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力测试低下的他变身学霸 ,重新定义人类智力

2017-06-08湛庐君

意林原创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考夫曼阿甘大提琴

看过《阿甘正传》的朋友,你对电影中印象最深的场景是什么?湛庐君永远记得,在阿甘小时候被坏孩子开车追着跑的时候,最后他飞奔起来的场景,着实感动也震撼。而今天要讲的主人公斯科特·考夫曼与阿甘的经历有些相似,不妨听湛庐君分享他小时候的奇特经历。

“玛丽在超市买了27件物品,但是结账时不小心落下3件。那么,最后她车里有多少件物品呢?”

对你来说,这个问题可能非常简单,但有一个小男孩却这样看这个问题:“为什么玛丽会将物品遗忘在结账处呢?或许收银员发现玛丽落下了几件东西,然后追出去放回她车里呢,所以也许最终所有的物品都在车上。这题肯定有陷阱。”可想而知,他没能给出24这个显而易见的答案。

这个与众不同的小男孩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斯科特·考夫曼,这个曾被人认定有“学习障碍”的孩子,不但没有被打倒,反而逆袭成美国知名的认知心理学家,获得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颁发的国际卓越研究奖。他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想象力研究所科学主任,主攻人类智力和创造力的测量与开发,换句话说,就是重新定义人类智商。

逆風起飞的童年

如果说考试是我们每个人童年最痛苦的事情,那么智力测验则是考夫曼最不愿触碰的童年回忆。三年级时,小考夫曼接受了一次智商测验,结果十分不令人乐观,专家认为,凭借他的智力状况最多只能念到高中毕业。在心理学家的建议下,考夫曼被迫留级,被安置在特殊教育班级里接受“特殊”教育。

有一次,老师想把考夫曼的座位调到前排,于是当着全班的面说道:“你妈妈要求你往前坐,因为你有严重的学习障碍。”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考夫曼反复做着自己在老师和优等生前出丑的噩梦,但却不甘于这样被放弃的人生,他始终坚信自己的能力不仅于此。

与电影中的阿甘的相似之处还在于,阿甘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承认阿甘反应不太灵光,但坚持让阿甘读常规学校,让他和其他人一样得到机会。而在考夫曼的人生中,这一角色是中学的一位老师。

一次考试,考夫曼眼巴巴地望向优等班的方向,想着怎样才能得到那些好孩子的关注,这一幕被在场的监考老师注意到了。考试结束后,她对考夫曼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看得出,你并不喜欢这里,你似乎并不属于这个教室,但你为什么在这里呢?”这次经历让考夫曼鼓起勇气提出学习普通教育课程的要求,离开了被特殊教育笼罩的日子。

挑战篮球与大提琴

在自身努力下,考夫曼终于在多项科目中拿到优秀的成绩。为了证明自己,他开始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向一切事物发出挑战。他曾经在劳尔梅里恩高中的篮球场上和科比进行了一次球技比拼,想要测试一下自己的极限,而当时科比已经是校园中的明星人物。

有趣的是,那场比赛中,科比并没有用心,自己屡投不进,而让考夫曼连连命中,两人甚至打到一分之差。不过在比赛最后的关键时刻,科比的表情微变,从考夫曼身旁一跃而起,完成了一记令人目眩的暴扣,这让考夫曼打消了打职业篮球的念头。

考夫曼也尝试跟身为费城交响乐团大提琴手的外公学习大提琴演奏,并意外发现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考夫曼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练习大提琴。等到高中毕业时,他拿到了当时为学生颁发的所有音乐表演奖。

撕掉IQ的标签勇往直前

虽然考夫曼在学业和音乐方面稍有起色,可惜他却不是个擅长考试的孩子,由于他的sAt成绩并不突出,没能考入耶鲁大学的认知心理学专业,最终借助大提琴特长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音乐。

童年时期的痛苦经历在考夫曼小小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他疑惑着智商测验为何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学习生活,甚至决定他的一生,也越来越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探索人类智力的真相。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考夫曼如饥似渴地钻研心理学书籍,旁听心理系课程,不仅得以转系主修心理学,而且得到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的青睐和赞赏,成为其研究生涯中最后一位科研助手。

但他并未满足于此,又主动与剑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尼古拉斯·麦金托什取得联系,当时他的同学都觉得他疯了,觉得他怎么敢随随便便给剑桥的心理系主任发邮件呢。不过正是考夫曼的勇气,让他得以进入剑桥大学,在麦金托什教授的帮助下继续深造,之后,他更是得到心理学大师罗伯特·斯滕伯格的举荐,被耶鲁大学破格录取并取得博士学位,圆了耶鲁梦。有趣的是,斯滕伯格童年时也曾饱受智力测试的困扰,但这反而促成他渴望学习心理学,研究智力理论。

挑战传统,重新定义智力

在参加盖茨剑桥奖学金的评定面试时,面试官问:“你准备怎样改变世界?”考夫曼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想提出关于人类智力的新理论,因为目前的各种理论都不完备。”这正是考夫曼始终在做的事。他始终致力于探究人类智力和创造力的多元性和无限可能,认为智商分数并不能对人的一生下定论,每一种智力特点的人都可以通向伟大。

考夫曼将其对智力的研究成果汇集在了他的著作《绝非天赋》之中。这本书深入探讨了今天我们每个人尤为关心,与能力、学习和成就密切相关的话题,被美国大学招生官和教务长一致推荐,更入选“2016年夏季家长和学生必读书单”。抛却标准化和充满竞争性的智力概念,相信每一个孩子、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拥有巨大的潜能。

考夫曼的研究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智力测量的解读,更让我们理解了大多数资质平平者以及神童、大器晚成者、阅读障碍症、自闭症等不同资质的个体所具备的多元智力优势。他用坚实的研究基础和逆袭的人生经历证明,通往成功的道路有许多条。

永不放弃的坚持及勇于挑战的乐观心态让考夫曼虽走过与常人不同的道路,却终于逆袭了人生,而他对智力的全新诠释,也将给更多儿童、父母和教师带来希望。

就像《阿甘正传》中,湛庐君最喜欢的那句话一样:我妈妈常说: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会是哪种。

猜你喜欢

考夫曼阿甘大提琴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英文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
成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浅析《阿甘正传》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
音乐表现形式研究的理论观点
因为《阿甘正传》我来到了美国
藏在心底的自责
欣赏
动手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