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

2017-06-06莫世盼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2期
关键词: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安全性

莫世盼

【摘要】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实施阴道分娩的效果。方法 80例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 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研究组孕产妇实施阴道分娩, 对照组孕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 比较两组分娩情况。结果 两组孕产妇均安全分娩, 研究组产时出血量为(89.5±16.3)ml,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97.6±22.5)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3.4±1.2)d, 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3±1.4)d(P<0.05);且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0.3)分, 对照组为(7.8±1.2)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 在明确适应证的前提下, 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实施阴道分娩, 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 降低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阴道分娩;瘢痕子宫;再妊娠;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2.09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effect by vaginal delivery in further pregnancy of scarred uterus. Methods A total of 80 pregnant women with further pregnancy of scarred uteru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delivery methods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vaginal deliver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esarean section. Delivery condi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oth groups had safe delivery.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less intrapartum bleeding volume as (89.5±16.3) ml than (197.6±22.5) ml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much shorter hospital stay time as (3.4±1.2) d than (5.3±1.4) d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neonatal Apgar score as (9.4±0.3) points, which was (7.8±1.2)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5.00% than 22.5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On the condition of clarified indications, implement of vaginal delivery in further pregnancy of scarred uteru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bleeding volume an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Vaginal delivery; Scarred uterus; Further pregnancy; Safety

隨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剖宫产指征逐步放宽, 剖宫产率逐年上升, 从而使得瘢痕子宫再妊娠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对于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 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1]。为了解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本文对其进行如下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中选择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所有孕产妇均有一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史, 均不存在严重心、肝、肾以及免疫系统等疾病, 均无麻醉禁忌证和妊娠并发症, 且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将孕产妇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40例。研究组孕产妇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26.8±4.1)岁;孕周38~41周, 平均孕周(39.2±0.9)周。对照组年龄22~40岁, 平均年龄(27.1±4.3)岁;孕周37~40周, 平均孕周(39.3±0.8)周。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孕产妇入院后均进行血压、体温、心电图、肝肾功能、胎儿心电监测以及彩超等检查, 并检查产妇的宫高、腹围、宫颈成熟度、子宫瘢痕厚度及宫缩等情况。对于符合再次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对照组孕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 对研究组实施阴道试产, 严密观察其胎心、宫缩以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根据其产程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按摩, 缓解产妇的疼痛和压力。若产妇存在宫缩乏力, 可通过静脉滴注缩宫素进行引产, 适当采用产钳、会阴侧切以及胎头吸引等方式助产[2], 分娩完成后严密观察母婴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防止并发症发生[3]。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孕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 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统计两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尿潴留、切口感染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 4 統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孕产妇分娩情况比较 两组孕产妇均安全分娩, 研究组产时出血量为(89.5±16.3)ml,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97.6±22.5)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3.4±1.2)d, 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3±1.4)d(P<0.05);且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0.3)分, 对照组为(7.8±

1.2)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中1例发生切口感染, 1例发生产后出血, 无新生儿窒息和尿潴留情况发生, 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孕产妇中切口感染、新生儿窒息和尿潴留各2例, 产后出血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2.50%,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瘢痕子宫由于子宫肌瘤剔除、子宫畸形矫正或剖宫产后产生瘢痕的子宫, 剖宫产手术是形成瘢痕子宫的主要原因[4],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及产妇分娩观念的转变, 剖宫产手术成为产妇分娩的主流方式, 使得剖宫产率明显提高, 极大地增加了瘢痕子宫的形成, 导致再次妊娠分娩难度增大。就目前来看, 对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 临床存在较大分歧, 分娩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及产后恢复。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 选择剖宫产方式分娩时, 上次剖宫产所导致的腹腔粘连会给剖宫产操作造成阻碍, 从而只能选择非下段子宫部位实施子宫切开, 造成出血量增加, 甚至还会给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5]。另外, 剖宫产手术时若产妇的胎盘附于瘢痕处, 很容易出现胎盘粘连和植入等情况, 若强行实施剖宫产手术还会导致大出血[6-10]。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实施阴道分娩, 很容易出现子宫破裂等并发症, 会增加分娩风险。因此, 对于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 仍存在较大争议[11-15]。阴道分娩是目前临床主要推崇的分娩方式, 对于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阴道分娩[16, 17]。有研究报道[18], 对于符合阴道试产的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 加强监测护理, 经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本研究中, 通过将80例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经阴道试产, 对照组实施剖宫产, 研究结果发现, 研究组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研究组的产后并发症明显较低(P<0.05), 说明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运用阴道分娩方式, 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其产后并发症发生。

由于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风险, 所以临床在对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实施阴道分娩时, 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加强对产妇的产时监护工作, 并适当运用助产技术缩短产程, 降低分娩风险。若产妇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心异常、产程延长、恶心呕吐以及羊水粪染等情况, 应及时中转手术终止妊娠, 确保母婴安全。

总之, 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在符合阴道试产的条件下, 经阴道分娩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蒋美琴, 陈霞, 凌静.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结局及可行性分析.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6, 31(5):700-703.

[2] 钱慧.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对比研究. 河北医学, 2013, 19(6):823-826.

[3] 陈聃.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临床分析. 世界临床医学, 2015, 9(12):11.

[4] 赵冬红.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372例临床分析.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2(6):13-14.

[5] 王锋. 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医药前沿, 2016, 6(34):169-170.

[6] 李丽娟, 徐秀英, 张丽珊. 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程监测与护理效果观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18):76-77.

[7] 杨若雅. 疤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要点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18):111-112.

[8] 余敏, 涂江莲.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8):74-77.

[9] 顾红红, 袁娇桂.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经阴道分娩安全性的临床分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3):45-46.

[10] 罗洁燕.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经阴道分娩安全性的临床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 2014, 21(4):1585-1586.

[11] 何涓.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23):2568-2570.

[12] 陈璇.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月刊, 2013, 11(1):47.

[13] 金璇.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医药, 2015(8):270-271.

[14] 谢文燕, 付秀虹, 崔利娜, 等.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25例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16):46-48.

[15] 邱春女, 雷巧茹.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分析. 河南医学研究, 2016, 25(8):1437-1438.

[16] 杨爱婷.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6(12):101-103.

[17] 马永萍. 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45例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29):48-50.

[18] 郭燕. 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183例分析.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6, 30(3):209-211.

[收稿日期:2017-01-18]

猜你喜欢

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探讨镇痛分娩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有无影响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的切口位置选择手术观察
安全护理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实施效果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产程观察及护理
全氢罩式炉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