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6-07李韶坚

科技与创新 2017年9期
关键词:施工控制管理机制建筑企业

李韶坚

摘 要: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施工的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与关键,关系到企业的综合效益。因此,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了探讨,就建筑企业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旨在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一步推动建筑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施工控制;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9.107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国的建设规模逐年扩大。与其他一些行业相比,建筑业是一个危险性高的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也明显要高很多。在建筑市场各方主体施工过程中,各大条例都明确规定要充分重视施工的安全管理。这不仅是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更重要的是在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但实际上我国很多建筑企业都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造成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安全管理的科学开展对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质量的保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建筑技术与施工理念的过程中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我国政府出台了《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生产条例》,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作为主要管理内容予以规范化,极大地保障了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与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相符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2.1 安全管理工作不规范

就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安全管理实际状况而言,依然过多地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很少应用新的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有一些工程尚处于完善理论时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施工现场安全制度。这是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在排查安全隐患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安全隐患并未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对于已经发现的安全隐患也没有及时处理,致使安全事故频发。同时,安全管理工作者自身素养和工作能力较低,没有全面掌握安全规范与安全知识,并未对建筑安全管理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缺少专业化、规范化的引导,降低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效率。

2.2 安全管理与工作规划不符

在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环节都是密切相连的,所以要落实现场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施工成本,并且安全培训也会占用建筑企业正常的施工时间,从而对工期造成影响。结合当前实际状况来讲,很多施工企业都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追求及时衔接施工工期,却忽略了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造成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衔接其他工作,在施工中出现很多漏洞,致使安全管理与整体工作规划不符。

2.3 缺乏专业、高素养的施工队伍

专业配套技术上缺乏人才资源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①整个施工过程中,由专门部门执行安全管理工作,在施工各环节中也有指定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做巡查工作。在巡查中,如果发现隐藏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处理,防止扩大安全隐患。②施工人员很难熟练操作专业性水平高的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量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施工工艺与技术逐渐得以完善与创新,出现了很多新型的专业化机械设备,但多数施工人员并不具备操作这些机械设备的能力,致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操作失误的状况,并且在后期保养和管理设备上也缺少相应的专业化技术,一旦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就无法及时修复,缩短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2.4 缺乏健全的现场安全管理机制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很多建筑企业对一些重要的施工工序都采用与之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但却没有在整个过程中建立起健全的管理机制,致使很多工序的安全管理工作未得到有效的配合。

如果没有安全管理机制作保障,整个安全管理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施工便处于一种散乱的状况中,也无法有效处理建筑施工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这样不但会导致施工无法正常完工,还会增加施工成本,给建筑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5 施工人员并未充分认识安全管理工作

现场施工中施工人员作为主体,也是执行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人员,落实管理工作时需要他们实时操作,所以加大力度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操作和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但很多施工单位都忽略了这一点,只是注重施工效益,并未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致使在施工过程中误操作设备设施、违章操作等状况时有出现,降低了整体施工质量。

3 加强建筑安全管理的建议措施

3.1 增强施工企业各级员工的安全施工意识

想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保质保量地完成,就必须要重视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但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中存在很大的安全管理漏洞,相关管理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在施工中并未按照具体要求约束自身的行为,为建筑工程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筑企业既需要做好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对安全施工有正确的认识,又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施工人员安全讲座,让他们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作业的重要性,从施工细节上加强建设施工安全,纠正一些错误的施工思想,从而规范所有员工的行为,为营造良好、和谐的施工氛围打下基础。图1所示为施工企业应做好的各方面工作。

图1 施工企业应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3.2 加强管理和控制施工各环节质量

加强施工各个环节质量监督和管理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的重大举措。承建企业想要提高设计环节的工作质量,就要要求工程设计师做好各项施工前的工作,亲自勘查施工现场,掌握具体资料,避免设计图纸的多次返修,在节省人力与物力的同时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设计方案,保证建筑工程按时、顺利完工。另外,承建企业还应加强监管技术交底工作,促使设计人员与技术工作人员全面探讨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尽量防止出现大规模、大范围返修状况,实现合理配置建筑资源。

加强监管建筑材料采购环节,承建单位严格按照具体规定严格把守设备质量关,尽量延长建筑设备使用期限,为企业的长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各项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各方人员应积极配合,采购材料工作人员要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与信誉高、物美价廉的建材供应商合作,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运输工作人员应保证及时将建材与设备运输到仓库内,在运送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轻拿轻放,完整、有效地将建材与设备交到仓库管理人员的手上。入库或者出库建材都需要有关管理工作人员例行监督,防止发生建材设备无缘无故遗失的现象。一些材质特殊的建筑材料应做好防潮、防蚀等措施,安排有关人员严格把守,保证建筑材料的安全。

3.3 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

建筑企业应结合实际状况,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养的施工队伍,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人员,确保建筑企业后备人才的充足。这些后备人才利用自身过硬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工作经验,给安全管理施工提出建议,切实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异的施工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反之,对于表现差、好吃懒做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处罚,从而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总之,安全生产是企业运营的生命线,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但利用風险防范管理,采用全面的风险评价、有效的风险控制,能够深入地控制各种安全隐患,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此,要从各个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并结合实际状况,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效评估安全管理内容,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企业的安全发展、长足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艳辉.探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8).

[2]韦海.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8).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施工控制管理机制建筑企业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公路工程桥涵过渡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控制路径研究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控制与质量管理
浅谈小断面隧洞工程开挖爆破施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