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管理模式的探究

2017-06-05梁君郭东明王前飞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工作教书育人

梁君+郭东明+王前飞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本科生导师制弥补了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完善了学生管理体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相长。本文在总结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的经验上,探索了有效的导师制管理模式。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工作;教书育人;素质教育

一、引言

本科生导师制度已成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教学的重要支撑和有益补充。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人才,促进学生全面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秉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办精、办强、办特色的办学理念,以研究型本科教育为特色,以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宗旨,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在2012年实施基于创新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2014年9月全面推行覆盖全体本科生、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新生入学三周内,学院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数量均衡、合理搭配的原则,为每位学生统筹安排导师并制订了多种具体措施来全面推动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通过三年来的探索,学院形成了百家齐放、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打造了优模式、多方面、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团队建设、学生个性化成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我院本科生导师制的管理模式探索

目前我院已为2016级304人、2015级268人、2014级238人的三个年级入校学生实施了导师制,其中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建筑学”专业,共选派本科生导师82人(教授25人、副教授及高工25人、讲师及实验师32人),生师比为10.68,为导师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各导师团队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的指导下,百花齐放,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在两年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凝练出了适合本团队的本科生导师制下的学生管理模式的具体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及评价方法。探究出了适应本团队的本科生不同学习阶段身心特点的融合个性化和专业性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方法,提炼出了本团队的本科生导师制建设在本科大学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工作模式和内容。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院也形成了百家争鸣、共建促英才的良好氛围。

1.“产学研”结合型育人模式分析

我院教师承担了国家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纵横向科研项目二百余项,均涉及学科前沿的研究,并有着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和企业合作能力。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导师为本科生提供了切实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使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科研项目和团队。为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通过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走出去参与专业实习,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增强了自信。不再是单一的本科课堂的压缩饼干模式,摒弃了单独依靠课堂“教师教,学生听”这类束缚学生心智开发的传统模式。项目课题小组的每周汇报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相互切磋中培养开放吸收、不断探索的科研精神,增强师生互动、同门互助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并形成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本科生导师制下,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2.以导师为核心的圈层结构育人模式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构筑以导师为核心,以所辅导的低年级学生为内围,博士生、硕士生、高年级本科生为支撑的圈层结构。导师通过与学生定期见面,指导规划、指导学习、指导研究、立德树人来发挥核心作用,为学生明确发展路径。外围支撑层的高年级本科生特别是研究生按照导师的要求,负责学生的日常联系、交流和沟通,发挥智力生态的育人效应。

3.“亦师亦父”—师徒式导师亲情式个人指导模式分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尊师重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导师亲自指导学生,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渐行渐远的师生关系;师生频繁接触互动,有助于学生提高素养,在高层次上重构了亲密互动、教学相长、和谐相容的新型师生关系。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成才,对于家庭有困难、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导师润物细无声,默默关注,清风化雨,鼓励他们坚强成长,直至学有所成;在学生遭遇重大困难时,导师不遗余力,倾囊相助。特别是我院维吾尔族学生,在导师的鼓励下,立志毕业后在家乡兴办汉语学堂。

4.以新媒体为向导,做网络良师

以互联网和智能手持终端设备为主体的虚拟空间越来越成为青年学生学习、交际、娱乐的重要介质,在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语言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形势下,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以新媒体为向导,做网络良师,利用微信群、慕课等形式,全天候无缝对接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新媒体平台,促进师生吐露心声,展示才华。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开展心灵引航、就业指导等工作。

三、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反馈情况

截至2016年9月,以力建学院2014级、2015级本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导师制开展工作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共450名学生参与,占总人数的90.69%。从调查结果看,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结果表明,导师制总体开展情况良好,师生关系融洽;在学生需求上,学生对于就业指导、学习指导、科研水平指导、社会实践、心理教育、人際交往、思想教育等各方面的需求均超过60%,即大多数学生希望导师给予全方位指导。在指导方式上,76%的学生对固定场所指导很满意,但也希望丰富形式,如通过活动、网络等的指导方式与导师更贴近。希望集体指导与导师个人指导相结合的占69%以上。

四、对本科生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总结及建议

力建学院在导师制的运行体制、学生管理模式方面的探讨经过两年来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生整体风貌的提升,挂科率的减少,获奖情况等均展示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初步成效。本文通过总结各导师团队所做的一些有益的探讨,认为本科生导师制下的这几种学生管理模式和方向值得借鉴和进一步完善。一是加强新媒体网络阵地建设,通过互联网延展性地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做学生的网络良师。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细致的指导。三是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科研思维。四是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构建研究生辅导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辅导低年级本科生的纵向链式学习科研团队,明确协助辅导的学生的职责,建立激励措施,弥补师生比的不足,形成导师团队间的良性互补关系。

参考文献:

[1]杨仁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2016(9).

[2]胡国富,胡宝忠,李凤兰.导师制的起源和在高等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182-183.

猜你喜欢

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工作教书育人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篆刻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综合设计改革与实践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学分制背景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策略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