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耻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培育路径

2017-06-05李玲

丝绸之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心理机制耻感培育路径

[摘要]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个体基于一定的道德标准因自己言行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负性评价而产生的痛苦心理体验,其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耻感的形成也遵循知、情、意、行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通过对耻感形成的心理机制的分析,深化对耻感的认知,探索耻感培育路径,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做到知耻明辱。

[关键词]耻感;心理机制;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79-02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趋势,人们在享受高度社会物质文明的同时,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却没有同步发展,甚至处于滑坡趋势,人与人的关系赤裸裸变为人与物的关系,人前所未有地成为了货币的奴隶。用一句话概括,“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譹?訛人们曾经奉为真理的传统道德理念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不知道羞耻为何物,耻感意识淡漠,自我反思评价意识欠缺,担当意识不够,更有甚者出现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一、耻感的内涵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或者说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是社会中的人,具有廉耻知心。对耻感的内涵的探讨更多的是从伦理学意义上来分析,人类在探索文明的过程中,也给人类划定了最低的界限,人最起码是什么状态,不应该做什么,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人最起码要有羞耻之心,这是一种底线道德,知耻就成为了人成为人的一个最低标准,产生耻是因为个体与普遍大众相背离,被普遍群体所抛弃。人作为一种社会中的人,需要归属感和认同感,人这个单个个体除了有特殊性,还有普遍性,人只有认同普遍性,才能获得归属感,知耻的过程就是对普遍性的回归。耻感是个体不断扬弃自己不合理的特殊个性向着自己的普遍本质回归的精神运动。

二、耻感形成的心理机制

(一)道德标准的获得

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指出:“一个人的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如同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行为、语言等。”?譺?訛一个人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习得最初的道德行为。牙牙学语的孩童,他最初的吃饭、走路、说话都离不开对周围父母、家人的模仿与学习,这就是最初的人的社会化的开端。狼孩的故事就说明了由于所处环境的改变,虽然模仿的天性没有变,但是由于离开人类社会,她们丧失了作为人的基本生活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孩童个体的模仿由原来出于好奇心、新鲜感等无目的模仿成人因耻感产生的羞愧、尴尬、痛苦表情等初级道德经验积累阶段,开始慢慢发展为开始有所选择的模仿特定的人或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父母、老师等对其引导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父母等成人社会化程度高,道德经验丰富,会对儿童进行有意义的引导,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儿童,从而使个体的模仿行为有一定的倾向性。

(二)不良情绪的产生

羞愧被认为是一种“自我觉知”的情感,当个体意识到自己所作所为背离了最初习得的道德标准的时候,会产生迷茫,受迷茫的纠缠,产生羞愧之心,引发个体对整件事情的反思或者追问,从而产生负性情绪。这种道德认知不协调的出现,建立在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和道德信念基础上,被认为是个体道德意识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是耻感产生的主要心理机制。道德标准的建立是耻感产生的第一阶段,这是个体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正确的道德标准激励人向善,人在不断地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追求“理想自我”,但是现实中自我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制约,有时会偏离理想的轨迹。人不断进步的意义就在于能认识到差距,从而激励人为了弥补这种不完满而奋斗。

(三)行为的规避

情绪动机理论发挥了情绪适应性功能特点,通过具体的情绪体验来转换个体行为。汤姆金斯、扎伊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提出:“一切情绪行为都是适应和调节行为,从中引出情绪是行为的驱动力。”?譻?訛情绪的体验“是带有特定色彩的一种感觉状态。这种状态导致自我觉知,它的产生,对其自身具有检测作用”。?譼?訛“知耻而后勇”,就是对情绪规避行为的最好阐释。例如大庭广众之下,人的某一言行遭到社会群体大多数的负面评价,人们会产生羞愧难当、悔恨、难过等痛苦体验,为了规避此种负性情绪体验,人们就会自觉抑制类似行为出现,因此情绪就成为规避行为的驱动力,通过“培养与道德自我制裁的一致性、消除社会压力来努力不伤害亲社会行为”,?譽?訛个体要规避痛苦情绪体验,就要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努力避免耻感的再次发生。

三、耻感培育路径探析

(一)重视榜样的力量,发挥精神引领典型的作用

耻感的形成根源在于最初道德标准的形成阶段,所以对耻感的培养首先要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标准。强化道德标准,道德的力量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空洞的理论必须与具体的实例相结合才能发挥真正作用,当下社会弘扬善的主旋律,就是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实际,在各行各业树立道德的榜样,如在学生中挖掘优秀学子典型事迹,发挥学生中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视榜样的力量。弘扬社会主旋律,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指明了修身养性的方向,让人们时刻敲响警钟,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要想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其一言一行就要与社会大众保持协调,这样才能被社会所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最核心的价值诉求,是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是时代最重要、最核心的标杆。当前强化道德认知标准,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核心,从道德源头正本清源,使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与行。

(二)优化外在环境,提升他律的威慑力

社会要想维持良好秩序,健康发展,就要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力。 耻感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也是外界的负性评价,是一种道德他律产生的痛苦体验。人生活在社会中,时时刻刻要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他律在耻感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大家司空见惯的“中国式过马路”,正因为没有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制裁这种行为,所以大家就理所当然这样执行,每个人并不会因为闯红灯而感到羞耻。如果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只有一个人要闯红灯,所有人都对他提出批评,那么他就会感到不自在,会羞愧,因而会有耻感。所以整体社会道德水平、法律制度的完善、人的规则意识都对耻感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耻感的培育就是要优化社会环境,强化道德、法律威慑力,解决道德冷漠,让人们因这种强烈的负性情绪体验,规避行为。

(三)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强化自律意识

作为一种道德情感,耻感的产生除了外因,最终还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人要脸,树要皮”,正是内心的良知,使人获得文明发展的动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把修身放在首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修生养性最重要的就是知耻。耻感是个体为人处世最后的底线。个人修养实现的途径就是自律意识,是出于对天命的敬畏,以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这是一种作为君子的坦荡。一个人的自律能力,决定了他未来的发展高度。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要想坚定立场,保持自己的原则,就要有较强的自律意识。当前互联网迅速发展,到处充斥着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网络炫富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信息,对人们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在网络环境下道德的监督作用难度加大,在这样的环境下道德自律尤为重要。

四、结语

耻感的心理形成机制,经历了道德标准的积累、道德认知不协调的矛盾冲突,道德情感体验抑制行为的过程,整体上还是遵循人的思想品格的形成的知、情、意、行规律。在认识耻感形成规律基础上,耻感的培育就是顺应规律,在耻感产生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充分发挥道德、法律的他律作用,强化个体负性情绪体验,激发自律意识,自觉规避行为。

[参考文献]

[1]李玲.当前青少年耻感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3.

[2]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罗诗钿.中国耻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道德信仰确立机制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

猜你喜欢

心理机制耻感培育路径
耻感、耻感伦理与转型期道德建设
——评章越松著《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研究》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浅析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理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竞技体育赛场上的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