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
——漫谈楚式青铜器
2017-06-05文/叶葳
文/叶 葳
典藏·知识·论坛
问鼎
——漫谈楚式青铜器
文/叶 葳
2016年6月17日,由广东省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问鼎—楚式青铜器特展”与观众见面了。展览展出了湖北省博物馆藏品及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共86件套,以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时期青铜器为主,力图展示精美的楚式青铜器,解读周代礼乐制度的变迁,凸显楚国青铜铸造的杰出成就和为中华青铜文明做出的贡献。
问鼎,源自楚庄王问鼎中原的典故,具有夺取政权、称雄天下的含义,用于本展览,意在突出楚国国力强盛,称雄天下的野心与霸气。那么,楚国如此强大,会不会不把周礼那套教条放在眼里呢?楚国的礼器如何使用,遵循什么原则呢?楚国占有了丰富的铜矿资源,青铜冶铸业相当发达,其青铜器有哪些特色呢?在青铜冶铸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呢?一连串的问题,如同屈子《天问》一般,引发我们的思考,通过史籍和这些沉睡千年的青铜器的互相印证,我们能够获得比较具体的答案。人们可以更加了解这些铸造精美的器物和那段礼崩乐坏、人才辈出的历史阶段。
丰富的铜矿资源与成熟的冶炼工艺
商末,楚人被排挤,一路南迁,最终到达了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筚路蓝缕,励精图治,开启了楚国八百年的序幕。江汉地区铜矿资源丰富,是中国铜矿主要产区之一,也是中原地区铸铜的重要来源地。武汉盘龙城遗址是约公元前15世纪的商代早期遗址,这里发现了400余件青铜器,说明那时此地已有先民铸造和使用铜器,且颇具规模了。
正是由于江汉平原,特别是随枣走廊地区富裕的铜矿资源,使得周天子分封了“汉阳诸姬”—众多姬姓诸侯国,来保障该地区铜矿资源及运输的安全,同时遏制楚国发展壮大。春秋时期的大冶铜绿山七号矿体遗址,展示了当时人们采矿铸铜的宏大场面。该矿体遗址是迄今发现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古铜矿采炼遗址,遗址长2公里、宽1公里。遗址内发现有古矿井、冶炼遗址、炼铜炉以及多达40万吨的炉渣。古矿井有竖井、斜井、平巷、斜巷等多种形式,矿井支架采用榫卯结构,有些至今仍旧牢固。炼铜炉分炉基、炉缸和炉身,通风沟、鼓风口、金门等设施齐全。在遗址内发现的铜锭含铜达93%,而遗址地表的炉渣含铜量却很低,这都说明当时的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铜绿山的丰富铜矿资源在楚武王三次伐随后,最终归楚国控制,为楚国铸就辉煌的青铜文化、成为南方霸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源保障。
祭祀宴飨中的礼器
为了加强统治,西周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礼乐制度,以明辨贵族尊卑,维护天子的合法地位,并贯穿了整个周代。这套礼乐制度以青铜礼器为载体,主要以食器的鼎、簋和乐器的钟、磬为组合,体现了“明尊卑,别上下”的核心要求。在这套制度下,贵族在祭祀宴飨仪式中要按照身份等级使用礼器。器物的形制、大小、组合关系都与其身份地位相关。这套体制即使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也依然为各诸侯国所遵从。尽管东周时期有一些贵族在使用中有僭越情况,但礼乐制度的核心并没有出现变化。
大冶铜绿山七号矿体遗址
