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本差异比较研究
2017-06-07瞿晓理
瞿晓理
摘要: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义务教育一直是各界关心的焦点问题。而这些流动人口子女中,有一小部分能就读于当地公办学校,其余则只能就读流入地的民工子弟学校。为了解就读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对苏州市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家长及他们的任教教师实施调查,并对两类学校的调查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就读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家长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心理资本”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引发不同性质学校教师对其所教授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情感态度差异。最后,研究得出流动人口子女要获得流入地较优的“教育资本”,当地政府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关键要提升流动人口子女家长的“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资本差异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5006604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劳动力大批转移的现象,学术界称之为“民工潮”。特别是近十年来,很多进城务工的民工群体开始由“单身进城”逐渐转向“举家随迁”,进而产生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那些随父母一同进城务工,但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国家卫计委2013年发布的报告指出,我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义务阶段不在学的比率较高,学业延迟,不连续的情况较为严重;进而导致这部分群体过早地踏入社会,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1]。而即使是在学的这部分流动人口子女,他们所受的义务教育情况也有所不同,最直观的差异便是就读的学校不同——公办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一般研究认为,就读于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其所拥有的教育资源、软硬条件均要优于就读于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子女[2—4]。但由于各方条件和政策的限制,流动人口子女能就读于公办学校的仅是小部分,大部分民工子女只能就读于流入地的民工子弟学校。
截至2013年,苏州实有人口已达1 300万,其中常住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地户籍人口[5];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在苏就读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大约有13万人;就读于苏民工子弟学校的已超15万人,其中约有7万人就读于审核达标的民工子弟学校[6]。而另一方面,苏州作为教育发展水平走在江苏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城市,正力争创建“全国首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地级市”。因此,本研究将以苏州市为例,对流入苏州的就读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展开调查并实施比较分析研究,以期为全国制定义务教育发展均衡的政策机制提供实证依据。
2研究过程
2.1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次研究時间跨度为2014年6—11月,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依据最初确定的研究不同对象,设计了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其中,学生问卷主要包含他们的学习状况、城市适应及对教师的喜爱程度等几个方面;教师问卷则涉及了教师的文化程度、对学生的评价等问题;家长问卷包含了家庭经济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及关心程度等问题。所有问卷调查问题均采用选择形式,选项设置为“是/否”。若调查对象选择“是”,则计1分;反之,则不计分。其数据处理采用Excel2007及SPSS17.0软件辅助完成。
2.2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重点调查和分层随机取样的手段,抽取了在苏州市(包括姑苏区、园区、新区、相城和吴中)范围内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及在上述范围内就读公办学校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及他们的家长和教师。其中发放学生问卷1 2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39份,有效率为91.1%;发放教师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5份,有效率为98%;发放家长问卷1 150份,回收有效问卷955份,有效率为83%。各有效调查对象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研究结果
研究依据上述调查对象的不同,分为学生、教师及家长三个部分实施结果分析。
3.1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调查结果
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学生调查问卷共有7项内容,分别是“你在这里能适应吗?”“你是否每周都有不到校的情况?”“你在学校受过奖励吗?”“你在学校受过惩罚吗?”“你是否喜欢自己学校的老师?”“你有自己固定的兴趣爱好吗?”“你是否利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等,依照研究方法的计分规则,分别计算出就读公办学校和就读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总分(∑)、平均数( )及标准差(S.D.),并对两个群体的7项调查内容实施T检验。其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3.2流动人口子女教师的调查结果
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师的调查内容共有四项,分别请教师们评价判断“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是否热爱学习?”“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是否自尊心很强?”“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个性是否内向?”“你是否对流动人口子女有同情倾向?”等。任教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教师在四项内容上的总分(∑)、平均数( )及标准差(S.D.)及两个群体的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3.3流动人口子女家长的调查结果
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家长的调查内容共有四项,分别是“你们目前居住地是否租赁?”“你是否经常询问子女的学习情况?”“你是否为子女报名课外学习班?”“孩子初中毕业后是否想继续留苏?”等。其就读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在上述四项内容上的总分(∑)、平均数()及标准差(S.D.)及两个群体的T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依据T检验结果,流动人口子女家长调查的四项内容中,“你们目前居住地是否租赁?”“你是否经常询问子女的学习情况?”来自不同性质学校流动人口家长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4研究结论与讨论
4.1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存在“家长资本”的差异
4.1.1就读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要优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
依据上述统计结果,学生调查问卷中的“你是否利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与家长调查问卷中的“你们目前居住地是否租赁?”两个问题,就读于两类不同性质学校的调查者的回答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从调查的绝对比例来看,民工子弟学校外出打工的学生人数要多于就读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而相应的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学生其居住地更多的是租赁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就读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学生其家庭经济条件要低于就读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学生。
流动人口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与“家长资本”有关联[7]。一般来说,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如能在流入地较快地取得相对稳定和可观的生活经济来源,将有利于其适应流入地的社会环境,从而进一步获取流入地的社会资源,其中就包含着其随迁子女能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就读的資源条件。因此,就读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经济条件存在差异,是“家长资本”差异的最典型表现。
4.1.2就读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家长更加关心其子女的学习
