是家庭教育投入的不足,影响了对学生培养的投入,有的家长舍得建房子买车子,却舍不得花钱给孩子读书,对孩子不够关心;六是家庭特异情况(如父母离异、失去亲人、家长吸毒、天灾人祸等),引发孩子、自卑、抗拒等非健康人格。

2.教育体系评价的不公,后进生丧失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学校为加强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班级为了考试成绩优秀率,为了达标班、先进班目标,对后进生另眼相待,这对后进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师生关系冷淡和后进生对考试的焦虑构成了学校教育中左右后进生自我正确评价的核心。学习遭受挫折,教师诸多责骂,丧失学习信心。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但部分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讥讽,老师责骂,同学鄙视,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甚至少数的后进生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教育方法的失误,对学生评价的不公,师爱的偏向等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久而久之,后进生逐渐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渐地对个人,对集体完全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产生心理对抗。

3.社会消费文化消极负面的危害,激化后进生公德方面知行错位现象

一方面,社会上负面的真善美、假丑恶的颠倒,是非的混淆等不良现象,辨识能力弱的后进生,往往把好事当坏事,把坏事看成好事,片面模仿追求他们心目中“英雄”的行为、思维方式,从而加速了其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变形;另一方面,社会文化信息中的消极因素,如黄色书刊,录像等淫秽物品的影响,加上社会上其它的不正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学校的教育效果,使得那些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的后进生误入歧途,心理失去平衡,产生心理障碍。

4.后进生“表里不一”的心理特性,加剧了不良行为的恶性循环

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后进生经常成为老师批评、家长打骂、同学嘲笑的对象。在学校,他们难以得到认同,面对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种种压力,为发泄苦闷、彷徨和失落情感,他们转而将较多的时间花在了上网、玩游戏,甚至去赌博、打架,希望在另一种场所寻找自己“英雄”的地位。

三、后進生不良行为的纠正及教育转化对策思考

中职生生理、身体上的成熟后期,决定了他们心理上的发展水平处于迅速向成熟而又未完成熟发展的状态,加之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因素四维立体结构的复杂因素影响,给转化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歌德曾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重点做好以下三大方面工作。

1.增加心理相容性,消除后进生逆反心理

1.1树立平等教育思想。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在教师眼里学生是平等的,是有个人尊严的。后进生的心理很脆弱,要加倍呵护,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陶行知先生亦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大部分后进生内心渴望友谊、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内心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教育工作者要改变态度,把爱心送给学生,给后进生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怨恨,多几份关爱帮助。教师的爱心是消除后进生“抗药性”最好的措施,对后进生而言,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雪中送炭”式的爱,教师“在关心学生疾苦时,应该是母亲,无微不至;在和学生交往时,应该是朋友,心心相印;在学生犯错时,应该是医生,治病救人。”这种对后进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才能给后进生以鼓舞,才能使后进生感到关爱的温暖,才能点燃后进生追求上进的希望之火。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1.2真情关爱,诚心帮助。师爱在转变学生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师事业心和责任心的表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只要努力学习,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人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帮助每个学生进步成长,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爱心与诚心。一方面我们要在班集体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给他们更多关注、更多投入,用显微镜般的眼睛去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热情激励,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另一方面要从生活上关爱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感情上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用真情去打开他们的心扉。

1.3评价语言体现以人为本。自尊心是后进生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信任后进生。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后进生的信任,帮助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态度。教师只有转变对后进生歧视的观念与态度,变嫌弃、斥责、批评、挖苦为尊重学生人格,教育才能有效。随着学校教育在认识和观念上的改变,学生的人格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尊重,叫了多年的“后进生”被改成了“学困生”。虽只是片言之差,却全然隐去了以往的歧视之嫌,且听起来更富人情味,这种教育方法值得倡导。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尊重后进生的人格,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应给学生以希望。一位作家说过:“人受到的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在脊椎上,有的在神经上,有的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2.树立面向全体的教育观念,因人施教,因势利导

2.1健全个人档案,动态追踪后进生管理信息。建档材料包括家庭情况、地址电话、学生的优缺点,进步情况等,教育者要通过尽可能多的途径摸清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掌握后进生的变化动态,并针对其不同的问题及根源所在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学校要重视建立一支实干的班干队伍,全员育人,加大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力度。

2.2区别对待,实施分层次教育。对学习较差的后进学生,首先要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改革创新各类教育教学手法来吸引学生,将其精力逐渐吸引到学习上;对品行差的学生,则重心应放在引导其端正人生观上。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无论哪种类型的后进生,一定有其某一方面的优点和教育的突破点,教育的方法必须因人而异方有效。

2.3转变切入点,强化后进生自信心。教师要本着理解原则,善于和后进生交朋友,多宽容,少责备,多鼓励,少批评,以诚相待,多采用侧面诱导、含蓄委婉的批评教育方法,同时要善于帮助后进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感受,从点滴的进步中重树信心。如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有选择性的多让后进生回答简便些的问题,多加表扬,多组织后进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或大胆的任用有某方面特长的后进生担任班干,使他們觉得自己还有用武之地,不但可以帮助他们强化信心,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成功还能带动身边的其他后进生共同进步,这样的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持之以恒,建立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系统教育机制

任何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后进生出现反复现象是常有的事。作为教师,对后进生一些不良行为的复萌现象,要有耐心与恒心。对后进生的教育既要反复抓,又要抓反复,不能急躁,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希望一蹴而就。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讲究系统性、针对性、超前性。

3.1引导后进生纵向比较,优化自我教育意识。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有长期的、系统的计划和打算,要注意反复抓,抓反复,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要用好期待效应使后进生产生不断向上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教育工作要着眼于长远、未来,引导后进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教育,多从他们自身微小的进步给以鼓励,激励后进生树立并向分层次的目标前行。

3.2淡化急功近利心态,给后进生改过成长过程。等待,有时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很难说有多长。实际工作中,教育者常易犯急躁的毛病。教育者要善于用成人的宽容去对待后进生,要根据其不同年龄和个性差异,具体对象、事情进行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不懈地有的放矢地持久地进行教育。笔者曾阅读过这么一侧报道:1920年,有位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不小心踢碎了邻居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约合今天3000多元人民币。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儿子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尊重他的人格,说:“这12.5美元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也体会到尊重和责任的重要性。这位受过惩罚的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强化责任感,这就是尊重所带来的巨大力量,美国的这种典型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3引导舆论导向,为后进生转化创造契机。要搞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教师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人之共性,激发后进生的集体荣誉感、成就感,依靠集体的舆论和氛围熏陶感染后进生,要特别注意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少进行公开批评,多激发他们进步的内在潜力,让他们看到希望,不断增强进步的信心。同时要注意创设班级文化氛围,共同感化后进生。为强化教育效果,还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对其子女进行转化教育,形成持久的教育合力。

后进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既要反复抓,又要抓反复,把每一次反复都看作是一次教育的契机,一次使后进生取得更大进步的契机,只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热爱一切学生,只要持之以恒,教育终会有成效。

参考文献

[1]王清.葛春.论班级“后进生”的教育——一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3年04期

[2]王琳.浅谈中职学校后进生成因、表现及转化策略.《亚太教育》.2014年02期

[3]吴娇.中职学校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年05期

猜你喜欢

转化对策中职校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浅谈初中英语起始年级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细微之处总关情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