祭祀宴飨中的主要器类就是食器、酒器、乐器。民以食为天,用于盛放、烹煮食物的食器因而成为青铜礼器的主体。特别是周代开始,基于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及统治需要等多种因素,酒器在西周时期虽品种齐全,但数量逐渐减少。而食器则成为了礼器的主体。青铜饪食器按功能可分为用于烹煮的鼎、鬲、甗(yǎn)、炉等,用于盛放食物的鼎、簋、簠、(xū)、敦(duì)、豆等和附属的匕、钩、俎等。
周代实行列鼎制度,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楚国高级贵族中又以平底束腰的升鼎为中心,升鼎(也称正鼎)盛放祭肉,配以羞鼎(又称陪鼎)和煮牲肉的镬鼎。九连墩1号墓出土了五件升鼎,七件带匕的羞鼎和两件镬鼎。
食器与酒器构成礼器组合,组合方式因时代变迁而有所不同。中原地区青铜礼器的组合上,从春秋到战国发展的最基本次序是:鼎、簋、壶→鼎、豆、壶→鼎、敦、壶;而楚国青铜礼器组合基本演变次序为:鼎、簠、壶→鼎、敦、壶→鼎、盒、壶。楚国墓葬在出土青铜簋的同时,也出土了很多青铜簠。楚式青铜簠在春秋早期斜壁长度与直壁的比例为2:1,战国中期时逐渐缩小为近乎相等,到了战国中期以后斜长度变为小于直壁。在纹饰上,楚式青铜簠的纹饰均较中原青铜簠繁复。
乐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周代之乐与政相通,不是单纯的音乐,是礼的体现,乐器也属礼器,成为贵族身份等级的标志。
九连墩1、2号墓出土了编钟、编磬、建鼓、琴、瑟、笙、竽、篪(chǐ)、柷(zhù)、虎座鸟架鼓等90余件乐器,是楚墓发现乐器最多的一批,既显示了楚国贵族生活奢华的一面,也显示了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楚人对音乐的热衷。
青铜镬鼎
镬鼎用于烹煮牲肉。九连墩楚墓出土的青铜镬鼎体型庞大,气度非凡,纹饰精美。该鼎通高93 厘米、口径81 厘米,耳距110厘米,重达121.74 公斤,是迄今科学发掘楚国贵族墓中最大的一件镬鼎。出土时鼎内还残留有牛骨,实属罕见。镬鼎直口直腹圜底,体质厚重,附耳内曲而上部外斜,腹部对置两环,三蹄足十分粗壮。颈腹间各有一周凸弦纹带,颈部和腹上部及耳部饰繁密精致的蟠螭纹,蟠螭纹分成若干组,均为两条龙相交而成,三蹄足的根部饰浮雕兽面纹,既有中原的传统,又有楚国特色。
曾国虽为姬姓诸侯国,但被楚国征服后一直为其附庸国,其文化深受楚国文化的影响,与楚文化相互融合,成为了楚文化的一部分。曾侯乙墓出土的众多青铜礼器具有典型的楚式青铜器特征,其乐器也是鬼斧神工的代表。
楚屈子赤角青铜簠
楚屈子赤角青铜簠于1976年出土于随州鲢鱼嘴,直口折壁,壁的斜度较小,器盖四周有六个兽面纹器扣,器物两侧共有八支柱状钮,矩形圈足。通身饰繁密的蟠螭纹。簠底、盖内壁均有6 行31字铭文:“唯正月初吉丁亥,楚屈子赤角媵仲嬭璜飤簠,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之。”从铭文可大致推断,此器为楚国三大家族之一的屈氏家族陪嫁用品。这为研究楚国贵族之间关系提供了证据,同时,该簠为存世仅见的屈氏家族的礼器,尤为珍贵。
在铸造技术上,很多专家一向认为曾侯乙墓中的尊盘、建鼓座、编磬架等圆雕造型属失蜡法铸造,但也有不少学者经过细心观察认为是分铸法,即将器物分成若干极小单元范铸后,再通过焊接等多重手段结合成一件复杂的器物。无论是哪种铸造方法,它们都是古代工匠们留给后世的灿烂的文化遗产。
青铜编磬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为世人所惊叹,其出土的编磬亦是惊世之作。编磬架由青铜制的龙首、鹤身怪兽等构成,横梁与立柱错金装饰;兽舌上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磬块由石灰石或大理石磨制,共32具,刻有编号和乐律的铭文,分上下二组悬挂于横梁之上。复原研究显示,其音域跨三个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音色清脆明亮。
