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7-06-06王艳艳沈德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2期
关键词:脑部脑病机体

王艳艳 沈德新

(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儿科 河南郑州 4500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王艳艳 沈德新

(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儿科 河南郑州 45000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对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和治疗体会进行归纳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所有患儿均采取了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治疗后,患儿的NBNA指数改善明显,与治疗前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表现有意识障碍、肌张力变化和原始反射异常等,具体治疗时,可依据实际诱因并结合CT检查方式确诊,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和新生儿生存率。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临床疗效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脑病,主要是由于围产期窒息或子宫内受迫等因素导致,患儿会出现脑部缺血、缺氧或血流下降等症状,该病有较高的临床致死率,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控制,否则会导致患儿昏迷甚至死亡[1]。近年来,虽然现代医疗水平明显提高,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发病率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且部分患儿在治疗后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为深入了解该病的临床治疗方式,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参考,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地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和治疗体会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对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和治疗体会进行归纳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所选50例患儿中,男27例,女23例,均足月,临床症状及MRI检查符合临床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嗜睡、惊厥、兴奋过度、反应迟钝、肌张力改变和意识障碍等。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出生体重≥2 500 g,胎龄≥37周,出生时间未超过72 h,均经家长同意参与该研究。排除标准:患有染色体异常、食道闭锁、脑发育不全等有严重先天畸形的患儿;大量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严重产伤患儿等。

1.3 治疗方法

1.3.1 缺氧治疗行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脑部缺氧的状况,对于轻度脑损伤患儿以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1 L/min;中度损伤患儿则需以面罩给氧,氧流量为2~3 L/min[2]。

1.3.2 维持能量与血容量对患儿的内液量需严密控制,3 d内保持在60~80 ml/(kg·d),输液速度则控制为3~4 ml/(kg·h),该状态为血容量维持的最佳状态。就机体构造而言,人体脑部并不存在糖原,这就使得葡萄糖成为主要的机体代谢来源,当患儿出现窒息缺氧后,机体脑血量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阻碍正常代谢发生,加深脑部受损程度,因此,治疗时需及时给患儿补充葡萄糖,用量为10~12 g/(kg·d)。

1.3.3 脑水肿、颅内高压治疗当患儿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症状时,机体组织不断受到酸中毒和缺氧的影响,使得二氧化碳难以有效地缓冲磷酸氢钠,加重了患儿脑损伤和脑部水肿的状况,颅内压会明显升高,拉低脑部灌注,影响脑部血流,加重患儿病情。此时,可采用甘露醇静注,剂量为0.25~0.5 mg/kg,服用间隔期为6 h,根据患儿情况可适当增用地塞米松和速尿,静注,地塞米松的剂量为0.5 mg/kg,速尿的剂量控制在0.5~1 mg/kg,连续治疗3次。另外,颅内出血患儿需减少相关活动,严禁饮食,抬高头肩部,并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3]。

1.3.4 惊厥治疗当患儿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时,机体血钙会明显降低,同时还会因脑水肿而导致颅内压升高,诱发惊厥,加大机体能量损耗,使脑组织受损程度加大。此时,可静注苯巴比妥,剂量为10~20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30 mg/kg,治疗12 h后可将剂量调整为5mg/kg,临用前加灭菌生理盐水1~2ml溶解配成10%溶液,分2次静注,共3~5 d,根据患儿的状况可适当增加安定。

1.4 观察指标(1)对比总有效率;(2)对比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按照双盲法采用鲍秀兰新生儿行为神经20项评分法评定。

1.5 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包括抽搐停止及意识恢复,原始反射、肌张力恢复;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无效:上述症状改变不明显甚至加重。

1.6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分析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予以对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0%。见表1。

表150 例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例(%)]

2.2 治疗前后患儿的NBNA指数比较患儿的NBNA指数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患儿的NBNA指数比较(分,±s)

表2 治疗前后患儿的NBNA指数比较(分,±s)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因新生儿窒息所引发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致死率[4]。该病发病机制复杂,当机体神经元处于缺氧缺血状态时会引发迟发性受损,导致脑部组织功能出现运行障碍,影响正常脑组织能量的合成。该病的治疗以降低机体脑细胞死亡、改善脑组织缺氧等为主,所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时,需采取及时有效且针对性强的措施,以应对不同状态下的不同症状,提高临床疗效[5]。本研究中根患儿的不同症状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措施,如缺氧、脑水肿、颅内压及惊厥等的治疗措施都不一样,经有效对症治疗后,所选50例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患儿的NBNA指数改善明显,与治疗前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表现有意识障碍、肌张力变化和原始反射异常等,具体治疗时可依据实际诱因并结合CT检查方式确诊,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和新生儿生存率。

[1]蒿书梅,田诺.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8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110-111

[2]芦菲,董力杰,李梅,等.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1):138-139

[3]温博贤,何杏勤,林凤莲.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看60例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9):15-16

[4]李思杰.妊高症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相关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8):169

[5]杨锦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16):36-38

R722.1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2.051

2017-01-16)

猜你喜欢

脑部脑病机体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