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的选择
2017-06-08蔡郁
蔡郁
摘 要: 数字出版是当前世界出版业发展的潮流,虽然说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印刷出版会和数字出版共生存,但是印刷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可逆转。本文分析了数字出版的范围及发展趋势,对数字出版物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探析,同时对印刷出版物与数字出版物的优劣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数字出版物和印刷出版物的关系是取长补短,互相促进,长期共存 。
关键词:新媒介载体 数字化阅读平台 数字出版物 信息存储和传播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075-01
近几年,数字出版开始出现火热的局面。数字出版不光是指直接在网络上编辑内容出版,也不只是把纸质印刷物的变成数字化形式,或者是仅仅把传统的纸质的东西通过仪器上传到网上。数字出版的真正含义是借助传统的资源,通过网络化的工具进行生动立体化的传播。未来数字出版物都是以新媒体为载体,这是数字出版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但会影响到传统出版物,而且也会对传统的阅读方式带来很大的挑战。
一、數字出版的范围及发展趋势
1.数字出版的范围
作为新生事物的数字出版,在中国的历史并不太久远,但是它的速度发展之快让我们震惊,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和数字出版业发展所覆盖的范围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从广义概念来说,数字出版的范围不但包含文字内容, 还包含动漫、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及移动通讯设备上的彩铃等很多方面。例如电子书、MP3、VCD、DVD等,这些数字出版物不仅丰富了出版物的形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让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有所改变。
2.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
数字出版不会取代印刷出版,不管是印刷出版还是数字出版都离不开数字出版这一范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执行院长陈丹教授指出:“现在,即使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出版机构,它的出版流程中也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数字出版方面,比如数字制版、数字印刷、数字营销。真正的数字出版必然是个‘大出版‘的概念。在这个‘大出版的环境里,很多东西并没有明显的边界,比如编者与作者、比如书籍与报刊,最终的区别可能只在终端不同而已。电子出版是出版行业发展中的必经之路,它就像系统的升级一样,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取代的关系。”数字出版是对印刷出版的补充,不是替代。广州漫友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业务部总监赖春晖认为;“在未来不久的时间里,或许如娱乐、消费等方面的杂志和图书有可能跳过纸质出版环节,直接实现数字化;但经典作品的纸媒市场并不会消失,只是70%以上会实现电子出版物的同步销售。”[1]
二、数字出版物的现状
1.数字出版物质量管理和建设的现状
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的广泛的应用,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改变,新技术为广大读者提供的具有个性化、多功能性、时尚而又便携化的新平台。但是很多数字出版物的质量差强人意。数字出版与印刷出版有着不同的编校方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起比较规范有效的科学的编辑审校流程,直接造成了目前数字出版比较高的差错率这一现象。以2012年3月为例,上海理工大学联合人民出版社对市场上各种电子书产品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市面上电子书差错率很高,竟然达到6.02%,这一差错率明显高于《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的1%的标准。归纳起来电子书出现的差错主要包括这几点:格式不正确,如段首多空两格或没空格,不规则的段落合并,逻辑性差错,大多表现为缺少图表和插图;标点符号明显错误,半角和全角没区分开来;另外,还有缺字、漏字、错别字,有些注释出现乱码,不能正确显示出来等等。[3]
2.接受数字出版的群体增加迅速
第1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成年人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在不断地增长,包括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阅读率达到50.1%,第一次过越了50%。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持续增长,2009年的24.6%、2010年32.8%,到2011年38.6%、2012年40.3%,去年更是直接升至50.1%“在具体方式上,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呈现出了惊人的增长速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举例分析,去年网络在线阅读有44.4%成年国民参与;手机阅读的国民达到41.9%;还有5.8%国民通过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手机阅读和网络在线阅读呈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其中青少年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第一次接近六成,也是这次国民阅读调查的新发现。读者逐渐形成数字阅读习惯,数字出版物消费的基本条件得到满足,为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创造了广泛的受众群体。[3]