人面纹青铜铙
此铙于1955年在罗田李家楼出土,通高 44.5 厘米,甬长 14.5 厘米,铣距 30.8 厘米。器物呈合瓦形,腔体表面铸有长枚,钲、篆间有纤细弦纹、圆圈纹等。正鼔部近缘处饰一人面纹,于口内缘饰粗弦纹。该器有36只枚,占据了腔体表面的三分之二,甬上方近舞部有旋,旋上饰乳钉纹,已具甬钟雏形,是研究铙、钟演变的重要器物。
青铜建鼓座
建鼓是古代十分流行的乐器。一面鼓插在高高的杆上,舞者围绕着它边演奏,边起舞。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座重达192公斤,圆形底座由空心圆柱和纠结穿绕的圆雕群龙构成,底座直径约80厘米,内由网状铜梗构成,外壁饰浅浮雕龙纹,有四个环钮套接圆形提手。底座上方为八对圆雕群龙环绕承插贯鼓建柱的空心铜柱。柱口缘有“曾侯乙作持”铭文。龙身及第座外圈镶嵌绿松石,出土时多已脱落。龙的口均呈象鼻状高高翘起前伸。建鼓座出土时尚存木质鼓腔,两件鼓槌及插杆,插杆约365厘米。虽然建鼓的主体为鼓,但鼓座仍然制作如此精美,可叹古人对美追求达到极致。
青铜编钟
此组编钟2002年出土于枣阳九连墩1号墓,整组包括编钟34枚,其中上层钮钟两组22枚,下层一组甬钟12枚。经检测,上层一组编钟经过调音。这组编钟制作精致考究,纹饰精美。其甬钟腔体长、甬自旋以上呈八棱形,枚的分布大于腔体的二分之一。正鼓部、篆带、枚、甬、旋部纹饰细密多样,包括兽面纹、龙纹、鸟纹、云纹、雷纹、同心圆纹、乳丁纹、涡纹等。钮钟腔体亦长,各部分也有兽面纹、龙纹、云纹等纹饰。用于悬挂钮钟的插销制作成两种样式的兽面纹。悬挂编钟的梁架为漆器复制品,清晰反映了梁架原件的精美纹饰。九连墩出土的编钟与编磬分两面悬挂,为判悬,符合大夫应使用的乐器组合规制。
青铜圆鉴
铜鉴是水器或浴器,中国古代以铜鉴盛水照容,故衍生出“以史为鉴”的说法,以鉴盛水也用于盥洗沐浴之用。但是铜鉴也常与壶配套使用,用于温酒和冰酒。这里与壶组成了一套冰酒或温酒的复合酒器,用来盛装酒水。使用时,壶盛酒,放置在鉴内,两者之间的空隙,在夏季用冰来填充,用来冰酒,冰冻可保持酒的清醇,当时的人们早就掌握了用地窖藏冰的技术。到了冬季,则在这个空隙之间盛装温水,用来温酒。
九连墩2号墓东室圆鉴壶出土现场
水器与沃盥之礼
周代重视祭祀宴飨时的礼仪规范,正式祭祀宴飨之前,贵族要行沃盥之礼,盛水青铜器因此也是重要的礼器。“沃”是自上浇下,“盥”为净手。最常见的沃盥水器是盘和匜。行礼时,执匜(yí)者自上浇水,奉盘者在下承接弃水。西周中期,沃盥礼水器用盘盉组合,后期至春秋战国多为盘匜组合。
曾侯乙青铜镇
镇是压席的用具。席在古代是日常的坐具,由于落座起身时容易折卷席角,就用坐席镇压在席的四角。屈原《九歌》有“瑶席兮玉镇”的诗句。此镇出土于曾侯乙墓,共四件。浮雕龙纹,龙有数条纠缠繁复,铸造精致,显示了楚式青铜器的精致细腻。
用于沃盥礼青铜水器按功能主要分三类:注水器(匜、盉),承水器(盆、盘)及盛水器(釜、盆、鉴、缶、罐等)。其他水器还有盂、缶霝(líng)、瓿(bù)、斗等。鉴有盛水、贮水照容和盛冰等多种用途。盥缶则盛沃盥之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及安徽寿县蔡昭侯墓所出同形器分别自铭为“浴缶”和“盥缶”。
曾侯乙青铜簋
1978 年出土于曾侯乙墓。盖顶中心为五瓣莲花形盖钮。腹部两侧各有卷曲成弓形的龙形耳,龙形耳的头部作鸟兽形。盖腹有镶嵌的纹饰。器身饰连凤纹、云纹、棱形纹、鸟首龙纹等。器盖内和内壁各有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
错银铜罍
