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7-06-06余伟
余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河南南阳 473000)
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余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河南南阳 473000)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3例肋骨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200 mA组、低剂量30 mA组和低剂量50 mA组,每组31例。三组均在管电压(120 kV)、层厚(1 mm)等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以常规剂量(200 mAs),低剂量(30 mAs)、(50 mA)实行扫描,比较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及扫描时辐射剂量值。结果:三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长度剂量乘积(DLP)、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均低于常规剂量200 mA组,且30 mA组低于50 mA组(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可有效保证图像质量,降低辐射质量。
肋骨骨折;256排螺旋CT;低剂量;图像质量
肋骨骨折为胸部外伤常见合并症之一。多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有助于清晰显示肋骨骨折部位及对位、对线情况,降低肋骨骨折漏诊率,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常规CT检查辐射剂量较高,且乳腺、甲状腺、眼晶状体等均属X射线较敏感器官,因此运用该方法检查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1]。如何降低CT检查时的辐射损害成为临床研究热点课题。本研究选择93例肋骨骨折患者,分组对比,旨在观察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93例肋骨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200 mA组、低剂量30 mA组和低剂量50 mA组,每组31例。常规剂量200 mA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4.85±8.73)岁。低剂量30 mA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5.28±8.36)岁。低剂量50 mA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4.17±8.15)岁。对比各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三组均在管电压(120 kV)、层厚(1 mm)等参数保持不变情况下,分别以常规剂量(200 mAs),低剂量(30 mAs)、50 mA组实行扫描。具体为:均采用256排螺旋CT机(荷兰Philips Heahheare,Brilliance iCT),扫描范围由胸廓入口上缘到第12肋骨下缘;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层厚1 mm,层间1 mm,螺距1.1 mm,在此参数基础上30 mA组、50 mA组、200 mA组的管电流值分别设定为30 mA、50 mA、200 mA;将获得的横断面影像传送至工作站,采取CT多平面重组与容积再现后重组,由三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应用双盲法对横断面和后重组图像质量实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1)比较各组扫描时长度剂量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等辐射剂量值;(2)比较三组图像质量评分,为1~4分,1分表示骨皮质大部分完整,影像噪声大,重组影像存在严重伪影,无法满足诊断需要;2分为骨皮质清晰度尚可,影像噪声较大,但对肋骨观察无明显影响,重组影像有少许伪影,较符合诊断需求;3分表示骨皮质清晰,影像噪声较小,重组影像不存在伪影,基本符合诊断要求;4分为骨皮质锐利,且影像噪声小,重组影像不存在伪影,可良好满足诊断要求[2]。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图像质量评分200 mA组、30 mA组、50 mA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图像质量评分(分,±s)
表1 3组图像质量评分(分,±s)
2.2 三组辐射剂量值低剂量组长度剂量乘积(DLP)、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均低于常规剂量200 mA组,且30 mA组低于50 m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辐射剂量值(±s)
表2 三组辐射剂量值(±s)
注:与200mA组相比,*P<0.05;与50mA组相比,#P<0.05。
3 讨论
CT检查为肋骨骨折诊断中常用影像学手段,其扫描速度较快,可获得三维立体图像,准确显示骨折类型及移位方向,并能对骨折进行立体观察,有助于识别微小骨密度异常变化,可减少误诊、漏诊情况发生,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但常规CT检查时辐射剂量较大,同时X射线会通过对放射线较敏感的甲状腺、眼晶状体,风险较大。如何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情况下降低CT检查辐射剂量受到临床广泛关注。
随CT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后处理技术不断改进,CT图像处理能力大幅度增强,为应用低剂量CT检查提供了条件。有关研究[3]报道,影响CT辐射剂量的主要因素包括:X线管电压、管电流、螺距、曝光时间等。CT检查辐射剂量同螺距具有显著负相关,图像噪声不变前提下,在单层螺旋CT上能通过适当增加螺距进而降低辐射剂量,但于多层螺旋CT上上调螺距会导致电流与噪声增加,同时可造成Z轴空间分辨率下降;X线剂量和管电压之间呈正相关,下调管电压能使CT辐射剂量降低,但其亦会造成噪声增加;而通过下调管电流为降低CT辐射剂量最有效方式,其虽使图像噪声一定增加,但主要影响图像低对比分辨率,导致肝脏、脑等低对比组织细节显示困难,而对肋骨、软组织等高对比组织分辨率无明显影响[4]。
本研究结果显示,各低剂量组DLP、CTDIvol均低于200 mA组,其中30 mA组又低于50 mA组(P<0.05),有力佐证应用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可明显降低辐射质量。而各低剂量组图像质量评分与200 mA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应用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可有效保证图像质量。综上所述,在肋骨骨折诊断中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辐射质量。
[1]李凤琪,沈健,祝跃明.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未骨化肋软骨和肋骨损伤的诊断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2):256-258
[2]孙涛,张廉良,韩善清.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9):60-62
[3]陈根.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J].临床研究,2016,24 (11):216-217
[4]张鹏,都基权,孙百胜,等.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肋骨骨折检查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4):666-668
R445.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2.064
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