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特征,写活动物

2017-06-06赵彤郭双宏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6年41期
关键词:习性蚂蚱蝈蝈

赵彤++郭双宏

【病文入院】

蝈 蝈

昨天中午,我在家门口抓了一只蝈蝈,把它放在了笼子里。(开头像记流水账,语义表达不清楚。)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事情的发展缺乏必要的过渡语,对为什么要观察蝈蝈没有进行交代,“观察”什么指代不明)它的身体是绿色的,有六足,腹部大,翅膀却短。(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详细地来介绍自己观察所得,突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蝈蝈喜欢往高外爬,(“外”应该改为“处”)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扇子上面逗它玩的话,那它不久就会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它还会跳跃,跳得也很高。(对蝈蝈喜欢爬可以从它的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描写,以增强事件的真实性和习作的生动性。)

蝈蝈唱歌是靠翅膀摩擦发出声音的,而不是用嘴巴,它是天生的歌唱家。(唱歌的情景是本文的一个看点,但是显然这里写得太过简单。)

蝈蝈不仅爱吃蔬菜和草,还爱吃一些小昆虫。我在蝈蝈的笼子里放了一只蚂蚱,过了一会儿我想把蚂蚱拿出来玩,可是一看,蚂蚱没有了,难道是它从里面钻出来了吗?(蝈蝈吃蚂蚱的情景是本文的又一个看点,但是显然写得不具体)为了弄清蚂蚱是如何消失的,我又抓了一只蚂蚱放在里面。这一次我看清楚了,蚂蚱是被蝈蝈吃掉了。(既然观察了两次,而且第一次不知道蚂蚱哪里去了,那这一定会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如果不进行细致的描写如何能打动人呢?)因为以前我只知道蝈蝈爱吃蔬菜和草,却不知道它竟爱吃昆虫。(可以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更多地把自己融入到情境中去。)

我喜蝈蝈,因为他给我带来了快乐。(结尾索然无味,应该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发表一下自己喜欢蝈蝈的原因,以及蝈蝈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快乐?“喜”改为“喜欢”,“他”改为“它”。)

【名师处方】

读完这篇习作,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小作者的选材还是挺好的,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对蝈蝈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进行介绍,写得很有条理,这一点难能可贵。但是习作也存在不少问题,归纳为三点:

1.蝈蝈的外形特征不够明显。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写的是小动物的静态,再将颜色、长相、个头都如实地写出来。其次,要抓住小动物(包括昆虫)的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第三,要按顺序来写。一般来说,我们经常采用的顺序就是先整体,再局部,最后整体。简略地写整体,详细地写局部,还可以采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特别要注意“如”“像”“犹如”“仿佛”等比喻词的使用。

2.描写缺乏生动性。整篇习作平铺直叙,没有考虑到习作的详略,缺乏具体的细节描写。描写任何一种小动物,都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无论是写外形,还是写生活习性,都不能几笔带过,概括叙述。我们应该做到细心观察它们的外形、动作和生活习性。特别是在描写小动物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小动物活动的情景,给人以“如在眼前”的感觉。这篇习作对蝈蝈吃蚂蚱的过程写得太简略,读后难免给人以空洞之感,无法留下深刻印象。

3.从语言的表达上来说,小作者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待加强。作文是用我的手来写我的心,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才能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喜爱之情。

【病文出院】

蝈 蝈

甘肃华亭县东华小学四·8班 刘雅琪

我非常喜欢蝈蝈,总想着能近距离地欣赏一番。昨天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遇见了一只蝈蝈。于是,我和小伙伴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捉住了它。我开心地跑回家,把它关在了早已为它准备好的笼子里。

吃罢午饭,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蝈蝈跟前。你看,它浑身绿油油的,像刚被绿漆涂过似的,它的身体只有一个火柴盒那么大,头顶有两根长长的触角,头上有两只黄色的小眼睛,仿佛小米粒似的,嘴巴稍微有点大。它的肚子上都是条纹,还一鼓一鼓的,好玩极了。我想,它应该是在呼吸吧。蝈蝈的背上还长着两只大大的翅膀,翅膀上布满纹路,有点像蜻蜓的翅膀,挺漂亮的。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笼子,蝈蝈爬到口沿边东看看,西闻闻,一下蹦得老高,蹿出去了!这下好了,“蝈蝈帼”地叫声不停,还到处乱蹦,饮水机、电线上、桌子上,到处都是它的身影。

蝈蝈鸣叫的声音非常好聽,它是天生的歌唱家。为了弄明白蝈蝈是从哪儿发声的,我搬来了百科全书。哦,原来蝈蝈的鸣叫声是通过翅膀相互摩擦而产生的。

蝈蝈不仅爱吃蔬菜和草,还爱吃一些小昆虫。

一天,我捉了一只蚂蚱,顺手就放在蝈蝈的笼子里。过了一会儿,我想把蚂蚱拿出来玩,却发现蚂蚱不见了,难道它是从笼子里钻出逃走了吗?为了弄清蚂蚱是如何消失的,我又抓了一只蚂蚱放在里面。这一次我看清楚了。我刚将蚂蚱放进笼子里,蚂蚱立马就开始装死。接着,蚂蚱慢慢地向笼子口移动,准备逃出笼子。说时迟那时快,蝈蝈叫了起来,仿佛在说:“给我回来,我要吃你!”蝈蝈迅速跳到蚂蚱身边,一口咬下。就这样,蚂蚱一点一点地被蝈蝈吃掉了。

我喜欢我养的这只蝈蝈,因为它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改后再看】

对照原文,修改后的习作基本上克服了原文中所存在的问题。习作在写蝈蝈的外形特征时,能将颜色、长相、个头都如实地写出来,并且为了使描写更加形象具体,能展开合理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特别是“如”“像”“仿佛”等比喻词的使用,避免了句式的单一。在描写小动物生活习性,尤其是蝈蝈吃蚂蚱的过程时,能准确地使用动词,如“装死”“移动”“逃”“叫”“跳”“咬”等词,再现了小动物活动的情景,让人读了犹如亲眼所见。结尾处的点睛之笔,使习作得到了升华,流露出小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猜你喜欢

习性蚂蚱蝈蝈
你听,蝈蝈在唱歌
螳螂的生长过程和习性是怎样的呢?
习性养成要趁早
快活的小蚂蚱
捉蚂蚱真有趣
我的粉蚂蚱
我的蝈蝈
一对蝈蝈吹牛皮
蚂蚱武士
乌桕大蚕蛾的生物习性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