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图书馆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06-08马茜
摘 要: 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公益性机构,图书馆也具有社会教育职能,它拥有资源、技术和服务优势,所以在科普宣传工作中公共图书馆应该是一个重要组织。本文以重庆市大渡口区图书馆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为例,来思考公共图书开展科普宣传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科普宣传 科普活动 大渡口区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060-01
前言
科普宣传工作及科学普及宣传工作,是指采用公众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来科学普及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公共图书馆是一个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等几项职能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中图书馆就肩负着开展社会教育和传递科学情报的职能,图书馆从而真正走入平民百姓当中,担负起了对人的科学知识文化教育的任务。现代社会,图书馆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担负了更多的教育职能。图书馆丰富、系统、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料,成为图书馆从事科学情报传递工作的物质条件。在信息社会,图书馆的科学情报功能将得到加强。同时图书馆要满足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要,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科普宣传工作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公共图书馆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的现状
1.局部营造氛围式的科普宣传
科普宣传工作也属于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的一项,许多公共图书馆的科普宣传工作都存在以局部营造氛围来进行科普宣传,这样使得接受到宣传的群众就带有随意性和偶然性。例如今天图书馆设立一个宣传窗口来进行科普宣传,那么到图书馆并且经过这个宣传窗口的群众就可以接受到科普知识宣传,但是能够接受宣传的群众有可能是该区域或者该图书馆服务人数的20%。这种以点概面的局部宣传方式总体而言是弊大于利的,这样将科普宣传的对象局限性了,宣传工作开展不够深入,接受宣传的群众感受也不深刻,不利于科普宣传工作的长期开展。
2.图书馆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主动意识不够
图书馆作为科普宣传工作的主阵地,但是在科普宣传工作开展的主动性上还有所欠缺。一是科普宣传工作人才队伍单薄。公共图书馆除了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还要开展全民阅读、关爱青少年、关注留守儿童等主题的阅读宣传活动。所以在工作人员结构安排上,很多图书馆都存在科普宣传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这样也间接的影响了科普宣传工作开展。二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对于科普知识本身了解有限,对于科普宣传工作开展主动意识不强。
3.科普宣传工作的开展存在“宣者有余 传者不足”的情况
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为广大老百姓提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科普宣传工作都存在着“宣者有余 传者不足”的情况。有些公共图书馆的科普宣传工作主要是依靠图书馆自身的科普宣传工作人员来开展,这样就存在着每次进行了集中的科普宣传,但这也仅仅是本次参与了科普宣传的群众受益,而本次宣传的科普精神内容并没有传达下去深入到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科普宣传工作没有形成一个薪火相传的“网络”,这样“宣者有余 传者不足”的情况,会影响科普宣传工作开展力度和深度。
二、重庆市大渡口区图书馆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的几点做法
1.打造载体,丰富资源
图书馆要在科普宣传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就应该具备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的场所,目前大渡口区图书馆拥有展览展厅及学术报告厅各一个,学术报告厅可容纳220人。图书馆的少儿阅览室、图书外借室、国学经典阅览室都可用来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同时开展活动所必须的电脑、摄像机、相机、投影仪、音响等设施设备也很完善。其次就是在科普资源上进行补充和丰富。目前大渡口区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26万余册,其中社科类图书17.7万余册,占到了总藏书量的68.4%。2016年上半年新增纸质图书9433种,18866册,社科类图书占新增图书量的65%,其中少儿科普读物有3764册。除了纸质图书资源外,图书馆还有数字资源15TB,其中包括《万方科技视频数据库》等综合性专业数据库、电子图书期刊和少儿数字资源。并且开通了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阅读终端设备扫描二维码,从而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及科普资源,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优化科普宣传队伍,培养科普宣传志愿者
图书馆成立了以5名职工为成员的“科普宣传”工作小组。活动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工作人员3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各项活动筹备和组织工作。但仅仅靠图书馆这几名工作人员来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是绝对不够的,所以大渡口区图书馆结合本区实际情况,依托“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示范项目,整合镇街分馆资源,在分馆中培养科普宣传工作的志愿者,深入基层进行科普宣传工作。科普宣传工作志愿者也不仅仅是分馆的工作人员,结合图书馆常年开展“义务小馆员”志愿服务活动。图书馆按照年龄段将志愿者分为雏鹰义工队和共青团志愿服务者队。其中的共青团志愿服务者队中就有不少成为了图书馆科普宣传工作的志愿者。图书馆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进行科普知识方面的相关培训,联系其他部门举办系统科技知识讲座,以及邀请专家现场示范、操作训练。
3.点面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一是集中开展主题科普宣传活动。以“4.23”世界读书日以及“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为活动主题,在步行街、广场、公园等人群密集公共场所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活动,采用馆外图书流动阅读、现场发放宣传资料、播放科普视频等形式加大科普宣传。二是结合重大“节庆”活动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春节、元宵、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及“1月1日”、“6月1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等纪念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三是以品牌读书活动带动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工作的开展。图书馆充分依托“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示范项目,有效的整合总馆与分馆资源,并且结合“重庆市公共图书馆讲座展览联盟”资源来开展图书馆品牌讲座、展览活动并且带动社科普及宣传活动的开展。采用“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既将“重庆市公共图书馆讲座展览联盟”中其他公共图书馆提供的科学普及类的展览和讲座引进到大渡口区举办,同时也将大渡口区图书馆打造的《义渡文化讲座》和《义渡之窗》两个品牌服务项目中的科普讲座和展览送到其他区公共图书馆以及各个图书馆分馆所辖的社区、学校以及企业,进一步的扩大接受科普宣传的受众范围,深入基层进行科普宣传工作。
4.创新技术,实现科普阅读新体验
为推进科普宣传工作的全域化,加强向基层推广和服务,结合“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全面开展了“科普阅读进基层”服务。图书馆在八个分馆所辖区域内按照集中服务对像群体的类型而选择有较强辐射力的公共空间建立“科普阅读服务点”,服务点主要分布在大型商场、银行、医院、社区、企业园区、军营、政府大楼、中等职业学校等公共空间,在这些空间分别配置“电子图书借阅机”、“电子报刊在线触摸阅读机”供老百姓免费使用,其中科普资源占总资源的56%,而且“电子图书借阅机”、“电子报刊在线触摸阅读机”中的资源还会定期更新。图书馆还开通“移动图书馆”,让读者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阅读终端设备扫描二维码而随时随地享受阅读服务、学术资源查询、观看公开课、试听有声读物等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让人随时随地享受到科普阅读的乐趣。并且图书馆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对市民开放。自助图书馆可以一次装入288册图书提供给市民借阅,其中社科类读物占到了82%。市民只需带上二代身份证和100元办证押金,就可以在借阅机上自主办理读者证,借还、續借自助图书馆本机的书籍,自助图书馆也会定期更新图书,以便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使得市民在图书馆闭馆后也能方便的借阅和归还图书以及办理读者证,这样既延长了图书馆为公众服务的时间也拓展了服务空间,做到免费阅读“24小时不打烊”。
总之,科普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并且需要坚持与创新精神的工作。公共图书馆在该项工作开展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时俱进。学会与其他各行业的科普机构协同合作协同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为构建学习型、创新型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永威.关于科普、科学和科学素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004(1)
[2]吴佳.图书馆应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河南图书馆学刊.2001(3)
[3]冯俊荣.关于公共图书馆科普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3)
作者简介:马茜(1986.7—),女,汉族,重庆人,助理馆员,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