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出台实施意见 加大脱贫攻坚力度 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

2017-06-05

源流 2016年12期
关键词:老区建设

日前,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我省《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了我省老区开发建设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老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实现同步增长,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2018年我省现行标准下老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老区脱贫奔康成果,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老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以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领域为突破口

《实施意见》要求,要按照区别对待、精准施策的原则,以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带动老区全面振兴发展。

要以支持有贫困人口的老区镇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加快老区小康建设进程。把有贫困人口的老区镇作为老区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民生政策向贫困老区优先覆盖,重大项目向贫困老区优先布局,尽快增强贫困老区发展内生动力。

同时,要以扶持老区镇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增进老区人民福祉。以老区镇内建档立卡的98.3万贫困人口为重点对象,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老区人民与全省人民一道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实施意见》还指出,要以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围绕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全面推动老区开发开放。要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选准主攻方向精准发力,结合老区特色资源、区位优势、气候环境,因地制宜推进老区发展特色产业。

2018年底基本实现老区贫困村通客车

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实施意见》指出,要继续加快深茂铁路、广梅汕铁路龙湖南至汕头段增建二线(含厦深铁路联络线)、梅州至潮汕客专等项目建设。要完善城乡交通运输网络和设施建设,加快老区乡镇客运站场建设,提高老区行政村班车通达率,2018年底基本实现老区贫困村通客车。

在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实施意见》强调,重点支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老區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力争2018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加大老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项目支持力度,统筹推进中小型灌区改造、农村中型及重点小型机电排灌以及“五小水利工程”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实施意见》还指出,要支持老区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宽带乡村”工程,加大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2020年“一村一站”规范化建设达到100%

我省将从加快改善老区办学条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基层文化发展等方面入手,全力促进老区民生改善,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实施意见》提出,要尽快补齐老区教育短板,增加公共教育资源配置,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确保老区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实施“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招募山区志愿者面向老区中小学生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并形成志愿服务老区长效机制。

在医疗卫生方面,加强老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实施“广东省医疗卫生强基创优”行动计划,重点提升老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到2017年,全面完成老区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任务,“一镇一院”标准建设达到100%;2020年,“一村一站”规范化建设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各配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实现老区群众常见病不出镇。

另外,《实施意见》还对保护老区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美丽乡村提出了明确要求。如要求老区在2018年年底前基本建成老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求老区实施改水改厕、雨污分流工程,推进人畜分离治理,全面建立村庄保洁制度。要求大力开展老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到2018年80%以上老区自然村完成综合整治任务。

高度重视老区开发建设工作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加快老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扶持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积极整合各级财力和各类资源,推动老区加快发展。

加强对各地老区建设促进会的指导,给予必要的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加大对老区转移支付力度,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一步向贫困老区倾斜,省实施十件民生实事的项目和资金适当向老区倾斜。老区转移支付资金专项用于加强老区专门事务工作和改善老区民生,不要求县级财政配套,不得为其他专项资金进行配套。资金重点支持革命老区加强革命遗址保护、革命纪念场馆、烈士陵园的建设和改造,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和乡村道路、饮水安全等设施建设维护等事务。

加强规划引导和重大项目建设

加快落实老区已纳入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的重大项目和政策。推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向老区安排。建立老区重大项目审批核准绿色通道。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老区建设项目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基金、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对于欠发达革命老区上报的潜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按规定审核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省PPP项目库管理。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由省有关部门会同有关市政府编制支持海陆丰等欠发达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实施方案。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延长农业产业链,让农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支持老区特色农产品品种保护、选育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广适用新品种、新技术,打造供港和供珠三角肉菜果生产基地。充分挖掘老区山林资源,支持老区积极发展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产业和林下经济,扶持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业。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扶持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县、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加大培育辐射带动力强的林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连片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步形成县城或区域农业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鼓励大型零售超市与老区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老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加大对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的支持力度。

发展红色文化旅游

加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加大宣传力度,高起点扶持老区建设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线路,优先支持老区创建国家级旅游景区。加强旅游品牌推介,着力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节庆活动。大力弘扬老区精神,选择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遗址作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党建教育基地,每年组织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青年学生参观学习,接受革命傳统教育。加大革命遗址保护力度,对革命遗址、文物、史料、纪念馆、纪念碑等,加强抢救、整理、保护和维修工作。

加快改善老区办学条件

尽快补齐老区教育短板,增加公共教育资源配置,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支持贫困老区加快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力量配备,确保老区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加大对老区支教力度,增加对口帮扶学校数量。实施“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招募山区志愿者面向老区中小学生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并形成志愿服务老区长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向老区倾斜,支持贫困老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办好一批中等、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和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计划,重点畅通老区农村学生就读渠道。逐步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加强规范化乡镇、村级幼儿园建设。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老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支持老区实施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实施“青春扶贫·健康同行”计划,组织青年卫生计生志愿者通过送医送药等方式,为老区人民提供义诊、体检、卫生健康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实施“广东省医疗卫生强基创优”行动计划,重点提升老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到2017年,全面完成老区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任务,“一镇一院”标准建设达到100%;到2020年,“一村一站”规范化建设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实现老区群众常见病不出镇。

建设宜居美丽乡村

科学编制老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提高村庄规划覆盖率和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施改水改厕、雨污分流工程,推进人畜分离治理,全面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大力开展老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到2018年80%以上老区自然村完成综合整治任务。大力推进老区农村危房改造,多渠道筹集资金帮扶贫困户解决住房安全问题,2018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老区农村现有危房改造任务。

猜你喜欢

老区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老区在努力奔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老区减负进行时
怎么哪里都是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