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的探究
2017-06-07黄发兵
黄发兵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由于初高中学段存在差异性,致使部分初中尖子生进入高一后学习成绩下滑。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未能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工作是其主因之一。基于此,尝试对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究解决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的措施,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顺利转型,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改理念;教学衔接;探究
[案例一]
北京四中的张立平校长针对初高中转型的问题,曾在长春市最好的几所高中学校做过调研,最终发现,中考成绩靠前的学生在高一的考试中就有30%的人出现学习成绩下滑的现象。
[案例二]
就滁州市区的两所省示范高中进行调查分析,其三年的高考本科率如下:
甲中学历年高一新生录取线>700分,乙中学录取线在>660分
[案例三]
滁州新锐中学2016届毕业的高三学生中,入学时中考成绩在600分以上共27人,其中11人未達本科线,6人未完成高中学业。反之,入学成绩在400-600之间的高考考生中,有一批竞能达本科线甚至达一本线。
以上案例中我们发现部分当年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学习成绩明显下滑;而部分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却能够在高考中金榜题名。这主要取决于学生进入高中后,能否及时做好初高中的学习衔接和转型,对高中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正确的认识。
一、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1.初高中教材难度不同
初中教材重基础,感知性内容多;高中教材理论性强,理解性内容多,是初中教材的深化、延续、拓展与提高,知识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2.初高中生的思维特点不同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初中生的思维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进行思维活动。而高中生的思维属于逻辑型,通过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比较、总结,利用判断推理来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初高中生的学习特点不同
初中生依赖性较强,更多地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只是机械地记忆与模仿。由于初中知识比较简单,侧重基础,这种被动的、机械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但高中内容多、课时紧、知识深、难度大,学生要以自学为主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4.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教师对初高中转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及时向学生介绍初高中的不同,也没有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转型,课堂教学中也没能做好教学衔接。针对高中生上高中课,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的学习缺乏连续性与针对性。
二、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对策
1.立足课标,结合学情,达成共识
新课标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和“学”的有机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教师要认真研读高中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
2.上好新学期第一课
多数高一新生对高中学习感到陌生,对高中阶段学习可能遇到的问题认识不足。因此高一新生的第一课,不能简单地上成师生见面课,更不能开篇就上新课。首先,教师应介绍本学科的主要知识体系;其次,可组织学生讨论“学习这门课的意义是什么?”;最后,教师谈谈自己的教学感悟及学习这门课的方法。教师在谈自己的看法时要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产生共鸣。
3.组织好教学衔接
备课组教师要提前集体研备,充分认识初高中知识内容的层次性、教学要求的差异性,研发和编印符合高一学生实际衔接的教材。开学后利用两周左右的时间进行衔接教材教学,使学生在学习高中知识时能做到自然过渡,这样高一新生就能较快地适应高中学习。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制作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小组活动、指导学生展示、引导学生质疑等,积极挖掘学生随时进发的闪光点。学生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提高教学智慧,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5.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转变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改变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究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合作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学会总结概括、判断推理。我校在课改潮流下,努力探索出一套符合我校学情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快乐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即“课题导入,目标引领;学生自学,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师生探究;总结归纳,目标升华;当堂诊学,强化补清”。该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对不会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教师点拨、升华,最后当堂诊学,检查学习效果。
实践表明,“快乐五环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