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汝水,汝州自古风流
2017-06-07晨光
晨光
汝州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历代郡州治所。东周为王畿之地,秦属三川郡,西汉置梁县,隋设汝州,明成化六年升为直隶州,1913年改为临汝县,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因北汝河而名。西南有外方山余脉,北为嵩山余脉,北汝河横贯其间,形成较宽阔的河谷盆地。北汝河两岸来水吮山而下,有大小沟溪1304条,造就了一方物产丰茂的沃土,人类踪迹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文化积淀厚不可测。自周而到唐、汉,是拱卫古都洛阳的门户,帝王将相、商贾贤达、才子名流脚踪如织。
这里被历代帝王视为重镇:三代时为京畿之地,而后常分封诸侯于此,明清朝为直隶之州;这里,自古是商旅不绝的通衢,一条贯穿东西的古道自洛阳经汝州直通荆襄;这里是军事要地,自古兵家必争,其山河沧桑、人烟更迭,正可谓一把田土、一块碎石都带有数千年文化的印迹;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荟萃:广成子、巢父、许由、严光、孟诜、刘希夷、马丹阳、韩安国群星闪烁;这里,物华天宝,历史文化积淀厚重,“鹤鱼石斧图”彩陶缸、汝瓷、汝帖、汝石名扬天下并称汝州三宝,这是一片耐人寻味的土地,这是一片富饒、神奇的土地。
帝师之乡 曲艺之都
黄帝问道广成子,最早见于《庄子·在宥》篇。黄帝四处寻访高人贤士,寻求治理天下之妙方,最后崆峒山广成子处得道。
在通常的理解和学术研究中,广成子向黄帝传授的是养生之道、修仙之道。广成子被奉为隐士或者得道成仙者。其实,广成子修炼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向黄帝传授的是“天道”,黄帝将“天道”转化成为“人道”,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大树在汝州的崆峒山植根发芽了。
黄帝问道广成子的整个过程,是按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流程展开的。黄帝问道广成子,亦包含了“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道家治国思想。
广成子也因于此而被誉为“人皇帝师”。
许由是尧、舜两位圣王的老师。《庄子·天地》中说:“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
皇甫谧《帝王世纪》中说:“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尧、舜皆师事焉。”
关于尧让天下与许由,许由逃避之事。《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都有记载,《庄子》中记载最多最详。庄子在《大宗师》《徐无鬼》《外物》、《让王》等篇中对许由的高尚品德反复赞叹。
据《正德汝州志》记载:“许由庙在西关南,久废基存。明弘治九年(1496)知州彭纲重建。”
许由与广成子的思想境界一脉相承,都是以天下为公,皆是汝州人。故汝州有“帝师之乡”的美誉。
自黄帝之后,天子一直是家族世袭。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无私禅让的帝王只有两位,一个是尧,一个是舜,他们都是受到许由高尚品德的影响。大禹之后,天子之位,又回到了家族世袭制。
一座汝州城,一部千年文化史。汝州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在汝州境内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0多处,城区煤山遗址发现了水井和原始的陶窑,说明汝州的确是陶瓷的故乡。
