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该何去何从
2017-06-08都瑞
都瑞
内容摘要:《语感论》由著名学者王尚文先生所著,其中的内容非常丰富,从“语感”的角度对语文教改提出了相关建议,尤其是最后一章“语感与语文教学”,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结合《语感论》的最后一章,以语文教学的目的作为切入点,探究当前的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
关健词:《语感论》语感中心语文教学
一.从“知识中心说”到“语感中心说”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质的学科,其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相关素养,使其不仅学会使用汉语的语言文字,更多的是令他们感受到汉语文字、汉语语言的魅力。但实际上,我国的语文教学一直强调“知识中心说”,认为语文的教学就是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经由反复不断的训练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正因为这个现象的存在,作者王尚文才会在本书最后一章强调“语感中心说”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他认为这将是语文教学的新路标。
“语感中心说”源于夏丏尊、叶圣陶、吕叔湘等学者有关语感和语感教学的论述,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作为语文教学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语感教学集中反映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原则、规律,语文教学的方法、手段、程序、模式,也都为语感教学的内在需要所规定。语感教学可以说为我国的语文教学提供新的风向,与传统的以教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相比,语感教学更加体现了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作为教授母语的学科,其存在的意义不言而喻。在很长一段时间,语文教学都十分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点我们不能忽略,但是仅仅将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就足够了吗?对于普通的孩子来说,在进入学校之前,他们就已经能够听、说这门语言了,学校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培养他们读与写的能力,但是语文的教学是需要灵魂的,会读写汉字仅仅是基础,对于语感的培养,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才是重点。如果仅仅将语文作为一个用来交流沟通的工具,那我们的教学就是在倒退,恰恰忽略了母语教学的真正意义。一个国家的母语是独一无二的,饱含了这个国家历史发展的印记,是这个国家文化思想、情感态度的体现,文字与数字不同,它们更加具有生命力,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发展的见证者。正如皮特·科德所引述的:“一个人可能对一种语言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却一点也不会运用这一语言。”有关语言的理论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掌握的,但是关于母语的语感往往是先天的,后天的训练很难使人们完全学会运用一门母语之外的语言,这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归结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来看,语文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关于汉语的知识,更应当做的是教学生汉语这种语言,不然我们学习汉语只会与学习英语一样,仅仅懂得语法结构,但无法真正掌握运用它的方法,我们应当成为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的人”。
王尚文先生在书中还提到1999年6月9日《中华读书报》发表的何毓玲先生的《拯救女儿行动》一文,其中写到当今语文教学主要有三大弊病:第一,语言学知识介入太多。她的女儿才小学五年级就已经知道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主语、谓语、宾语的概念,分析句子结构已成为日常功课。第二,课文分析太碎。第三,训练题刁钻古怪,匪夷所思。这些都导致何先生的女儿“灵性没有了”,“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也没有了”,“尽管尽了最大的努力,成绩却每况日下,自信心越来越不足”,“作文充满了假话套话、面目可憎”。在当时就已经出现的语文教学的问题,即使在今天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美文肢解”的现象依然存在,一篇好的文章,教师往往将教学着重于其中的字词、成语的积累,而忽略了对文章整体意境的把握。比如苏教版小学课文《九寨沟》,许多老师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们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和成语:银光闪闪、色彩斑斓、银花四溅、体态粗壮、憨态可掬,而忽略了对文章中其他精彩描写的解读,比如金丝猴的神态、小熊猫的动作,从而没有抓住这篇文章真正的核心,反而使得某些自然而然就能引出的知识点变得非常生硬。过分关注知识性的词汇积累,往往忽视了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如果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字词上,那么就无法真正从这篇文章中感受九寨沟的美丽,感受那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意境。有时候文章的精妙之处,仅仅凭借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应当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的细节之处仔细感受和品味,否则这种学习就是表面的。仅仅教师说九寨沟是美的,但是学生却根本没有感受到,这种学习还有什么价值,一切都是建立在教师语言基础上的片面之词,学生在课堂上却什么都没有学到,也难怪他们会逐渐对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语文的教学不能太过理性和客观,字词等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是语文毕竟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汉语文字拥有着属于它的独特魅力,这些都是需要学生慢慢领悟与感受的,只有体会到汉语的魅力,他们才能真正对这门语言产生兴趣,对于汉语的感受才会更加深刻,这种对语言的敏感性才能够培养出来。