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思路浅探
2017-06-08兰建中
兰建中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学生会初步的接触到更深度的文言文,由于大多为古语描述,理解起来相对比较难,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文言文的具有其自身的语言魅力,学好这方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所以,下文基于此对当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思路做出了几点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农村一线语文教师,我经过三十多年的教学探索和积累,总结了以下四点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1.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文言文具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具有较多的生僻字,加上白话文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致使现代的学生对文言文非常陌生,文言文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障碍。
1.1学生缺乏自主性
老师们主要采用的文言文教学形式主要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按照参考书生硬的教学,大大减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使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大多数教师只强调对字、词、句以及段落的翻译、朗读和背诵,让学生们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空洞,枯燥,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厌恶感。
1.2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们教学的初衷脱离了文言文教学的本来目的,一在的强调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的重要性,只注重文言文语法、文法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位置,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更加使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排斥心理。通过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方式以及内容的归纳,得到“理解句意、梳理文章、题型练习”成为文言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基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注重词句、文章翻译自然就成为文言文教学的核心。使得教师在进行文言文讲解时,过分注重一字一句、一词一句的讲解清楚。
1.3文言文教学以背诵为中心,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大多数老师都要求学生们对文言文进行背诵,由于文言文范例比较典型,因此成为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而教师对其内容的掌握要求就是精确的背诵和记忆,使学生们缺乏对文言文独特见解,从而使文言文只成为记忆的重点。
2.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新思路
2.1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按照当前语文课本的编排可以看出,教材中选择了一些通俗易懂的经典文本。加之同学们都有很多的工具书,可以初步对课文进行了解,但在先前的文言文教学中,通常是教师通讲全文,学生们全程背记,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从而使学生们失去对的兴趣,导致失去自己主动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上,老师们要在学生们初学时产生浓厚的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言堂”成为“众言堂”,要充分的相信学生,使学生由听众变为演讲者,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便会爱上学习,爱上文言文。
2.2注重指导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
语文大師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其方法,让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在朗读时可利用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试着疏通文义。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文言文的翻译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对于文言中所涉及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以及官职等,保留就可以了。翻译时必须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信,就是要求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加意思;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掌握了翻译的方法,熟读文章之后,让学生自行翻译,集体交流,找出差异,切磋技巧。在有争议的地方,教师要适当点拨,在精彩的地方也要赞美鼓励,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活动中以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
2.3激活课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老师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展开讨论,让学生们大胆的提出问题,解决疑惑,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们在无意中发现蕴藏其中的“真金”。而学生发现问题的想法一旦被肯定,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加。例如,在初中语文课本的一篇文言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篇只有一百多字,却详细的描述了作者游玩的全过程,着重对“小石潭”优美景色的全面的描写,细致生动,使读者仿佛身临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先要鼓励学生们根据课题进行大胆的猜读,使其同大文学家来个赛跑,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加以肯定。同时,引导学生加强对整篇的理解,在整篇中掌握文言文的词句,通过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从而掌握整体文意。在学习中出现的疑问,要鼓励学生们进行小组汇总,首先在组内进行讨论分析,对于学生们难以解决不了的问题,再集中讲解。这样,既让学生们认识到文学的美、思想的美、境界的美,又使学生培养了大胆质疑、解疑的能力。
总之,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轻负高效,就要努力寻找切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文言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城南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