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朴茂苍浑 气韵皆备
——评金美兰的书画艺术

2017-06-07王艺北京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美兰书画艺术气韵

◆王艺(北京)

朴茂苍浑 气韵皆备
——评金美兰的书画艺术

◆王艺(北京)

书画家金美兰

金美兰,美术学博士,导师王镛,2013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书画印创作研究方向),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和艺术传媒学院书法系双修。现为中国韩人美术协会副主席、韩国书学研究所研究员、东亚文化艺术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韩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韩国篆刻协会会员、韩国书艺家协会会员、缘京学印会员、寸耕社社员。韩国国际书法联盟展邀请展、中韩日国际书艺交流展、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太庙)、中韩书法交流展(中国国家画院)联络人。

清黄钺有“六法之难,气韵为最。意居笔先,妙在画外”。气韵是中国山水画的中国哲学思考与精神追求层面的诗意表达与审美延伸在画面中的意境呈现方式。所谓“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所谓“野云依竹静,霜叶近窗明。对此清幽景,都忘喧杂声”。所谓“松下数椽茅屋,眼前四面青山。日月升沉不住,白云来去常闲”。浪漫诗意山水为画面的大美山川气韵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变换诡异的宣纸又为恣意宣泄的写意笔墨铺陈了炫丽舞台,使得布局腾挪、取让割舍、淡妆浓抹、皴擦点染,无不得之于心,寓之于画,繁中置简,静里走奇,自然是“思侔造化,得妙物于神会”。

正是基于对中国书画艺术特别是中国山水画的热爱痴迷,金美兰自韩国来学习书法、绘画、篆刻,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深造。读博期间曾随吴为山、牛克诚、郑工、梁江等诸位先生研习美术理论。王镛先生的不吝赐教、悉心指导,加之金美兰天资聪慧,上进勤勉,从而学有所成。

金美兰的书法如其人,极为俊逸灵动。她的书法重在以形取胜,对字体结构与章法布局的敏锐感知度,恰是与生俱来的。明代书法家王阳明曾对他的弟子说:“我开始学习写字,对照临摹古人的字帖,只是得到字的形状,后来拿起笔来不轻易落在纸上,专注思索,静心思考,在心里构造它的形状,时间久了才开始懂得它的法则。”金美兰对书法篆刻的理解正是如此,她的灵气与慧性使得她可以快速地掌握字体的结构,在临摹古帖或者追随老师学习之时,她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以形成古拙质朴的自书体。字形之外,金美兰的书法亦有精微之妙。她的方笔、圆笔融贯的结合,好似刚柔并济的舞蹈,在折转之间,一幕一幕,形成美丽的篇章。

金美兰的绘画创作古拙灵秀、诗意盎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提出“书画同体”,金美兰以书入画,将书法中的笔墨线条应用于她的山水画中,点、线在章法上完美地结合,干笔、枯笔在塑形上的交错使用,皴、擦在内容上的点点构成,形成大山大水的壮丽景观。她在绘画的学习中汲取古代先辈们的经验,加之王镛老师的精心指导,将元代山水的笔墨精神、清代山水的抒情写意以及五代山水的水晕墨章、近现代的山水图式完美地结合,消化打磨汲取丰富营养,形成自己独立的画风。一如她的人品与书风,她的绘画风格也是理性与激情并发,粗犷旷达之中附以细腻雕琢,天然之趣独具匠心。假以时日,金美兰将其生动细致的点景人物与整体山水关系处理得更加统一和谐,将会使整个画面变得更加浑然天成,以至“笔力劲键,风神顿爽,模山拟水,得其真本”。

对于一个如此热爱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学子,老师们给予的帮助可能会更多一些,但看到金美兰今天的书画成就,我想曾经给予她帮助的师生朋友们都会觉得十分欣慰。今天,金美兰的书画之风已是朴茂苍浑、气韵皆备;明天,我们期待着这位真实质朴的女孩在艺术领域给我们展现更光辉的风采!

(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时代美术馆馆长、艺术学博士)

白居易诗 书法 金美兰

远渡求佛 国画 金美兰

雅集写生 国画 金美兰

采药养生图 国画 金美兰

访寺问禅师 国画 金美兰

山中对饮 国画 金美兰

山居安乐 国画 金美兰

猜你喜欢

美兰书画艺术气韵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唐寅书画艺术问题浅说(之四)
刘美兰:写出自己的诗行
书画艺术殿堂学生作品
第二次离婚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2015年会胜利召开
伍文胜书画艺术
风:世世代代的气韵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