其实古文教学也是如此,为什么学生害怕学习古文也是有原因的。教师在讲解时往往只注重文言字词的讲解,将精彩的、完整的句段拆分再拆分,反复咀嚼,表面上是巩固了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但实际上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消磨学生的耐心,打击他们对于古文的兴趣,最后这篇古文只会成为一块嚼烂了的口香糖,淡而无味,让人只想一“吐”为快,哪里还能体会古文中那些古人的思想,哪里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深。語文教学想要改变,最重要的就是改变“知识中心”的思想,知识的积累是基础但不是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更加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让他们感受汉语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语感”。“语感”虽说是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拥有的对自己母语的敏感度,但如果不加以恰当的引导,只会使之逐渐淡没,甚至消亡。
二.从“教”到“不教”
语文教学要从“知识中心说”转向“语感中心说”,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特别是语感素质。语感是一种感觉,有则有,无则无;深则深,浅则浅,无不可能假装为有,浅不可能假装为深,想装也装不出来,起码是装不像。又不可能“移植”或“黏贴”,只能从内心深处慢慢生长出来。就如同葡萄酒的品鉴师,他除了要具备天生的好味觉以外,也要通过后天的不断尝试,品尝不同种类的葡萄酒,他的味觉才能够变得更加灵敏,品酒时对于酒的描述才能够更加确切。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也是如此,他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语感去营造意境,正如王先生所提到的《语文学习》1999年1月发表的一位高三学生写的文章,其中谈了这位学生在听语文老师上课时吟诵《归去来兮辞》的感受:“听着老师抑扬顿挫的吟唱,看看课本上似懂非懂的辞句,慢慢地,我眼前展现出朦胧的图景······啊!多么自在啊!”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四十几个同学齐声朗读起来。借着老师已经造成的气氛,我们也时高时低,时轻时重,读得津津有味,发音格外有感情,接下去的课堂分析讨论,也似乎格外顺利。”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语感教学的魅力,学生在老师的所展现出的真实的、生动的诗歌调子中体会到诗歌的意境,走入了诗人的内心,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创作意图,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解释,不需要任何字词意象的分析,自然而然的达到了教学的效果。正如巴金所说的“写作技巧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也是如此,其最高境界就是教师的语感、作者的语感与学生的语感通过课文言语的共振共鸣,是教师之心、作者之心与学生之心在课文言语中的交流遇合。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具备了真正的学习能力之后,教师的“教”才算是真正达到了目的。真正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绝不是教会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帮助学生创造语感、培养语感,文字是情感的载体,作家的创作往往与他当时的心情、境遇相关,只有读懂作者才能真正理解他文字的含义。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够在语文考试的阅读题中更胜一筹的原因,有时凭借的就是那种“直觉”,对语言、对文字的敏感度。语文教学真正应该教的是方法、是态度,教师通过自己的语感教学,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提升他们对文章言语的敏感度,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即使没有老师的指点,他也能够凭借自己的语感素养从而感知文学作品的内涵意蕴,这种影响是长久的、是持续的,是能够使学生终生受用的。语感培养的着眼点在于将教师的心、作者的心与学生的心相互融合,真正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魂”,文字终究只是一个载体,没有灵魂的文字仅仅是一个空壳。语文教学如何重新焕发生机,就在于教师如何将语感的培养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即使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凭借自身对文本言语的体会对其进行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汉语的魅力,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而不仅仅是为了应试而强迫自己学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语感论》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我的启示也非常多。作为将来的语文老师,我更加关注其中对于语感与语文教学联系的研究,作者分析了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弊病,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为今后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具有先进性与前瞻性。语文老师的工作可以最大限度的为生活提供意义,语文老师可以通过他们对人的感觉和心灵的创造而获得生活的最高价值。这是语文老师的崇高使命,也是语文老师幸福之所在。因此,我们任重而道远。无论在哪个国家,母语教学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母语教学者的责任也更加重大。母语教学,知识性为基础,人文性为追求,两者缺一不可,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都将是母语教学研究的主题。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