从两类学校的家长回答“你是否经常询问子女的学习情况?”的情况来看,是存在显著差异的;来自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家长们,相比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似乎更加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有92%的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家长每周都会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而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家长这一数据仅达76%。
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家长,由于拥有较弱的“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因此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更注重用“情感资本”来弥补,于是表现为对子女学习的关心频率较高。而从这一角度来看,拥有相对较优的“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则可能忙于生计和维持目前各类资本的水平,容易忽视对自己子女“情感资本”的投入。
4.2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师生关系”存在差异
4.2.1不同性质学校的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学生评价存在差异
从教师问卷中对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自尊”“内外向”及“对学生的同情”评价结果来看,公办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有显著差异。公办学校部分教师认为流动人口子女自尊心较强,个性偏于内向,对他们有一定的同情感;而从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教师回答结果来看,没有一位教师认为流动人口子女自尊心较强,也没有一位教师对学生有同情感,并且认为他们个性偏向内向的教师人数也显著低于公办学校。
分析上述情况,一方面,态度的差异往往取决于“比较”,公办学校的教师存在同情流动人口子女学生,那是因为他们将流动人口子女学生与本地学生做了比较。从学生们所拥有的客观资本条件上,发现前者从“家长资本”“社会资本”及“经济资本”等方面,均要弱于本地学生,而这些资本对流动人口学生来说是无法选择并且较难改变的,继而产生同情。当然,也正因为流动人口学生所拥有的这些“弱项”资本,使得他们在与本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上,需要有较强的“心理资本”去支撑。这首先就表现在就读于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学生“自尊心”较强这一现象上,并且为了维护他们的自尊,保持他们“心理资本”的高水平,他们会经常无意识启动“心理防御机制”[8],进而造成个性偏于内向的外界印象。
另一方面,两类不同性质学校的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评价结果存在不同,主要体现在公办学校的教师对其的特殊情感较为显著。因此,也不难推断,公办学校的教师会对流动人口子女学生产生其他种类的感情和态度,如以往学者讨论较多的歧视、偏见及厌恶等[9]。当然,这些负性情感和态度较为敏感,本项调查并没有添加此类问题。同时,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个性特征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办公学校的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所做出的评价,基本是将其与本地学生做比较所得出的;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教师评价,就相对缺失“比较”,其对学生特殊的情感态度上的选择可能更趋向于“零反应”的否定答案。
4.2.2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教师更受他们的学生喜爱
从学生调查问卷中“对老师的喜爱”这个问题来看,来自不同性质学校的学生回答存在显著差异,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相对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学生来说,对教师的喜爱程度偏弱。而结合上述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评价结果和讨论,可以归结为公办学校部分教师对其流动人口子女存在特殊的情感和态度,特别是可能存在部分负面的情感,导致就读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对教师的喜爱要弱于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学生。
由此可见,两类不同性质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态度的差异性,说明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师生关系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一方面来自于“家长资本”,另一方面则是环境的比较所致。
4.3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松散
在学生问卷关于“每周都有到校的情况”的调查,发现两类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回答也是存在显著差异性的,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学生每周不到校的情况要高于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学生。而另一角度,从两类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奖惩情况来看,却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学生并没有因为不到校而受到相对较多的学校处罚;进而也能推断出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管理要比公办学校松散。
4.4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学生更能适应当地生活
就读不同性质学校的两类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在“对当地生活的适应性”方面的问题上也做出了显著不同的回答;两者相比,更多就读于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学生表示能适应当地的生活。其实,能进入公办学校学习的流动人口子女,本身就拥有相对较优的“家长资本”,而与本地学生同班同校学习,就意味着他们更有机会去拥有相对较多的“社会资本”,因此相对能较快或较好地适应当地生活。
5总结
本研究的各项数据来源于苏州市,分析苏州目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是位于全国前列的;而对待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上,苏州也是在全国各地级市中做得相对较好的。但是,总体来说,就读于苏州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因为拥有相对较优的“家长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等客观资源,能获得相对较优的“教育资本”,能较快较好地适应流入地的社会生活环境。而来自苏州地区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因为拥有的各项客观资本条件较弱,只能靠提升学生自身的“心理资本”及增强家长对子女关心的“情感资本”等主观资源条件,来弥补其客观资本条件的缺陷。此外,由于两类学生拥有客观资本的差异,导致流动人口子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态度情感也有所不同。通过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就读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学生的差异问题,其症结在于他们所拥有的“家长资本”不同,而“家长资本”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流动人口子女家长的“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因此,要使得随父母来苏务工的流动人口子女获得较好的“教育资本”,关键在于提升他们父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而从另一角度来说,提升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实现教育的均衡。
注:本研究中的民工子女,特指随父母进城务工,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人群。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流动人口报告2013[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4.
[2]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课题组.南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1):87—90.
[3]钟涨宝,陶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基于双向度社会距离测量[J].南京社会科学,2010(8):74—76.
[4]陈晓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3.
[5]苏州市统计局.2014苏州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6]李郁.初中外来民工子弟语文合作教学初探——以苏州第一初级中学为例[D].苏州: 苏州大学,2013.
[7]杜越,汪利兵,周培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政策与革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8]方鹃.外来务工者子女自尊及其团体干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9]徐永光.流动儿童教育已成为中国严重社会问题[N].中国青年报,20070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