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教育的渗透
2017-06-07张世荣
张世荣
摘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时事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国情,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就时事教育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提出三点意见,以供参考:借助时事新闻,提升教学效果;举办时事讲座,培养分析能力;时事播报活动,收集教育素材。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事教育;新闻导入;专题讲座
时事教育是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开展有效的时事政治教学,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目标。高中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国内外大事,及时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补充思想政治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究性学习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那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时事教育?
一、借助时事新闻。提升教学效果
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件,这一个个事件结合起来就成了大家普遍关注的时事新闻。政治教师要联系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导入时事新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政治现象,加强政治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知道政治离他们并不远,拉近学生与所要学习政治内容间的距离。
教师可以在课前休息时间为学生播放最近的时事新闻,渗透时事教育。例如,在《多变的价格》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间为学生播放一则《扬州肉价进入拐点生猪价普降,暴雨致蔬菜量减少》的新闻。这是一则于2016年7月12日报道的时事新闻,时间比较接近,“民以食为天”,食品蔬菜问题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话题,离学生并不遥远,也不会让学生感到陌生。学生观看视频之后,教师联系教材内容,提示学生思考:新闻中猪肉价格普遍降低,蔬菜价格却不降反增,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根据所观看的新闻,不难发现:夏季居民对肉制品需求量减少,导致猪肉价格回落;暴雨致使蔬菜供应量减少,导致蔬菜价格上扬。这也就是课本上所说的:价值量决定价格,供需影响价格。教师联系学生所回答的内容,结合教材知识进行讲解,就能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实现教学目标。
在利用时事新闻导入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导入。一般来说,时事新闻播放的时间长度以5分钟左右为宜,太长的视频不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太短的视频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时事新闻导入只是一种方式,并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注意发挥时事新闻的积极意义,联系教材知识进行讲解,万不可喧宾夺主,分散学生注意。
二、举办时事讲座,培养分析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渗透时事教育,旨在提升学生对生活中政治事件的关注度,引导学生在分析时事热点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倾向,并以正能量的形式在社会中传播时事政治,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学生随便看几眼报纸、瞄几下新闻。不对事件进行细致分析的话是起不到教育目的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式深化学生对时事的理解,组织学生深入分析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来龙去脉,使学生在情感和态度方面产生共鸣。
学校可以举办时事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就相关时事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年3月份都会召开“两会”,根据教学进度,此阶段一般是在讲授必修二《政治生活》的内容,学校可以借此时机,举办“两会十大热点话题”专题讲座,邀请县委党校讲师来校,针对“两会”中普遍受到关注的话题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两会”知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識。讲座要进行互动,让学生与主讲人互动,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主讲人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你如何看待“两会”的召开,对于“两会”你了解多少?学生在讨论问题、思考问题、分享答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养成了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经常举办时事讲座,对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着积极意义。时事专题讲座可以邀请专业社会人员对近期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也可以请校内教师举行座谈会,还可以组织学生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讨论,具体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即可。
三、时事播报活动。收集教育素材
高考越来越关注对时事政治内容的考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时事素材,了解国内外近期发生的大事。教师可以在班级里面举行时事播报活动,每两周一次,学生以小组形式轮流对近期所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整理,在班会课上进行时事播报。学习委员和宣传委员还可以将这些时事新闻制作成板报,在班级里面展示。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时事教育工作,提倡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利用社会性事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正视学习,增强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时事教育,使学生在社会事件的激发下增强政治认知能力,学会通过社会事件把握时代特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