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大楼叠成家具
2017-06-08浦东
浦东
全世界需要搬家的人们,全世界需要出长差的人们,是不是都想有一个说带走就带走的家?
原本学建筑设计的李鼐含在一次次玩心大发中脑洞大开,不仅跨界到了家具设计领域,还颠覆了家具的形态,让家具像变形金刚一样好玩有趣。
不让搬家丢失生活的记忆
李鼐含1981 年出生于哈尔滨市,后来随父母搬到北京。高中时,她申请了英国伦敦的巴特利特学院,学习设计和建筑。
大学毕业后,李鼐含牛刀小试。她曾独立完成各种不同规模的项目,包括在北京草场地艺术区的Keruo空间、御厨餐厅和故宫中的礼品店。
对传統文化和前沿技术的思考、探索与实践让她脱颖而出。她设计的装置物“勃兰登堡门”展览于北京歌德学院的20周年庆上。2010年和2011年的米兰设计周上,李鼐含被聘为中国设计市场展览的展览设计师。
从建筑设计、装置艺术到展览设计,不断跨界对于李鼐含是水到渠成,并且没有多大阻力。进入家具设计行业也是如此。
2010年的一天,李鼐含接到去米兰布展的通知,开始打包作品和行李。很多装置作品既重且大,装起来十分麻烦。长途运到目的地后,拆解的工作也十分繁复。等所有工作完成,她已是一身大汗。
在展场边休息的片刻,她突然想起学成后刚回北京的情形,因为拆迁的缘故,她不断地搬家。每次搬家最头痛的,是粗大笨重的家具。尽管有搬家工人帮忙,但对追求美感的她来说,搬之前的打包、搬下来的摆放都挺折腾人。
这烦恼还挺有普遍性,她接触过一些北漂,租房住的他们根本不敢买喜欢的家具,因为一旦搬家就很麻烦。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因此大打折扣。每搬一次家,随着物件的失散,好像都要丢失一些珍贵的记忆。
既然存在痛点,作为设计师,李鼐含觉得自己有义务去解决。在米兰港口边散步时,她看到堆积如山的集装箱,突然想到,要是给家具装上轮子,可以像集装箱一样随意组合、轻松拖走就好了。
把CCTV大楼折叠成家具
为了设计出心目中的“集装箱”系列家具,李鼐含在北京专门成立了一个艺术咨询工作室Bao Atelier。她先画出图纸,然后团队日复一日地讨论如何在技术上突破难点,让蓝图成型。
“集装箱”家具可以灵活地折叠、展开,技术含量很高,满是贯彻灵巧心思的细节。例如可以折叠起来的床,需要两个圆轴独立运动,才能让盖子平移,然后立起来。
六个月后,这套家具亮相北京设计周,一开始就吸引了大众眼球。它们跟常用的家具尺寸没什么区别,材质、设计样式看起来比较巨型,实际上反而更节省空间。为了让它们更像集装箱,李鼐含在木板外壳包了一层铁皮。把箱子轻轻拉开,或者翻转,可能是一个书柜,也可能是一个茶几,甚至是一个厨房,锅碗瓢盆灶台都有。有了它们,旅行时根本不需要租房车了。
这套家具没有大规模生产,只将限量品放到潮品网店上,很快被抢购一空。李鼐含的设计也引领了家具行业的设计潮流,现在宜家、红星美凯龙等家具卖场都出现了许多类似的折叠家具。
李鼐含的创意不止于此,她想让家具像变形金刚一样有意思。既然家具外形可以是集装箱一样的,那么也能和建筑结合起来,做成摩天大楼的造型吧?
兴致勃勃的李鼐含立即尝试起来,她仿佛有着与生俱来的自然不羁与玩乐精神。她做了一个爱丁堡花园一样造型的桌子,寄予的希望是——在家里轻松地种植蔬菜,享受返朴归真的生活。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造型也很有趣,平平的屋顶适合做成沙发。联合国大厦呢,则变成了书桌。
其中少不了北京的标志性建筑CCTV大楼。大裤衩造型,底楼和两侧一一拉开,竟然是一个个抽屉,原来这是一个可以无限收纳、使用的衣橱。这是李鼐含琢磨时间最长的一件家具,历时超过3年。CCTV大楼是开拓性的设计,它把孤立的摩天楼宇变成环状、可循环的环境,很颠覆。把它的形状运用到家具设计中,衣柜是最接近的类别,因为日常的穿衣和脱衣也是一个循环。
就这样,李鼐含这组兼具实用性、艺术性的“我是一个纪念碑”家具系列,重新定义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释放创造力移植文化记忆
“我是一个纪念碑”系列主要销往国外高端市场,专为美国市场定制家具时,李鼐含选择了在美国被认为是高档物料的材质,与不锈钢材质搭配。为了体现中式风格,亭台楼阁那种细雕的局部,需要硬度很高的木头,所以选择了红木。
李鼐含设计的产品都有玩具般的游戏性,她觉得自己的心态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生活也可以游戏。现在她打算在材料上做更多有趣尝试,除了传统木材,还可以尝试大理石、水晶玻璃等,说不定又玩出新形态呢。
没有设计任务时,李鼐含最喜欢的是背上旅行包去游历。2016年,她去了六次贵州,看到刺绣等素材,既惊艳又惭愧,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遗产,她希望大家将目光更多地从世界收回到自身。
一个设计师朋友曾对李鼐含说,这个国家的土地是有记忆的,山山水水中,一代代人沉淀下来的文化记忆。的确,走多了,接触的地方多了,就会有一种温柔的被打动的感觉。她希望在不久,能把这些文化记忆移植到家具上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