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017-06-06苗磊
苗磊
[摘要]提高教育质量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的核心任务,健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必须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质量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构建一个开放、立体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5-0056-02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于2014年1月制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强调进一步提高对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重要性的认识,将评估作为学位授权审核制度一项重要工作,获得专业学位授权满6年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均须进行合格评估(每6年一轮)。2016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健全授权审核机制,实现常态化授权审核,健全授权点动态调整和强制退出机制。尤其是2016年3月公布的《关于下达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中,有42个专业学位点不合格被撤销。此次评估结果一经公布,针对评估体系是否科学客观等问题也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此背景下,针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而言,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确立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教育部2009年启动了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此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调整优化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各级部门在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以质量为核心,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分类指导、协同发展的原则,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从中可以看出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既是核心又是落脚点。至此,我国正式拉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序幕,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
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政策趋势
1.确立以调整结构,保障质量为工作重心的发展战略
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期,国家从宏观层面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确保在研究生教育调整结构期间,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相关政策如表1。
国家从宏观层面的指导,确立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体系调整优化,努力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建立以学位授予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组织、行业组织和社会机构共同组成的“五位一体”质量保障机制
我国建立非常严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资格和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准入制度,同时政府对具有专业学位授权资格的学科、专业点进行定期评估,初步建立了以评估为抓手的“五位一体”质量保障机制。如表2。
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
体系的理念
1.以适应结构调整为主的质量评价理念
为推动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2010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发展初期,主要是积极响应国家对教育战略调整的政策,围绕规模扩张,适应结构调整为主的质量评价理念。
2.以内涵提升为主的质量评价理念
2010年一次性设置19种硕士专业学位,在专业学位发展的历史上是从没出现过的,随后出现了专业学位教学质量下滑的现象。此后,新增专业学位类别的速度暂时放缓,工作重点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方向发展,我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步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展了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实现以评促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目标。截止2014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比例达43.5%,比2008年剛刚提出发展专业学位时的7%有大幅提高。全面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而提高教育质量,最为重要的是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凝练特色,扩大规模已经不再是工作重点,因此也逐步确立了以内涵提升为主的质量评价理念。
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
1.学位点审批由国家控制
国家审批学位点属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馈控制,有一定的作用,但培养质量是由学位点入门质量、培养单位培养质量、研究生就业质量等组成,培养单位是质量保证的主体,国家审批对保障质量的贡献不宜估计过高。国家审批是建立在对高校不放心、对地方不放心的基础上的,不能说国家审批就能保障质量,不是国家审批就不能保障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同时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制定开展双边和多边学位互认的政策,为培养单位开展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到海外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造有利环境。
2.评价过程的封闭性
现行的针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质量评价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全国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全国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领导下的专家组织,其评价专家主要来自教育领域内部,评价结果主要是以通知的形式在教育媒体上公布。相对而言,相关行业以及社会监督部门比较难介入评价过程,参与的力度不大,进而影响评价的公信力,同时也不利于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
五、建立开放、立体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1.构建“全面参与”的开放性的质量评价主体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处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其生存和发展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等密不可分。因此应建立培养单位自我评价、政府部门评价和社会评价内外结合的三个评价主体共同组成的系统的评价体系。此体系中包含的主体至少包括培养单位、用人单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财政等项目投入部门、国内外行业协会、社会各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同样受市场机制的制约,在此背景下,开放性的质量评价体系应增加社会力量的评价比例,特别是要发挥社会中介结构的作用。同时要建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认证制度,通过专门认证机构根据有关标准的独立评审,对符合教育质量标准的单位予以认证并颁发证书。
2.完善多维度、立体化的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包含条件、过程、成果等指标的多维度、立体化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够全面评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指标体系就是由一系列,彼此独立又有着密切联系,层次分明、简单易测的指标有机组成的系统。培养单位、政府和社会三个评价主体利用自身优势围绕不同的维度,打造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不同时期社会背景的需要,不断对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这样才能保持指标体系的灵活性,能够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估教育质量。此外,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结合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处理好规模指标与效益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如增加以下内容:毕业生就业及发展情况(包括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层次、在岗位上的贡献度);同行贡献和引领作用;培养单位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证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