汝瓷是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独领风骚,雄居宋五大名窑之首。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汝瓷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烧制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传世品极少,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曲剧是河南省本地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有些地区又称“南阳曲子”。汝州是中国曲剧的发源地,198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之河南曲剧条目的释文载:河南曲剧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一九二六年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高台,发展成为曲剧剧种的。”河南曲剧是由高跷曲子发展而成的,而高跷曲子则是清朝光绪初年,洛阳王凤桐先生,把当地以舞蹈为主的高跷,和以茶馆、坐班清唱,配以伴奏乐器,以自唱自乐为主的小演唱融为一体而成的。2009年5月18日,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在曲剧发源地——河南省汝州市开幕。中央电视台7套《乡村大世界》也亲临汝州对这样盛况进行报道。2011年9月6日,第二届中国曲剧艺术节在汝州市隆重开幕,开幕式上,中国剧协授予汝州市“曲剧之乡”称号。
洗耳河畔 人杰地灵
汝州城与西关之间有一条河,名叫洗耳河,涓涓细流,并不引人注目。但在过去,它的流量相当大。特别是山洪暴发的时候,汹涌澎湃,势不可当。城关交通,常常被它切断。卧牛般的大石,被它冲下山来。解放以后,上游修水库,下游建电站,它才被驯服了。再从历史上考察:它又是一条非常古老的河流。上古一些名人轶事与它紧密关联。据《通典》记载:洗耳河源出箕山,在汝州城北五十里(汝州与登封交界处)。许由避尧之让,隐于箕山,洗耳于此,故名。明弘治十八年(1505)汝州知州王雄在河西岸立一座石碑,上刻“许由洗耳处”五个大字。晋代皇甫谧著的《高士传》也有相同的记载:“许由隐于沛泽之中。尧以天下让之,乃退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洗耳于水滨。”后人为他修建庙宇,表示尊崇和纪念。庙在汝州西关,不知始建于何时。据《正德汝州志》记载:“许由庙在西关南,久废基存,明弘治九年(1496)知州彭纲重建”。庙内保存有一石碑,唐人杨植撰文。据此,建庙时间,可以推断到唐代以前。
许由庙旁边,还有一处古迹——巢父井。《正德汝州志》把它列为“汝州古迹”之一。并有一段文字记述:巢父井在汝州西关街南。其旁有许由庙,相传井有八角,上有柏树三株,凌霄花缠绕其上,故谚云:汝州城西八角井,一柏一树凌霄花。井久湮塞,为居民所侵。弘治十六年(1503),夏天雨后涨水,洗耳河边冲出一石,刻宋绍圣四年赤城罗适题巢父井亭诗:
泊然巢一枝,常静不待息。
天地存遗井,聊以见清德。
窥者见尔心,饮者养尔力。
何为病夏畦,俯仰无惭色。
巢父与许由是同一时代的人,避世隐居,躬耕而食。正当许由洗耳时,巢父牵牛饮水。问明原因,深恐洗过耳朵的水污染牛口,就将牛牵往上游饮水。他就是这样洁身自爱,不涉名利。终生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明弘治十七年(1504)汝州知州王雄以为巢父井和许由庙两项古迹同在一处,巢许二人均系上古隐士,在《高士传》中,均在七十二名高士之列,应该并于一座庙内,共受香烟。于是在许由庙内加上一个巢父的牌位,并把庙名改为巢许庙,还亲笔题写匾额。
汝州城里有一条建于明清时期的中大街,整条街道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浸透着古老汝州历史的厚重和演变的沧桑。作家李准在汝州生活了很长时间。李准谑称中大街是汝州城里的“王府井”。因为在这条古老的大街旁,不仅有巢父井、文庙、二程祠、城隍廟等等历史遗存,更有古朴的民风和俯拾皆是的美丽传说。
在如今的汝州市,有五个人工湖,都以汝州市历史上五位名人的名字命名。
古村古落 历史悠久
汝州城东南,约15里的汝河南岸,有个村子叫虎摇头,今为虎头村。
