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农”网络热点舆情监测分析

2017-06-06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三农舆论改革

2016年12月“三农”网络热点舆情监测分析 韦科 李婷婷

【总体情况】

12月网络媒体日均新闻量与11月相比稍有增加。总体看,临近年底,多个重磅文件的印发和重大会议的召开成为媒体关注的重头戏,相关新闻话题在月度新闻排行榜中位居前列,本月出现的两大新闻舆情峰值也与此息息相关。其中,《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等政策文件的发布,引发媒体高度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接连召开,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网络热词,相关新闻多次登上百度头条。29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再次助推舆情热度快速攀升。此外,“三农盘点”也成为本月报道的一大特点,《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纷纷发文,对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予以积极评价。

社交媒体方面,袁隆平研发海水稻的相关消息经人民日报微博、微信报道后,成为关注焦点,支持和敬佩成为主要舆论表达。食品安全成为微博、微信关注热点,“鸭肉变牛肉”“胶水牛排”“口水肉”等问题接连曝光,网民怒斥无良商贩,呼吁加强监管。此外,转基因话题也有较高关注度,“黑龙江明年5月起全面禁止转基因作物”相关信息在微博、微信中有一定的传播度和讨论量。

中央连续释放重农强农信号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热词

本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接连召开,重农强农信号持续强化,引发舆论高度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舆论称为2017年经济工作五大亮点之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被评价为牵住了农业发展的“牛鼻子”;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重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敲定五大任务,被舆论赞为一场从“量”到“质”的深刻变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此成为焦点话题,多次成为百度首页头条新闻。舆论指出,这项改革始上一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此番再度重提,从“着力加强”到“深入推进”,砸实了今后农业农村经济的主线。舆论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多角度深入解读,提出改革有五大主攻方向和发力点:一是调好调顺调优农业结构,二是以绿色供给满足绿色需求,三是“全面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四是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五是促进“六次产业”融合发展。舆论认为,“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是最大亮点,新粮食安全观强调农产品的适度供给,重心从“保量”演化为“提质”,是审时度势的精准决策。“绿色、生态、可持续”被认为是改革提速的关键词,切中了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的要害。“农产品价格改革”被认为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硬仗”。舆论称,玉米价补分离的改革政策,将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化,实现农业生产要素更高效率的配置,将是深层次改革的方向。

舆论对中央持续释放的重农强农信号予以高度评价并满怀期待。媒体说,基层孕育着改革创新的智慧,中央的顶层设计与基层的主动落实、创新创造相结合,改革的成效就越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农业发展改革的道路上,农民能真正得到实惠,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网民说,这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就农村工作亮出的最全“底线”,提出“三个确保”,让农民有饭吃、有钱挣、有太平日子过,我们想要的,不就是这样的“中国梦”吗?

【热点分析】

舆论盘点全年农业结构调整成绩 2016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精彩收官

临近岁末,媒体纷纷盘点全年“三农”工作,对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对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予以积极肯定。《人民日报》指出,2016年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农业发展阶段性阵痛正渐渐化解,大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布阵已成。新华网指出,即将逝去的2016年,“三农”事业亮点频现,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绿色之路,一二三产业融合催生“大农业”,深化农村改革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精彩收官。此外,12月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粮食产量位61623.9万吨,虽然比2015年减少520.1万吨,但仍是一个丰收年。舆论认为,在以玉米为代表的高产作物大面积调减的情况下,我国粮食总产量仍然为历史次高年份,这样的丰收,不仅仅是数量的丰收,也是质量的丰收、效益的丰收、绿色的丰收,具有多重意义。舆论认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减”和“加”是农业部门在供给侧改革元年提交的一份凝结智慧的答卷,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则是农业部门始终如一的历史担当。

12月,多个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的重磅政策也被高度聚焦。针对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媒体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守住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底线,《意见》的出台给农民增收装上了新引擎;针对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以及农业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舆论表示,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相关部门随之出台的两项重量级农业政策措施,绿色补贴制度和PPP双管齐下,将会为2017年的农业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此外,《经济参考报》赴黑皖湘等7省调研,先后发出《高成本扼杀中国粮食竞争力》《种粮大户“没钱赚”总想退租别处干》《涉农扶持政策“够着了也吃不饱”》等系列报道,引发广泛关注。舆论认为,当前迫切需要用改革精神厘清粮食问题的本质,通过顶层设计,确立国家粮食一条主线,增强涉粮各部门各环节服务于主线的系统思维。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全面部署 部分地区土地矛盾突出

12月末,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新年伊始,韩长赋部长、陈晓华副部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对《意见》进行了全面解读。其中强调的“要让广大农民在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两个方面都有获得感”“将用3-5年来完成清产核资和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到户”等成为关注热点。新华网等媒体纷纷援引韩部长的发言称,《意见》是继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重大制度创新后中央部署的又一项管长远、管全局的重大改革。舆论认为,价值数万亿元的集体资产只有做到产权清晰,才可以避免矛盾,更好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复杂性相当大,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十分重要,计划用5年时间而非短时间来完成这项改革,也体现了稳妥性。还有媒体展望,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国农村经济将迸发出新的生机,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新华网发布的《土地管理法将修订农村土地有望與国有土地同等同价入市》也被广泛关注。腾讯网对此转载后,网民跟帖评论达8000余条。大多数网民认为,农村土地更值钱对农民来说是好事,政策的初衷是保障农民权益,执行过程中不能走偏。

