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花开靓海门
2017-06-05刘水东徐仁超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刘水东 徐仁超/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科技花开靓海门
刘水东 徐仁超/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9年至今,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为主平台,与江苏省海门市农业局携手项目实施。通过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科技服务工作同步跟进的方式,助力区域农业现代化,打造地方农业新特色。“十二五”以来,项目实施对接村累计已达16个,遍布整个海门市,在服务对接村的同时,也辐射了临近村,有效助推了海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是确保项目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行动指南。在安排科技服务计划和制定实施方案之前,组织相关专家深入项目区进行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并走访农户,了解项目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农业结构特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论证,本着先进性、适用性、可行性的原则,围绕重大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确定科技服务计划,精心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项目任务落实到人、技术措施明确到田、农民培训安排到月。
二、组建专职机构,完善考核机制
成立了专职从事科技服务及其管理的“科技服务中心”,组建一支专职科技服务队伍。2016年,针对全所科技服务管理,规范科技服务活动,制定了《科技服务管理考核办法》,明确了科技服务中心及各研究室的科技服务义务范围,赋予了科技服务中心对各研究室科技服务工作的协调、联络、督查和绩效评价的管理职能,明确了各研究室及个人的科技服务工作考核绩效评价办法。
三、完善服务理念,突出五个结合
一是驻村专家与地方农技推广人员相结合,使得专业研究与农技推广在人员上实行联动;二是基地服务与面上推广相结合,以基地作为立足点,针对面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与示范,树立典范,指导面上生产;三是示范推广与攻关研究相结合,将研究成果进行示范推广,将示范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反馈,开展再研究、再推广,使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四是驻点服务与专家团队流动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团队综合优势,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五是广泛培训与重点培育相结合,以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努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广大农户科技意识为基础,重点培育科技能手、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通过5个联合,基地建设、产业推动、农民培训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围绕产业发展,组织科技攻关
鼓励各驻村专家在驻村服务中,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各自的专业特长,一方面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联合对接村大学生村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当地科技主管部门争取项目资助;另一方面,利用自筹资金,针对产业发展难题,以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为平台,主动开展前瞻性研究与示范。2013年以来,针对海门香沙芋艿传统栽培中“劳动强度大、用工多、成本高、产量低、效益差”的难题,与海门市悦来镇裴蕾村村委会联合自主开展“海门香沙芋艿轻简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边试验、边培训、边示范、边推广。经过几年的持续试验示范,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门香沙芋艿轻简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合作社的芋艿产量一年一个新台阶,2016年亩产突破历史,达3354公斤,比2015年增产34.3%,每亩纯收益突破1万元。通过与村级科技服务站共同实施自主研究项目,不仅使合作社转亏为赢,还带动了悦来镇的数千芋艿种植户,成果辐射面积达4500余亩。
五、探索服务模式,加快成果转化
一是建立专家工作站,确立长久的定点服务关系。2014年2月江苏省农科院与海门港新区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共建博士服务工作站。以博士服务工作站为平台,在海门港新区建立江苏省农科院自主创新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为海门港新区编制现代农业发展整体规划,与海门港新区农业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为新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驻村专家刘水东研究员作为首批七名博士专家之一进站开展工作。通过海门博士服务工作站的建设,探索科技服务的新模式。同时,还分别在南通市通州区通联农资有限公司、启东恒昌隆食品有限公司、如皋长寿集团、如皋花木大世界的科技服务超市分店建立了专家工作站,确立了长久的科技服务合作关系。二是利用专利技术,实行有偿服务。2013年以来,利用“蚕豆芽苗人工春化处理方法”和“鲜食蚕豆春化处理方法”两项专利技术,在所内及基地园区进行春化处理,将处理过的蚕豆芽苗以“科技服务订单”形式销售至园区,并提供设施蚕豆栽培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在发展了鲜食蚕豆大棚种植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探索出了一条科技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和双赢新模式。2016年,利用蚕豆春化处理技术种植的设施蚕豆面积已达3000余亩,技术影响覆盖整个南通市,辐射浙江、江西、福建、重庆、云南等省市。三是利用网络平台,提高科技服务效率。通过江苏省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农技耘”APP,及时与示范户对接,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六、丰富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驻村专家针对对接村的生产实际协同各村委会制定了各自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科技服务计划,将科技服务落到实处,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技术指导。2011年以来,项目组先后组织开展了“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 “鲜食蚕豆春化处理及设施早熟高效栽培技术”等内容的集中技术培训153次,累计培训农户11503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3415个,培育示范带头人77位,精心编写培训教材25万余字,发送科技培训教材4720余本,《南通农业》杂志2300余册,培训资料20460余份。与此同时,围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农事季节及项目要求,结合培训活动适时分批发放了各种物化补贴。二是力推自主创新成果。项目组在科技服务过程中,始终把示范、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成果放在第一位,既有效地加快了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又提升了海门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2011年以来,项目组示范推广了玉米、蚕豆等沿江所选育的新品种43个,主推农业生产新技术27项(含5项发明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模式37个。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现代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规模效益日益彰显,但与此同时,劳动力紧张、销售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家庭农场,规范运作,增强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已成当务之急。2011年以来,项目组帮办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协作培育家庭农场10个,对接指导农业企业6个。在每个村都建有合作社的基础上,驻村专家在规范合作社运作,进一步发挥合作社功能上下功夫。通过统一签订销售合同、统一品种布局、统一管理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销售价格,使各实施村的特色产业效益有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