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供给侧改革强农业开发动力

2017-06-06李汀

当代县域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项目区特色产业猕猴桃

李汀

四川省苍溪县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实施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建设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项目为抓手,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开创了农业综合开发新局面。

四结合 四支撑

强化项目规划的科学性

以规划为先导,切实做到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新村建设“四个结合”,通盘考虑、合理布局、一体规划、整体推进。

一是与基础建设有机结合,注重基础支撑。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建设重点,切实做强项目支撑,初步形成了“路相连、渠成网、田成型,户成园、组成带、村成片、镇成规模,大园套小园、示范园带动周边园”的现代农业园区。新增粮食139.7万公斤、猕猴桃170万公斤、油料32.2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5110万元。

二是与产业调整有机结合,注重产业支撑。把农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融合互补,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形成了以红心猕猴桃为主导,苍溪梨、优质粮油、健康养殖、乡村旅游为骨干的“1+4”特色产业。

三是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注重效果支撑。把农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与脱贫攻坚项目规划有效对接,不断补齐脱贫攻坚的短板,项目区涉及1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

四是与新村建设有机结合,注重形象支撑。把农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与新村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户改善居住条件,在项目建成区形成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良俗,发挥了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重点 四转变

强化项目实施的科学性

结合项目区实际,坚持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方式转变、资金整合、项目监管并重,不断强化项目实施的科学性。

一是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由单纯追求产量向提升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根据园区地域特色,科学设置六大功能区,在巩固粮食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发展“1+4”特色产业,实现由单纯开发追求产量向提高产量与质量并重的转变。项目区新建高标准农田0.66万亩;集中连片发展苍溪红心猕猴桃0.34万亩、苍溪雪梨0.2万亩、优质粮油0.98万亩;建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3个,年出栏生猪5万头,出栏肉兔3万只;建成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景点3个。项目区建成后年人均增加收入8500元。

二是突出经营方式转变,实现由单一扶持农业产业向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实行项目集中建设、特色产业集中连片推进的发展方式,发展“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的特色乡村旅游,促进田园变公园、产区变景区。引进加工企业,拓展农业产业价值链,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向农产品加工和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转型升级,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原来的1:0:0变为0.4:0.3:0.3。项目区创建美丽新村6个、休闲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示范景点5个,发展星级“农家乐”25家。

三是突出资金统筹整合,实现由单项投入向集中投入促进可持续发展转变。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的原则,按照“农发搭台、部门唱戏、合力共建”的模式,建立“财政项目+业主投入、农户投入、社会投入、金融支持”相配套的“1+4”项目投入体系,以农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25个类别项目资金1.8亿元,撬动龙头企业、专合社与农户自筹资金4304万元参与项目建设,实现了由单项投入向集中投入,发挥规模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四是突出建管机制完善,实现管理重心由项目实施向实施、监管和服务三者并重转变。成立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设立縣、乡两级园区管理办,多部门联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制定《农发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农发项目实施细则》,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相匹配的督查机制。制定出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乡镇的建管主体责任,确保园区建成充分发挥效益,实现管理重心由项目实施向实施、监管、服务三者并重的转变。

四关键 四短板

强化项目效益的科学性

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举措,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提升农业综合开发试点项目的效益。

一是抓好集中连片开发,补齐特色产业规模小的短板。采取“户办园+集中园、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办法,相继建成青龙、双龙等以猕猴桃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带动建成大金等以猕猴桃为主导的9个园区,极大提升了全县以猕猴桃为主的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

二是抓好利益链条建立,补齐群众权益保障少的短板。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配套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交易平台,推进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资产化、资本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合作社+农户+市场”“大园区+小业主”等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加工和市场销售环节的二次分利,实现户均增收1.4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

三是抓好农业科技推广,补齐产业发展技术弱的短板。在园区内建立红心猕猴桃、优质粮油等农业科研服务队伍,加强对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等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建立信息管理中心3个,安装智能化监控管理平台3个,购置植保飞机2架、拖拉机式旋耕机23台、手推式打药车35台、除草机56台,基本实现耕种机械化;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构建质量可追溯体系。

四是抓好农发优势发挥,补齐项目实施效益低的短板。注重改善园区贫困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标改山坪塘60口、新建道路47.6公里,实现园区贫困村、贫困户基础设施扶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50人、家庭农场15个、专业大户52户、农民合作社17家、龙头企业6家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能人示范引领6个贫困村、476户贫困户脱贫;发展园区贫困村特色产业,建猕猴桃标准园3400亩,实现产值3500万元,户均增收9000元,实现园区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贫。

(苍溪县政府办公室供图)

猜你喜欢

项目区特色产业猕猴桃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河北加快推进细化实化县域特色产业振兴措施
为什么猕猴桃身上长满了毛?
猕猴桃催熟日记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宣威特色种植四两拨千斤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养个猕猴桃做宠物(大双色图,排四面)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