12月,多地曝出土地矛盾引发的极端个案。上旬,四川长宁县7旬农妇被施工方推土机碾压身亡,江苏徐州7旬村民被同村村民驾驶推土机碾死,辽宁沈阳发生村民杀死村会计夫妇、刺伤村长后自杀身亡事件;中旬,江西横峰县出现村民因土地问题驾车撞伤村支书、撞死村主任事件;下旬,河北保定发生因宅基地纠纷引发群殴致5人死亡案件。上述事件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网民呼吁高度重视当前农村的土地纠纷和矛盾,并建议村民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偏激酿悲剧。此外,河南郑州还曝出强拆事件,“挖掘机开道铁锤砸门,村民被抬出扔野外”。此事引发20余万网易网民参与跟帖评论。网民认为,强拆的动力多半源自暴利,只有严惩才能让强拆出局。

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迎来政策礼包 舆论称返乡创业蔚然成风

12月1日,陳晓华副部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对《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进行深度解读,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有媒体表示,这是对农民工返乡最大的支持,也是让更多的人到农村创业的良策。只要把政策落实好、实施好,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还会上升,建设美丽乡村将在全国遍地开花结果。

各地返乡创业新气象被广泛关注。“返乡创业在农村蔚然成风”“农村创客演绎别样精彩”等字句频现媒体报道标题。《经济日报》指出,今年以来,农业部通过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农民创业创新行动计划、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推进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民创业格局,农村创新创业开启崭新局面。《人民日报》指出,当前进城务工农民回农村创业就业的性价比不断提高,“城归”族是怀着梦想在乡村创业初起风口的弄潮儿,所发挥的牵引作用不可小觑,要引导和提升好这股力量,中国乡村经济社会的明天充满希望。

此外,本月农民工讨薪问题同比明显减少。新华网等媒体广泛报道了人社部召开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视频会。人民网汇总多地情况称,各地打响拖欠工资阻击战,确保农民工“带薪”回家过年。湖北法院网络直播为农民工讨薪执行案,舆论纷纷点赞,认为此举表明了政府的决心和担当,彰显了民本情怀。

农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 多起食品安全事件被查处

年末,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形势受到舆论关注。新华网、中国经济网等媒体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5%”等为题,对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名单公布,各地媒体予以积极报道。舆论称,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岁末交上的一份满意答卷,希望上榜地方能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媒体还报道了农业部对“两节”期间生猪屠宰监管工作的部署,称“农业部出大招了,坚决曝光屠宰病死猪”。此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2016版正式颁布实施,对此舆论称,新国标筑牢安全墙、加码执行力,是一剂治理农药滥用的良方。

12月,多起食品安全事件被查处。月初,央视曝光珠海个别批发市场私宰活羊、注水销售。对此,农业部及当地有关部门迅速查处,舆情快速平息。下旬,深圳新闻网报道“深圳警方查获2.6万斤私宰猪肉,部分检出瘦肉精”,湖南经视曝光“湘潭生猪调运站给待宰生猪灌泥浆增重”,“对无良商贩施以重典”成为舆论主调。针对水产品非法添加问题,网易发文《餐桌上你最爱的那道菜,养殖户自己却吃不下去》,近10万网民参与跟帖评论,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中存在的“易粪相食”“与邻为壑”现象值得深度反思。此外,“佛山市南海区一中学食堂5月曾检测出大米镉超标”的消息引起媒体注意。《广州日报》指出,此事虽为个案,但也敲响了校园食品安全的警钟。此外,湖南、上海等地曝出鸭肉冒充牛肉,“胶水”牛排等问题也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热点话题。

2016年减贫千万目标实现 舆论称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12月,脱贫攻坚成为热点话题。20日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指出,全年减少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获得舆论广泛肯定。《经济日报》指出,“1000万”这个数字,在扶贫人眼里是克难攻坚的付出,在脱贫人眼里是摆脱贫困的喜悦,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扶贫等成为撬动“穷根”的得力杠杆。新华网以“这是向绝对贫困发起攻坚决战的开局之年,这是以超常规力度苦干实干的奋斗之年”开篇,全面总结了一年来各地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舆论指出,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开局良好,凸显党和政府有诺必践的行动力,令人振奋,更给人信心。

脱贫攻坚相关的顶层部署受到聚焦。《“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被媒体大量报道和解读。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贪腐、形式主义等问题被关注。最高检通报,今年共查办扶贫职务犯罪1623人,“最后一公里”发案突出。《人民日报》称,一些地方的工作报表过多过滥,有扶贫干部“一天填了48份”。舆论表示,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未来扶贫形势依然严峻,但决战脱贫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齐力同心,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砥砺奋进。工业污染包围农村舆论呼吁关注农村环境治理

12月,农村工业污染问题被媒体集中报道,非法排污致使农作物减产绝收、村民健康受损等引发网民热议。央视报道了重庆涪陵、山西吕梁、云南昆明等地因化工污染出现的庄稼枯竭、家畜熏死、村民吃水困难、酸雨频现等现象,并直指“利税大户是污染大户”“处罚过轻无关痛痒”“政府部门互踢皮球”等问题。网易、新浪等网站予以转载,共计30余万网民跟帖评论;网易关注了被钢厂和焦化企业三面包围的河北迁安松汀村,称其为“北京雾霾源头”,指出无法逃离的孤寡老人在毒气中等死,引发近10万网民跟帖评论。针对上述污染问题,网民纷纷表示“胆寒”,认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遗患无穷,呼吁当地政府部门警醒,严惩有关企业和责任人。此外,山东近万亩水稻疑因水污染枯死,11户状告省政府。网民支持农民通过法律讨回公道,表示将持续关注该起“民告官”案,并希望有关部门从中能有所感悟,不断完善环境治理的常态化机制。

本月,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农业资源环境与能源生态工作会等相继召开,媒体以“汪洋: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好家园”“农业部:坚决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为题予以积极报道。舆论表示,农村环境问题,不仅需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还要强有力的措施保障执行,要把农村环境治理提上时间表。

猜你喜欢

三农舆论改革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改革之路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