该罍出土于广东肇庆松山战国墓。器物平唇宽沿,直口高颈,丰肩鼓腹,颈缓收,圈足。上置平顶环纽盖,肩附双对称鸟首衔环耳。其盖沿、颈、肩、腹及圈足外壁均錾刻勾连蔓草云气飞鸟纹图案,图案多采用细线错银、朱漆填色的表现技法。整器造型线条饱满,纹饰錾刻自然流畅。细线错银与飞鸟云气纹是楚器最为流行的装饰工艺。
楚王孙铜钟
精巧的生活杂器
随着东周时期的礼崩乐坏日益严重,礼乐制度被各诸侯践踏,青铜器的礼乐功能逐渐丧失,而作为生活用具的青铜器日渐增多,显露了贵族阶层奢侈的生活与独特的审美情趣。精致的生活用器,涉及生活起居的各个方面,包括熏炉、灯、炭盆、席镇、车马器,等等。
华美的纹饰
青铜器引人入胜之处,不仅在于其独特的造型,更因那鬼斧神工的纹饰。楚式青铜器是商周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纹饰既保持了与中原青铜器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又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第一,素面器增多,很多鼎、盉、壶等器物均以素面呈现。第二,以失蜡法铸造的铜器装饰繁复精美,玲珑剔透。第三,一些花纹独具特色,如似浪花飞溅的变形蟠螭纹、以线条勾勒的极度简化的凤鸟纹等。这些精美的纹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意涵,也显示了古代精湛的青铜冶铸工艺。
春秋战国的青铜嵌错工艺非常发达。其工艺方法,就是在铸好的铜器表面镶嵌其他物质材料做成的丝或片,再用错石将铜器表面磨错平整,构成纹饰或文字。用于镶嵌的物质包括绿松石、红铜、金、银等。娴熟的嵌错工艺使得青铜器艺术效果更加多变,丰富多彩。
楚王孙钟
高59厘米,甬长20厘米,铣距30.5厘米。主体为合瓦形,器体下边于口为弧形。隧与鼓部饰蟠螭纹,篆、甬、舞部均饰窃曲纹,精美华丽。钲部与左右鼓部皆刻铭,正背共六处48字。铭文书法流畅,挥洒自如。
羽翅纹铜缶霝
蟠虺纹盥缶
蟠虺纹套耳盖鼎
鼎体呈卵形,子母口,口沿下方对置立耳,圜底,三蹄足。有盖,握手饰四个镂空方形孔,鼎盖边缘有一对往外延伸的长方环,长方环套着鼎的耳部,使鼎盖不会脱落。腹饰蟠虺纹及一圈凸弦纹。此鼎出土于荆门地区,具有楚地特色。
镶嵌绿松石工艺早在二里头时期已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更加成熟。曾侯乙墓出土的许多青铜器镶嵌了绿松石,但因时间过久,很多绿松石已经剥落,不过我们仍可以想象当初的外观相当华美。
嵌错红铜技术即是将红铜丝嵌入青铜器表面,最早出现于商代后期。到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工艺已相当发达。这一时期许多铜器都反映了这种工艺特点。山东、山西、安徽、河南、湖北等很多东周遗址出土了错红铜青铜器。
与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一同展出的还有几件广东省博物馆的青铜珍品。
楚人来自中原,在江汉平原开创了楚国800年的雄图霸业,也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他们遵从周代礼乐制度的核心—明尊卑,别上下,继承了中原的先进文明,又大胆创新,吸收各国各民族文化与工艺的特质,依靠成熟的冶铸技术,铸造出独具特色的青铜礼器。由于楚国强大的国力和影响力,楚文化对其势力范围内的各国都影响巨大,一些诸侯国文化成为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地区如岭南地区则深受楚文化影响,不仅在岭南出土了不少楚式青铜器,楚文化对粤式青铜器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重大影响。
(本文作者任职于广东省博物馆)
责编/王可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