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7-06-06冯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临床疗效

冯云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20例使用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 随机分为A组、B组、C组, 每组40例。A组为水处理前分档, B组为炮制前分档, C组为水处理前分档联合炮制前分档。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显效17例, 有效13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75.0%;B组显效16例, 有效13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72.5%;C组显效22例, 有效16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0%。A组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A组、B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的水处理前分档联合炮制前分档可有效提高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药饮片;中药炮制;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2.073

中药饮片是我国中医的一大特色, 也是制备中成药与中药汤剂的基础, 饮片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效果[1]。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较多, 加工炮制工艺是一大重要影响因素。受科学技术水平、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中药炮制缺乏合理的饮片质量标准与炮制工艺, 传统炮制工艺、用药理论等均属于经验用药, 故而有必要对炮制机制、炮制工艺等进行进一步研究, 以全面提升中药饮片药用效果及药材利用率[2]。为探究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影响, 本文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使用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20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均知情, 且签订同意书。②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疾病及不配合者。②药物过敏者。其中, 男69例, 女51例, 年龄22~72岁, 平均年龄(44.2±9.3)岁。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 每组40例。

1. 2 方法

1. 2. 1 A组 水处理前分档, 合理分档中藥级别, 严格按照“少泡多润”原则, 结合季节以及药量进行调整, 并通过穿刺法、手捏法、指掐法挑选, 将不合格的饮片去除, 对合格饮片进行炮制[3]。将获得的饮片用水浸泡30 min, 武火煎煮、文火加热, 过滤药液并保存。重复上述操作2次, 使用文火加热浓缩药液到300 ml, 2次/d饮用, 连服2个月。

1. 2. 2 B组 炮制前分档, 在经过一系列水处理之后, 进行严格的炮制前分档处理, 在具体炮制过程中, 均匀加热中药饮片, 有效保护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将获得的饮片用水浸泡30 min, 武火煎煮、文火加热, 过滤药液并保存。重复上述操作2次, 使用文火加热浓缩药液到300 ml, 2次/d饮用, 连服2个月。

1. 2. 3 C组 水处理前以及炮制前分档联合, 经过A组与B组联合处理方式, 严格筛选, 获得质量合格的饮片。将获得的饮片用水浸泡30 min, 武火煎煮、文火加热, 过滤药液并保存。重复上述操作2次, 使用文火加热浓缩药液到300 ml, 2次/d饮用, 连服2个月。

1. 3 疗效评价标准[4] 显效:患者临床体征、主要症状均消失, 均未出现严重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有效:患者临床体征、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偶尔出现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显效17例, 有效13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75.0%;B组显效16例, 有效13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72.5%;C组显效22例, 有效16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0%。A组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A组、B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药炮制是祖国医学的一大特色与优势, 中药炮制是严格按照祖国传统中医理论, 结合临床应用需求、调剂、药材性质所采取的特殊制药技术[5-9]。凡是经过净制、切制、炮灸等一系列过程处理后的药材均称为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也是生产中成药、中医调剂的重要原料。目前来说, 我国不同地区的饮片炮制方法均不相同, 且缺乏统一、完善的饮片质量标准和炮制工艺。不同方法的特点、作用均不相同, 故而, 其临床疗效也不一致。

中药炮制直接影响药物效果, 若炮制方法合理, 则能充分发挥药物作用, 在净制环节、切制环节以及炮制等环节中, 必须采取高标准、严要求, 尽可能在提高药物效果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 进而提升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价值[5, 10-13]。中药饮片炮制方法较多, 主要包括水处理、加热处理等环节, 在具体炮制过程中, 辅料成分、炮制方法均会对药效产生影响。经过多环节炮制后, 中药饮片成分、药性也会随之发生一定变化。中药饮片炮制能改变或提高药物性味、缓和药物偏性, 与此同时, 还能有效降低或消毒中药不良反应, 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中药含有生物碱、有机酸、微量元素、挥发油等多种成分, 通过炮制过程, 能改变中药饮片的浸出量、溶解度, 溶解或转化部分有效成分[6, 14-16]。所以说, 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 必须掌握炮制时间、炮制方法、原料用量, 全面提升药用效果。切制中药材之前, 必须经过一定的水处理, 从而达到软化药材质地的目的, 洗法、润法、淋法等是较为常用的水处理方式, 在具体处理过程中, 需结合药材大小、质地、温度、气候等合理选择浸润时间, 以闷透为度, 少浸多润。炮制前分档是在经过一系列水处理之后, 进行严格的炮制前分档处理, 这也是提高炮制质量的重要途径。若炮制前不分档, 势必会导致炮制太过、炮制不及、受热不均匀、不合格饮片等问题, 严重影响药片的美观与功效。通过本文研究证实, A组显效17例, 有效13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75.0%;B组显效16例, 有效13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72.5%;C组显效22例, 有效16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0%。A组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A组、B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严格的水处理前分档联合炮制前分档的有效性与重要性。

综上所述, 严格的水处理前分档联合炮制前分档可有效提高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 更好的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杨娟. "中药炮制"对临床用药疗效的影响探讨. 健康必读(旬刊), 2012, 11(12):109-110.

[2] 文远忠. 浅析中药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11):170-171.

[3] 孟陶. 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分析. 海峡药学, 2016, 28(9):176-177.

[4] 扎西翁姆, 王波, 杨晓敏. 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及疗效影响的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8):1113-1114.

[5] 陈付生. 中药炮制對含苷类药物的影响分析.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9):11-12.

[6] 吴向维, 邵艳华, 丁平. 中药炮制后的成分变化及其炮制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指南, 2013(9):82-83.

[7] 王丽芳, 王孝敏.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中药饮片不同炮制方法归类与分析. 中国药房, 2012(19):1821-1824.

[8] 王晓文. 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影响探讨.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 10(8):61.

[9] 王修应. 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后的临床作用分析.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2):147-148.

[10] 杨梅, 罗东. 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及疗效影响的分析. 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24):147-148.

[11] 于天. 不同中药饮片炮制方法的临床作用. 中国卫生产业, 2013(4):177.

[12] 刘崇俊. 不同中药饮片炮制方法的临床作用探讨. 中医临床研究, 2016, 8(9):136-137.

[13] 王学刚. 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及疗效影响的分析. 生物技术世界, 2014(8):141.

[14] 苏英. 中药炮制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分析. 医学信息(旬刊), 2010, 23(8):2974-2975.

[15] 王滑锐. 传统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 首都医药, 2007(4):44-45.

[16] 郑西凤. 谈中药炮制对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 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0(8):2.

[收稿日期:2017-03-30]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临床疗效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差错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选购中药饮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当心!38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使用这些问题中药饮片,当心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