传说,西汉末年,王莽撵刘秀,到现在虎头村的地方时,看到村口卧着一只猛虎。因慑于虎威,王莽不敢前行,又怕别人耻笑,而不敢后退,只好故作镇静地对老虎说:“如果刘秀经过这里,你就点点头;如果没有,你就摇摇头。”结果,猛虎摇了摇头,王莽趁机借此后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刘秀进行的是正义之举,就连猛虎也帮助他,这给了刘秀以喘息休整的机会,也为他在州西连战连胜,奠定了基础。汝州的老百姓为了纪念此事,就给该村起名叫“虎摇头”,后来被人们简称为“虎头”。
虎头村的人文历史,根据碑文、史志,最早可查是在明朝。相传,明末李自成起义路过虎头后,只剩刘没鼻子、崔无耳和张一刀三家人。清朝开始,大量移居,恢复生产,土地肥沃,得益于聚民渠灌溉,富贾一方。
纸坊自然村(街),位于汝州城东25里。明初,山西韩氏一支迁居汝州,嘉靖年间,有韩香者居住于此并创办造纸作坊,始有“纸坊”之名于今。
据现存于纸坊街韩家祠堂内的《明故始祖韩公讳香之墓》碑记载:“(韩香),字馥堂,号声远。生于明嘉靖年间。先系籍南阳,后居山西洪洞,明始迁至汝郡东和丰乡古姬家村,发迹地建置韩家楼。公生五男二女,躬耕传家造纸为业,福泽一方,传授造纸技艺……”
按墓碑,“和丰乡古姬家村”,乃今之纸坊镇韩楼村也。“韩楼”是“韩家楼”的简称。韩楼是汝东韩氏的最早迁居地,亦即“发迹地”。“韩家楼”是韩香祖上所建的家楼,气派豪华,远近有名,因以为村名。明中叶,目光远大且聪明的韩香移居于此创办造纸作坊。在韩香的带动下,乡邻竞相效仿,形成了一个繁昌茂盛的商业街市集镇,自此“纸坊”之名鹊起远播。纸坊村由韩香创办“纸坊”而崛起,从而有“纸坊街”“纸坊店”“纸坊镇”等称呼,但“纸坊”之冠,五百多年来不曾变。
纸坊村(街)是汝州市现时保存较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其人文价值、历史价值重大,不可多得。
临汝镇作为宛洛、汝洛古道边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村落,有关其最早的人居时间今已不可考,但其“临汝”一名,则起源于唐朝的临汝县,即今汝阳县的前身。彼时“临汝县”,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汝州本州之“临汝县”概念不同。
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朝廷析陆浑县(今嵩县)西部设置临汝县(这是伊阳即今汝阳设县之始),治地于紫逻口下今汝阳县小店镇,属汝州管辖。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刺史陆长源又割汝州本州西部两乡地入临汝县,并移县治于临汝镇,这是临汝镇为县治所在地之始,见诸史书。《旧唐书·地理志》“汝州临汝县”载:“先天元年置。贞元八年,以梁县西界二乡益之,兼移于石壕驿。”又,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八“汝州”载:“废临汝县,在州西六十里,本州梁县地。唐先天元年十二月割置,于今县西南二十里紫逻川置,以邑城南临汝水兼郡名为邑之称。至贞元八年,刺史陆长源以旧县荒残,因移于东北李城驿之侧,近当大路。周显德三年,废人梁县,其地为镇”。
临汝镇占据汝洛要道之冲,前临崆峒(山)、汝水,后靠白云(山)诸峰,人物丛生,区位显赫,环境幽静。探古访幽,可登岘山、拜广成、问庙院(临汝镇北妙水寺为汉明帝时所创建),踏勘邓禹关(临汝镇北邓禹村传即汉光武所置邓禹关);赏四时美景,有崆峒烟雨、岘山叠翠、汝水横舟、妙水春耕诸画卷。民国总理赵秉钧故居宛在,阎曰智、阎曰仁等若过眼云烟;时空穿回,汝海彼岸,千古李白,正吟唱《离彭婆值雨投临汝》诗篇。
往古不可追,弄潮正当时。如今的临汝镇,镇容镇貌汤铭日新,各项事业如日在晨。歌曰:适逢盛世主义真,风帆高扯建功勋。明珠光芒千古在,风流由来不让人。
像这样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村落,汝州还有很多,这些古村落的文明共同构成了中原文明和中华文明。黄帝问道、尧帝访贤、许由洗耳、巢父牵牛,夏朝的王畿之地,赫人聚、阳人聚、惮狐聚和小屯一带的霍阳聚互应,构成古汝州灿烂的文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