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要关头,我们还会诚实吗
2017-06-08陈荣生
陈荣生
最近,香农·贝克的家庭出了些状况。她和丈夫两人都失业了,他们的车急需修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也快要出生了。所以说,贝克家的状况是有点糟糕。
有一天,当他们经过一家商店停车场时,香农在地上捡到了一个信封,里面装着4000美元现金。这是一个极好的运气吗?或者说这是上帝的一个礼物?
香农唯一知道的是信封里的现金是属于某个人的,而这个人不是她。她還知道另外一件事:女儿正在看着自己。“我看到它时,孩子就站在那里。”香农说,“所以说,我主要是想教我女儿怎样做到诚实。”
她不在乎越来越多的账单,不在乎需要修理的汽车,不在乎很快就需要买的婴儿奶粉和尿布。她把钱交给警察。这笔钱不是她的,她知道这一点,她从小就被教导“做什么事情都要诚实”。
警察把钱还给了失主,这是一位老太太。当警察把丢失的信封——即一位妇女的诚实信用——交回给她的时候,可以想象得出她有多么开心和轻松。
“她来到我们家,几乎是哭着感谢我们。”香农说,“她给了我一个拥抱,还给了我一个信封,里面装了一些钱。”其实,信封里的金额多少已经不重要了。她说,重要的是这个机会“让我教会女儿什么是诚实,并从道德上向她展示我小时候所受到的教育”。她还说,这样做让她晚上能够问心无愧地入眠。
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在当今世界,睡个好觉的价钱是多少?一个人的诚信值多少钱?如果信封里装的是4万美元呢?或者是40万美元呢?这会让香农改变主意吗?如果是你,又会作何选择?
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诚实的。但是,在紧要关头,我们还会诚实吗?正如香农那样,父母教导她,诚信不是相对的,信用不是视情况而定的,诚实不是一种“按需要”来使用的行为选项,也不是道德工具箱中的一种可调节的工具。
不诚实就是不诚实。在这里,真的没有中间地带。如果你是诚实的,你是不会把不属于自己的钱留下来的,无论你的状况有多么困难。
(摘自《感悟》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