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择乎中庸 弗失之矣

2017-06-06高波

前线 2017年5期
关键词:天道曾子中庸

高波

“中庸”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多少带点保守、平庸的意思,与其本义相去甚远。“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真正掌握了中庸之道,“善读者玩索而有德焉,则终身受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著。子思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在儒家学说传承中承上启下,自成一派。后世有“思孟学派”的说法,认为子思受教于曾子,再传于孟子。这一派继承了孔子思想的真谛,也即所谓“道统”。这种观点在唐宋两代之后影响很大,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注解《四书》,《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中庸》、《论语》、《孟子》并举,就反映了 “道统”的观念。自宋代之后,《中庸》的地位大大提升,不仅单独成书,并且成为与《五经》并列的儒家经典,明朝之后更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对无数读书人的思维方式和人格特征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庸》一书主要讨论“天道”与“人道”的问题。《中庸》讲到,“天道”与“人道”一气贯通,自然运行的规律与人处世的方法并无二致,这种方法就是“中”,或者叫“中道”,而所谓“中庸”就是“中道”之所用也。那么如何做到“中道”?孔子说“过犹不及”,君子行事要有一定的“度”,做不到和做得过分都是偏离了中道;凡事总有“过”与“不及”两端,只有“执两用中”才能做到合度、合宜。这样的中道,看起来不算高明,但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接近真理,而且真正实行起来绝非易事。中道之难,难在持久。人处世间,总要面对各种新形势、新问题,君子既要恪守中道,又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谨慎地选择中道,此即所谓“时中”。道不远人,即便圣贤也未必能做到“时中”。

中道是君子修身之本,同时也是维护伦常、治理天下的根本。人总是处在一定的伦理和政治关系之中的,社会关系也是对人本质的规定,因而《中庸》强调,奉行中道就必然从自己的社会关系出发,不论身为父母或子女、君主或臣民,都应各安其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尸位素餐也不越俎代庖,只有如此整个社会才會中正平和。但中道是从自身出发推及外在的,是自律而非他律,所以《中庸》特别重视一个“诚”字,只有真诚地面对内心,保持自己的天性不被遮蔽,才能真诚地面对他人和社会。人性和天道本为一体,人的天性得以发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自然就会和谐。

有人说《中庸》的核心在于“致中和”三个字,“中”是途径,“和”是目的。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是贯穿古今社会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历了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也面对着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生态保护等各领域的一系列新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我们必须要靠人的知识和智慧。今人的知识早已远超古人,但古人的智慧未必失去了价值。“中庸之道”是千百年来先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追求天人和谐的经验总结,其中道理质朴却意义久远,值得我们回顾与深思。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 / 金蕾蕾

猜你喜欢

天道曾子中庸
早春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天道
得心应手
哪吒失手
曾子杀猪
漫画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曾子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