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生活的策略研究
2017-06-05张春芳
张春芳
摘 要:幼儿园要为幼儿教育营造和谐、良好的游戏氛围,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联,构建幼儿园、社会、家庭联系紧密的游戏活动网。文章对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生活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游戏;回归;价值;自然;生活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75-01
游戏是与幼儿达成沟通的最佳桥梁,所以幼儿教育应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游戏概念和现实实践还有一段距离,游戏回归自然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回归与物质层面的回归。精神层面的回归是要求游戏性质回归童心,贴近生活;物质层面的回归则是要求游戏环境与材料回归自然。
一、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生活的价值
在游戏回归自然理念中,“自然”既是名词,代表丰富多元化的世间万物,又是形容词,代表天然的,未经人为干预的。“回归”则大有还原一切,回到最初本性,用毫无杂质的童心重新解读这个世界的意味。由于游戏是与幼儿达成沟通的最佳桥梁,所以幼儿教育应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不过,我国近代教育过于强调“高大全”与“尽善美”,试图通过强制的人为干预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此一来,教育便违背了本真的教学宗旨。某些城市幼儿园的这种行为,引起了偏远地区幼儿园的积极效仿,有的幼儿园摒弃了身处自然的先天优势,逐渐从原始生态中脱离出来。游戏教学的根本目的,旨在建设规则,使幼儿懂得尊重规则,自觉遵守规则,是对强制干预的拒绝。幼儿通过游戏,与自然以及其他生物体达成意识交流,是一种充满爱的情感传递,极具智慧与创造色彩,也正是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在寻找的自然本真状态。人们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流与互动,实现成长,教育在人类成长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良好的教育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幼儿教育通过游戏实现育人效果,意义重大,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事实上,鼓励游戏回归自然,并非意味着脱离教育的引导,而是更好地发挥教育引导的应有价值。教育应合理利用儿童天性与本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与判断力,使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面临的难题。游戏教学注重的是寓教于乐,单纯的趣味游戏只具备娱乐功能,并没有育人价值。杨慧敏曾经提到:“儿童在游戏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学习,不但能够感受愉快还有利于健康成长。对于想要学习,对学习乐在其中的学生,教育者以及教育机构均应给他们足够的支持。”
二、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生活的措施
(1)精神与物质的回归。游戏回归自然的研究,前文中有所涉及,从两个层面着手,一个是精神层面,另一个是物质层面。从精神层面来说,教育应结合幼儿的自然成长规律,将游戏融入教学中。虽然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并非把游戏活动看作是教育的全部,游戏活动并非无所不能。为促进幼儿各学科知识的融合,为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发展添加良好动力,幼儿教育应坚持以幼儿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鼓励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积极进行自主性实践。从物质层面来说,创设游戏环境与材料回归自然很有必要。研究中提到的幼儿游戏内容取材于社会,比较贴近生活,不但幼儿更容易接受,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童心与生活的回归。回归童心是让幼儿情绪能够持续保持愉悦状态,并通过游戏活动,学习各种知识。幼儿的成长带有许多自然属性,这些自然属性的存在方式比较抽象,只有通过实践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使这些抽象的自然属性更加具体,使学生得以顺利成长,并在成长中充分享受童年快乐美好的时光。幼儿园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需结合理论基础,科学设计幼儿一日活动规划,围绕游戏这一核心内容,使各类游戏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既独立存在又能相互结合。回归生活,就是要求回归幼儿的自然天性,还原幼儿生活原貌,使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然后将学习到的东西再灵活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教育机构应结合孩子生活环境的特点,充实教学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能学以致用。幼儿教育机构应对幼儿的学习特点与成长规律进行充分考量,结合幼儿生活的实际情况,融入当地风俗习惯、社会背景等,拟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三、结束语
文章对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回归生活的思想发展进行整理,对回归自然在幼儿园游戏活动实践中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幼儿教师要坚持回归自然的幼儿教学理念,鼓励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为幼儿游戏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为幼儿游戏的发展添加持久動力,全面促进幼儿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慧敏,黄进.乡村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考察与审思——以中部某省某乡村幼儿园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12(06).
[2]夏雯.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游戏的差异性研究——基于徐州市10所幼儿园的调查和分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3]徐丽玲.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