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错题集的一点思考
2017-06-07赵跃军
摘要:做好错题集是提高成绩的必然途径,要求持之以恒;有效利用好错题集更是关键,那就是要每天积累,每天翻看,尽最大努力把错题集里的每一个问题搞明白,记清楚。教师要做好引导、监督工作,与学生共同提高成绩。
关键词:考试;成绩;错题集
多年从事高三教学工作,一年下来,大大小小的考试不计其数。考试成绩是老师和学生都非常关注的,特别是大考,也是学校关注的焦点。但是我发现,每次考试后,老师和学生都会有一大堆遗憾:许多题目做过了、讲过了,甚至考过了,有的还不止考过一遍,最终还是错了,拿不到分数。这是令所有人都头疼的大难题。
凭借多年教学经验,我们都清楚,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错题集。所谓错题集,就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出错的题目、典型错误找出来,抄录、剪贴到笔记本上,这就形成了一个错题本。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日常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有效的错题集不仅可以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是学生积累学习资料和学习经验的宝库,还是教师改进教学,研究学生的重要依据,更是提高考试成绩的有效措施。
那错题集如何做呢?其实这个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喜欢抄题的抄题,不喜欢抄题的剪贴。只是要注意,这只是做错题集的第一步,还有更重要的事做完了,才能发挥好这个本子的作用。把错题整理出来之后,要分析、标注,把错题的相关知识点、审题要点、答题规范等记在旁边。记录完了上述内容,最后还得有个总结归纳,简明扼要表达出你的思维能力和状况,还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环节做得还不够好,以及你从这一系列的错题研究中收获的经验和技巧。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举个例子来说吧。
例: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
分析:这是一个图表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和推广农业生产经验。这个题的出错率很高,A、B、C三个选项都会被错选,而且错选概率也大体一致。原因是这三个选项在材料中都有体现,之所以错是因为它们的表述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意思,三个选项其实处于并列状态。在单项选择题中,处于并列状态的选项可以同时排除掉。最终的正确答案是D。很多学生没有选择D,我认为根本原因是学生对“精耕细作”这个名词缺乏真实的理解。
在上面这段分析中,我指出了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点,即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对这个知识点不熟悉就需要翻书看看;审题要点就是表中所反映的农业科技、农时、水利、生产工具这些方面,把这些总结起来就是选项D所说的精耕细作模式的形成发展。这个题出错的原因基本可以归结为对历史名词概念的理解不够,或者不理解。通过这个题目可以提醒学生理解名词概念的重要性。至于说“错题研究中收获的经验和技巧”,我认为并列选项同时排除就是很好的一个代表了。
在学习中,绝大部分人把时间花在了做题上,而忘了做题其实是为了找到不会做的题;也有不少人意识到要把不会做的题记录下来,却又忘了学习本身就是要把这些不会做的题做会,搞明白。所以,错题集的有效使用还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
一是錯题集的收集整理要持之以恒,不能随性,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二是错题集只在考试前看,这是完全没有理解为什么要做错题集。学习中的问题要在平常学习中不断解决,才能真正有效。每每都要累积到考试前才去看错题集,那么多看得过来吗?会有多大效果呢?所以错题集要常翻看,每天看,一点一点地把问题解决掉。
三是错题集只加不减。如果你能够做到天天看自己的错题集,就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就掌握了,这时就需要把这部分已经掌握的内容移除出去。错题集里面的题肯定是有的记得快,有的掌握慢些;如果没有把已经熟悉的题目提早拿掉,当你把不熟悉的题目混在其间,很容易产生这个题我已经会了的错觉。错题集里只留下那些你真正还没完全搞懂,没有完全记住的东西。保证你每一次翻看错题集都能再加深学习。
错题集有个重要作用,那就是通过对错题集的整理,可以加深对自己学习状况的了解:
1.自己容易在哪些知识点上出错,频率有多高?知道了这些,你就可以针对特定知识点进行训练了。
2.自己容易因为什么原因出错?这里要准确,特别是不能总是把错误简单地归结为粗心,因为粗心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哪怕是“容易把1+1错算成3”这样的结论也比粗心来得更有建设性。这样,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纠正自己的惯性错误。坚持下来,类似粗心这样的低级错误就会越来越少了。
3.自己的失分点是如何演化的?在不同的学习时间段,易错知识点有变化吗?应该弥补的漏洞补上了吗?如果没有,那具体该怎么做已经很明了了。
总之,建立错题集的终极目标,就是完善个人知识体系和解题方法,把不会的学会,以全面提升考试成绩。
作者简介:赵跃军(1978-),男,山西省运城市人,就职于运城学院附属中学,中教一级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