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启示
2017-06-08刘畅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正在日益加强,中德政府对两国间教育的交流愈加重视,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随之日益紧密。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这与德国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如何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成为高职职业院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借鉴和学习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德国 双元制 高职职业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13-01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概况
所谓双元制(das Dual-System)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职业院校学生以及各企业、工厂的徒工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其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它的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另一元是企业、工厂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它的主要职能是让学员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重点在于培训学员的实操能力。
两方共同组成培训者负责培训学员,学员同时接受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培训和企业、工厂技能方面的培训。双元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也就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担负起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工厂对人才的要求組织实施教学和岗位培训,并且双元制培训也受到德意志联邦政府和各州的承认并且拨款支持。
德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铁血宰相俾斯麦早在19世纪70年代-19世纪80年代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宰相之后,就开始制定了若干职业义务教育法则法规,并在日后对其进行逐步的完善。如今德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在继承了以前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良。经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五十余年的发展,德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已经成为德国国民中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在法制进一步完善的情形下进入到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德意志联邦政府(西德)于1969年正式颁布了职业培训法。从此,德意志联邦各个州的职业教育拥有了共同的基础,职业教育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职业培训法中肯定了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并且规定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员在培训学习期间合理的劳务和文化学习的时间分配和培训年限。
双元制职业教育由两个层面构成,一是职业学校层面,另一个是职业进修层面。职业学校属于职业基础教育,是普通中学义务教育的一种延续。普通中学的毕业生有义务和权利接受职业学校的培训。培训的学制通常是三年的时间,一些州规定职业培训义务延续至职业学校结业,而另一些州则是延续到学员年满18周岁。职业院校的专业分为五大类别,即工业、商业、家政、农业以及综合等。
此外,双元制职业教育有两大特点,一是学员受训期间大部分的培训活动是在企业、工厂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进行,少部分时间是在职业学校进行。二是学员接受两个单位管理,德意志联邦法权之内的企业、工厂或公共事业单位和联邦州主权之内的职业学校。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启示
1.国家政策保障,建立健全高职职业教育的法制体系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所以发展的如此迅速,成为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因为德意志联邦政府和各个州在政策和经费方面的大力支持,并且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而我国目前高职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相对较少,职业教育体系尚有待完善,基于德国的职业教育经验,应全面制定适用于高职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这将有助于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大力发展校企合作,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目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应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拓宽办学思路,积极与企业之间尤其是外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发挥重要的作用,并成立校企合作班级,由职业院校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共同监督教学过程及实训过程的实施。此项举措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便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教育目的的实施者和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是高职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十分注重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具体体现在教师职业资格的取得和教师的深造培养。在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并且还要参加培训进行学习。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应聘任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鼓励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并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将其培养成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4.引进德国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重新建立考评体系
伴随着学生学习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先进的“项目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交给学生一个项目,让学生自主地查阅资料并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寓教于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国高职职业院校可以学习德国的“项目教学法”,引进德国一些优秀的高职实用教材予以借鉴,并结合我国高职教学的特点及要求进行改编。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增加实操技能训练的比重,同时重新建立考评体系,在注重学生知识考核的同时,更要注重实操能力的考核,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纵观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值得我国高职职业教育借鉴,但在借鉴的同时要结合我国具体的现实状况,从而提升我国高职职业教育的水平,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芳本.叶本度.莱茵浪花-德国社会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276
[2]刘来春.从英、德职业教育之比较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1993(1):22
作者简介:刘畅,女,(1989.8-),辽宁铁岭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