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如何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2017-06-05郝良强刘俊须曹明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校质量

郝良强+刘俊须+曹明

摘要: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健康中国”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社会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多样化,等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全面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才能提高醫药卫生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就业质量。本文首先从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质量的三条途径。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质量

一、当前的就业形势与政策

1.2017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据统计,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27万,2015年为749万,2016年为765万,预计2017年将达795万。2016年山东省普通高校非师范类毕业生50.94万人,比去年增加3.75万人,增长7.95%,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专科(高职)类毕业生共270900人,医药卫生大类生源数量占19.97%,为54094人,仅次于财经大类,位居第二,就业竞争异常激烈。这预示着2017年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

2.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中国已经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底,山东60岁以上老年人近19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9%;济南市65岁以上老人约占总人口的12.18%。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但是,由于各地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紧张局面将进一步加剧,护士、助产士等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同时,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高龄、高危产妇的比例都将会增加,医疗风险也会加大。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高校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和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实现人岗精准对接,强化精准服务,加强就业指导能力建设,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进一步规范就业管理工作。

面对新的形势与政策,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特别是对老年护理、医养结合、康复、助产等方面的需求将逐渐影响新兴产业、新业态和新产品。如何面对“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持续发酵?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又存在哪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跟踪调查,总结了以下问题。

二、我院职业指导工作现状及问题

2016年11月,我院对2016届来自15个省的1375名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情况跟踪调查,要求毕业生在网上填写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对母校的满意度、对母校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需求等栏目,收回有效问卷471份,占毕业生总数的34.25%。根据调研情况,比较突出的问题有:

1.重视理论教学,但实践性不强

我院开设了“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与政策、毕业生素质要求、就业权利义务、就业心理指导、求职方法与技巧、就业程序和创业指导等。但是在“对母校的满意度”栏目中,“毕业生希望母校在教学方面加强的环节”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希望母校在教学方面重点加强的环节比例最高的是实践实训,达到了48.20%。可见,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还不够紧密。

2.机构健全,但职责较少

学院成立了就业指导处负责学院就业创业工作,工作人员大部分精力用于完成常规工作,与系部联合开展到就业单位见习、参观及大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较少。在“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需求”栏目中,“母校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服务内容”的调查数据显示,“组织相关单位来校宣讲”的比例为9.83%,占比最低。可见,职能部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就业观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3.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在“对母校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栏目中,“毕业生对母校创业教育不满意的原因”的调查数据显示,选择“毕业生认为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不足”的比例为31.42%。可见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尚有欠缺。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不仅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还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应包括指导学生怎么找工作、怎么做工作、怎么换工作、怎么创业。开展这项工作的主力是班主任,但是大部分班主任没有经历过职业指导和心理咨询的系统学习;还有一部分班主任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校期间也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职业指导。所以,目前的职业指导工作专业化水平整体不高,制约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三、新环境下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质量的对策

根据我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问卷中“母校提供的就业服务内容”栏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为毕业生提供的服务内容较多,涵盖了举办招聘会、就业推荐、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求职技巧培训、及时发布和更新招聘信息、创业指导服务、组织相关单位来校宣讲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毕业生希望母校在教学方面加强的环节”栏目的调查情况,为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高校还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联合兄弟科室,加强实践活动,以赛促学

“毕业生希望母校在教学方面加强的环节”栏目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希望母校在教学方面重点加强的环节依次是实践实训、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人际交往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在完成常规工作的同时,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变管理者的角色为服务者,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鉴于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能够面向所有学生开展以下活动,使学生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更高,从而大幅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1)开展更高水平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201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了学生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这项举措的目的在于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职业兴趣在校学习,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果每个人从事的都是自己热爱的工作,那么他就是最幸福和最快乐的人,才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但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这就需要学校指导大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便于自我定位,自我了解,明确方向,明确人生目标。

(2)开展创业计划大赛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可以促使众人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从而涌现出更多各行业的专业人士,让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雄厚的优势。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青年学生作为时代弄潮儿,理应站在时代的最前端,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高校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能够聚集和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各种要素,为学生提供辅导培训、金融投资、技术转移、展览展示、市场对接等平台。

(3)规范院级职业技能竞赛

根据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山东省正在修订《高等学校学生竞赛项目管理办法》,这将有利于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竞赛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重要途径,可以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引导更多学生参加竞赛活动,有效提升其团队协作、解决问题、担当奉献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2.加强制度建设

(1)就业基地建设制度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面对新的形势与政策,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与现代医疗卫生服务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因此,高校应紧跟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开拓新的就业市场,瞄准新行业、新职业,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需求。

高校应当以就业为导向,建设稳定的就业基地,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学习—实习—就业”一条龙服务。以我校为例,需要定期与用人单位联系,逐步增加就业单位的数量,提高就业单位的质量,立足济南,面向全省,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积极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另外,还应充分重视利用新媒体,精准推送就业信息,让用人单位充分了解学生情况,让学生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实现人职匹配。

(2)职业指导课堂教学制度

高校在新生入校教育中要安排就业指导内容,对新生进行择业教育。要抓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上要结合历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典型事例;就业观念上要强化择业观和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自觉服从国家需要,了解就业形势,调整对社会需求的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强化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观念。

高校还可以邀请成功企业家、临床专家和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人进校园、进课堂,深入开展行业发展、岗位要求、政策解读等内容的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才观,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对医疗卫生保健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择业,加强自身在养老服务和妇幼保健服务方面的专业学习,培养学生为国家的医疗健康事业奋斗终生,使其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基层成长成才,树立建功立业的奉献精神。

(3)就业服务制度

高校要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职能部门和系部目标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提高教职工联系就业的积极性;要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开辟大学生就业新渠道,促進就业,实现全员化就业指导。

根据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今后高校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数量与应届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500。高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做好服务工作,工作人员应配齐、配强,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就业服务制度能否真正起到作用,能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创业、创新氛围,关键在于落实制度要求。一旦有了良好的就业环境,我们不仅不必担心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同行加盟,抱团发展,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对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开展系统培训,提升工作能力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必须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工作人员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培训,能够全面提升工作能力,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匹配程度,提升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1)“形势与政策”是培训的基础内容

形势是政党行动的出发点,政策是国家管理社会的手段。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地方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法律法规,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为职业指导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职业生涯规划是培训的重点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在校生活,更关系到其毕业时的就业状况,尤其影响大学生就业后的稳定和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指导学生进行能力测评。当学生就业之后,其仍然可以为学生提供后续帮助,指导学生进一步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实现人生价值。

(3)要培训与就业相关的知识

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求职应聘的技巧、人际交往的礼仪,等等。只有职业指导人员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4)要制订考核办法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考核办法,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对工作中表现优异的职业指导人员给予奖励,可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还要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持续开展。

高校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要通过制度建设、系统培训,切实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使其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的工作,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有效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徐桂华.以创业计划大赛为基础发展高校创业教育[J].江苏高教,2011(1):116-117.

猜你喜欢

高校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关于质量的快速Q&A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