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为何研究中途岛海战?
2017-06-06章节刘扬
本报特约记者 章节 本报记者 刘扬
“中国为何热衷研究中途岛海战?”近日,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一位学者发文指出了他的“发现”。按照他的理解,研究中途岛海战有助于帮助中国的战略规划者吸取教训,也能研究航母在海战中的运用。然而,中国专家表示,在中国海军界和战略界,中途岛海战绝对算不上什么热门话题,毕竟它对未来航母作战的参考意义有限。美国学者只是凭借几篇有关中途岛海战的文章就得出这个结论未免过于武断。
中国正在研究中途岛海战?
4日,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中国海事研究所副教授莱尔·戈德斯坦在美国《国家利益》网站上撰文纪念中途岛海战。文章称,1942年6月,在一个大约24小时的战役里,美国海军飞行员把日本海军的四大航母送入海底,从而改变了整个历史。这个胜利可以归结为战略洞察力、破译天才、俯冲轰炸技术、精准训练和运气以及一些勇气与牺牲。
然而接下来,这篇名为“中国的军事战略家如何看中途岛海战”的文章话锋一转,直接指向中国。文章称,今天,在太平洋的另一边,中途岛的战斗似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海军的一个颇为热门的研究课题。文章称,中国海军杂志《现代舰船》对此非常感兴趣,该杂志上一篇题为“通向中途岛之路”的文章重点不涉及战术、技术或英雄主义,而是严格限定于日本的军事领导人在1942年春天的战略选择。该文认为,日本之所以在中途岛失败,主要是缺乏“战略洞察力”,使得东京迅速地丧失了军事上有利的地位。
此外,scout网站刊登题为“为什么中国在一直研究中途岛海战”的文章,除了提到《现代舰船》发表的文章外,还提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一名研究员在中国军事杂志《军事历史》上发表的文章。外媒的文章认为,中国的航母正在成熟,最近5年中国海军刊物刊发了大量航母作战研究的文章。而在中途岛海战74周年纪念日之际,美国《龙眼》月刊详细解读了中国关于这场战役的文章,以了解中国关于现在和未来海战中的航母学说的不断演变的思维。
相关话题被多次炒作
《环球时报》记者发现,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这名学者似乎极为热衷于“中国研究中途岛海战”这个话题,近两年数次刊文,从不同角度来解释“中国为何热衷于此”。
去年中途岛海战纪念日前后,戈德斯坦就在《国家利益》上撰文提出中国正在研究中途岛海战,那篇题为“中国从二战期间美国最大的海上胜利中学到什么?”的文章内容和观点甚至行文与今年发表的文章相差无几。
文章先是谈到了《军事历史》上的那篇文章,然后写到,关于中途岛海战的另一份中国海军分析也具有参考价值。它是考察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战略方方面面的系列文章的一部分。该系列文章于2015年发表在中国《现代舰船》杂志上。其中一篇文章侧重于东京在1942年至1943年关键时期的战略选择。该文指出,正是在“杜利特空袭”之后的那种不安的震惊感才促使日本愿意承担中途岛海战的“高风险”。事实上,中途岛远在日本陆基空中力量的作战范围之外,并且该岛几乎没有任何战略意义。美专家的文章认为,要是日本能更谨慎地寻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日本海军有利的战役,它本可以成功地与美国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
那么,中国真的热衷于研究中途岛海战吗?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途岛海战还算不上学术界的热点。《现代舰船》并非中国海军的刊物,也不是学术刊物,显然不能代表海军的态度。《军事历史》作为一本历史方面的学术刊物,用一篇文章的篇幅来分析中途岛海战再正常不过了,并未看出什么热衷。在浩如烟海的军事论文中,这两篇文章恐怕无法表明中国重视研究中途岛海战。另外,这位美国学者今年的文章提到的“证据”仍然是去年文章中提到的中国媒体之前发表的文章,也说明近两年他可能并未找到中国新的研究中途岛海战的文献。
中途岛海战有什么启示?
戈德斯坦在最近的文章中试图告诫中国不要犯日本人当年的错误。戈德斯坦写到,我们可能希望中国战略家意识到,一旦美国人愤怒,他们将作出必要的牺牲,并承担必要的责任以取得胜利。同时,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军事规划人员也可以借鉴许多经验教训,如将民间航运运输资源作为战略储备的必要性,以及避免战略重点过于分散等。中途岛海战的教训之一就是,日本人没有为夏威夷集中精力。我们应该希望在核武器时代,中国战略家能够从日本的失败中得到启示。
中国专家表示,至少从航母未来作战的角度来看,中途岛海战的借鉴意义有限。现代航母战斗群的构成、打击武器、战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即便需要向美军学习航母作战,大概也没必要拿过时的战例来研究。另外,从战略角度来看,中国有限的几篇文章对中途岛海战的研究,也恐怕不是基于“一旦与美国展开航母大战,如何吸取日本的教训”这个出发点。实际上,美国学者所谓“中国热衷研究中途岛海战”的观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因此也得不出什么靠谱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