3.数字出版形式多样,出版的范围领域不断拓宽
数字出版的范围不断拓展,目前已形成网络游戏、手机、数字期刊、电子书、数字报纸、网络广告等形态,另外还有在线的工具书、在线远程教育、期刊学术数据库网,如中国知网,万方、同方数据库。数码印刷和户外LED显示屏等数字出版也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数字出版的形态。随着4G时代的到来,出版领域逐步向移动媒体发展。数字出版开始向无线移动、个性化定制和跨媒体出版的方向转变。
4.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加速
建设数字化阅读平台的基础是把握用户阅读的需求,搭建支付方式,将大量的内容资源汇聚起来。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天翼数字平台,借助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固定互联网、固定电话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上实现多屏无缝阅读。各个数字出版单位也在不断加强建设自身数字产品平台,比如商务印书馆、高等教育出版社都有自己的数字出版平台,他们依赖于数字出版这个平台进行相关数字产品的制作、生产以及销售。[4]
三、印刷出版物与数字出版物的比较
1.存储内容、容量和体积不同
纸质出版物以印刷形式存在,保存了图表、文字等信息,占用的空间比较大,图书文献资源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这就要求图书馆的面积要不断的增大,势必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数字出版物除了保存图表、文字等信息以外,还能存储声音、图像、动画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数字出版物有着巨大的存储容量。
2.检索功能的差异
印刷出版物每一页都要翻阅,浏览时需要从题名、总目录、索引等开始,因为要一页页的浏览,所以查准率和查全率低,检索的速度也慢。数字出版物的检索功能异常强大,途径多,速度快。例如,要检索一部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著作中的某一词语或者事项,比如查地名、人名,在几秒钟内就可以检索出来,可以进行题名、主题词、关键字等多种单项的检索。还具有纸质出版物所没有的情报计量功能、知识聚类功能及超文本的功能。进行全文检索时,数字出版物的查全率和查准率都很高。
3.成本方面的差异
印刷出版物工序繁瑣,包括制版、印刷、出版、发行等工序,直接出版费用高,纸质消耗大,成本高,印刷出版物的价格不断上涨。数字出版物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价格呈下降的趋势。数字出版物可以供多人同时使用,有利于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印刷出版物较少的复本量,较高的拒借率等问题,也让纸质文献避免了流通量大带来的损失。
4.信息存储和传播功能的差异
数字出版物从静态过度到动态,从纸质过度到数字,从平面过度到立体,数字化的图形有抽象和具体之分,使数字出版物的文化气息更浓烈,增强了感染力。视频和音频的应用打破了纸质出版物中的书刊的静态形式,从动态的角度丰富了出版物版面的视觉、触觉和听觉等原生态的综合效应,创造了立体的空间,在视听层面上带给读者精彩形象生动的审美愉悦。数字出版物集图象、动画于一体,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述信息,为了使效果更生动形象。印刷出版物在传播上具有一定的时间性,比如过了一定的时限,如果再想购买以前的报刊杂志就变得很困难。但是数字化的杂志和报刊发行没有时限性,无论何时都可以在网络上通过正常的链接下载阅读、存储、收藏一些过时的书刊资料。[5]
四、印刷出版物将和数字出版物将会长期共存
简单的说,数字出版和印刷出版之间的就是“服务”的关系。出版物内容的源泉是印刷出版,发行和服务的渠道由数字出版来提供,而内容正是读者所需要的。从历史和现实角度来看,印刷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不会发生相互替代的作用,二者是互相共存的关系。印刷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这两种不同的出版物形式各有其优劣,数字出版物凭借它独特的优势,吸引着大量的读者。印刷出版物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也是数字出版物所不能替代的。我们在利用这两种不同的资源时,不是简单的将它们叠加起来,而是通过一些手段方法,把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它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同时将对方的不足予以弥补。印刷出版的历史悠久,数字出版物借鉴了印刷出版的经验、技巧,同时推动了纸质出版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数字出版,变被动为主动[J]. 新华书目报·科技新书目,2014(1091)
[2]陈光耀. 数字出版物如何走出质量建设困境[J]. 中国出版,2013(6)
[3]廉同辉,袁勤俭. 我国数字出版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出版,2011(05)
[4]周远成,刘雯. 数字化阅读:电子类出版物编辑与营销[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8)
[5]朱佳新. 试论数字出版能否取代纸质出版[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