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不同学段有效性阅读策略浅析

2017-06-08陈玉赛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年段低年段阅读策略

陈玉赛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任在肩。本文笔者认为不同学段应采用更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策略。本文提出了低学段重在“激趣”——让学生爱上阅读;中学段重在“养成”——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高学段重在“会读”——让学生向着“无师自读”迈进。以期提升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低年段 中年段 高年段 阅读策略

一.低学段重在“激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低学段(1-2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踏进校门,刚刚开始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比较系统的阅读训练,他们最需要的是初步感受阅读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慢慢爱上阅读,从而为中、高学段的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倘若在这个阶段学生无法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就会引起他们的疲惫感、厌倦感,这对于学生们向中高学段阅读学习的过渡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如果给低学段的阅读教学定一个核心目标,那就是:激趣。激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乐趣,在阅读学习的初始阶段爱上阅读。要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不能忽略低年级学生普遍具有的特点:年纪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根据这一特点,可以确定一个基本的原则:在低学段的阅读教学中,采取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策略来抓住学生的目光,打动学生的心。

1.感官激趣。本文中的感官激趣是指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图画、多媒体动画、音乐等方式刺激学生的眼睛、耳朵等感官,让学生获得强烈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游戏激趣。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喜欢做游戏的年纪,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能带着他们一起做一做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游戏,就能让他们感到兴趣盎然。例如,一年级的课文《画家乡》叙述了几个孩子各自笔下描绘出的自己家乡的样子。在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我来画家乡”的小游戏,课前让学生准备好蜡笔、水彩笔、图画纸。阅读课上,在学习了课文后,让学生也来画画自己的家乡,然后开一个小小的画展。看着自己的画作也能像画家的画一样进行展览,学生们一定感到开心又自豪,学习自然有兴趣。

二.中学段重在“养成”——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中学段(3-4年级)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是一个过渡阶段,即:从低学段向高学段的过渡。相对于低学段的学生而言,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经过了初步的阅读训练,对知识的接受水平也相应有所提高。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时机,着重引导学生养成初步的阅读习惯,以便为学生在高学段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如何促成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呢?可以采取先课上再课前的策略。先在阅读教学时专门拿出一节课来引导学生,将阅读习惯的教育渗透其间。当学生逐渐养成阅读习惯時,则让他们在课前的预习中依照阅读习惯进行预习,从而进一步巩固阅读习惯。具体策略可以是这样的:

1.课上引导。在进行新课前,利用一节阅读课指导学生一步步进行阅读预习,促使他们养成阅读习惯:首先查一查,扫清字词障碍。将课文中的生字词做上记号,然后查字典、词典给字词标上读音、明确字词的含义。其次略读,了解课文大意。将课文大致阅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小声读或者默读的方式,边读边体会课文大意,读完后将课文大意记在本子上。接着细读,发现问题。了解课文大意后,将课文仔细阅读一遍,问问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有什么疑问?”将心中的疑问记在本子上。最后再读,摘抄好词好句。再读课文,选取一些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到本子上。同时问问自己:“为什么认为这些词句用得比较好?”以上的阅读引导,旨在帮助学生明确地知道自己在阅读预习时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

2.课前巩固。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预习方法后,便可以将他们的阅读预习“阵地”由课上移至课前。长此以往,阅读预习就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常态。换而言之,学生养成了基本的阅读习惯。

三.高学段重在“会读”——让学生向着“无师自读”迈进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不局限于课内阅读,能够在课堂以外,不借助教师的帮助,自己运用阅读方法自觉自愿地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高学段的学生已经经过了低中学段的阅读指导,养成了初步的阅读习惯,他们的接受水平、思维水平相对于低中学段的学生来说,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因此,高学段的阅读教学可以侧重于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他们初步学会阅读,能够进行自主阅读。

那么,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如何判断他们是否掌握了阅读方法呢?我们不妨分三步走。第一步:以自读课文为突破口,渗透阅读方法。教材中安排自读课文,本身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对于此类课文,教师只需给予指引,主要靠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学习。所以,我们可以以自读课文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阅读学习中体会阅读方法。第二步:课外阅读尝试。在引导学生了解了初步的阅读方法后,让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尝试,帮助他们巩固刚刚习得的阅读方法。第三步:阅读交流、阅读心得批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尝试后,组织他们进行阅读交流,并对他们的阅读心得进行批改,以便了解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同时,在设计不同学段针对性的策略时还需谨记一个原则: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有所侧重,但不应被机械地剥离开来,各学段的教学策略应该连接成一个整体,具有接续性。

(作者单位:湖南宜章县栗源镇学校)

猜你喜欢

高年段低年段阅读策略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