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纹识别技术在民航安检系统中的应用

2017-06-05陈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7期
关键词:指纹识别

陈丰

摘要;随着全球航空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各国航空公司和机场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提高民航安检系统的严密性、可靠性和准确性。鉴于指纹这一生物特征存在自身特性,即永久性和唯一性,同时指纹识别技术又具有非常高的可操作性和可利用性,而且在国外机场已有利用指纹识别技术对身份进行辨识的案例。因此,将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民航安检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指纹识别;民航安检;上下岗登录;布控查控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179-02

近年来指纹识别技术发展迅速,将此技术应用于民航安检系统对乘机旅客进行身份管理,对提高民航空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民航安检系统主要是对民用航空领域安全技术检查业务流程的集成化,安全技术检查又可称为安全检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以及公共设施安全不受损害。民航安全技术检查工作主要包括对乘坐民用飞机的旅客及其随身行李进行检查,同时,对进入机场候机隔离区的其他人员及其物品以及空运货物、邮件等进行检查,此外,还有监控机场候机隔离区内的所有人员以及物品的情况,并监护准备执行飞行任务的民用航空器。

1民航安检系统业务概述

民航安全技术检查利用民航安检系统作为载体,给予了安全检查工作极大的技术支持,民航安检系统(PMIS)主要面向出港旅客及其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其包括了旅客一踏入机场开始值机、托运行李、验证检查、人身检查、手提行李检查以及登机确认等一系列过程,它是机场安全检查业务的重要系统之一。

民航安检系统有效地实现了机场安全检查业务的信息化和集成化,通过与机场离港系统、行李检查系统、身份检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手动报警系统等业务系统紧密融合,无缝衔接,能够很好地完成对乘机旅客及其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以实现对乘机旅客及其行李的追踪、查验、处理以及查询等功能,为各机场驻场安全单位提供全面、高效和及时的信息数据,同时,还包括查控布控的联防支持,更好地满足对机场安检业务处理和分层管理流程的全部需求,实现安检业务管理中,包括考勤登记、台账记录、设备运行、干系人等各个方面的管理统一化、信息化和高效化。

2指纹识别技术在民航安检系统中的应用

2.1安检员指纹上下岗登录

安检业务由于其特殊性,每个岗位都具有特定的职责,一般分为五个岗位:

1)前传检查员岗位,其职责是在X射线机传送带上正确摆放受检行李物品;

2)验证检查岗位,其职责是负责对国内外航班旅客的有效身份证件、登机牌进行核查,识别涂改、伪造、冒名顶替以及其他无效证件,协助执法部门查控在控人员;

3)人身检查岗位,其职责是引导旅客有序通过安全门,使用手持金属探测器对旅客人身进行检查,识别并正确处理违禁物品;

4)X射线机操作岗位,其职责是使用X射线仪辨别受检行李图像中的物品形状、种类,发现、辨认违禁物品或可疑图像,将需要开包检查的行李及重点检查部位准确判断出来,告知开包检查员;

5)开包检查岗位,其职责是对旅客行李实施开包手工检查,准确辨别和按有关规定正确处理违禁物品。

从事不同安检岗位的工作需要具有不同职业技能鉴定等级的安检员担任,需要将每个岗位的安检工作落实到责任人,必须能够通过民航安检系统清楚查询到每个岗位具体时段有哪些安检员在岗,安检员上下岗登记主要实现员工上下登记、岗位分配。采用指纹识别上下岗登记,将不同的岗位权限进行严格设置,安检通道成功开通后,安检员进行上岗登录,每名安检员必须通过扫描指纹,身份验证成功后才能进入民航安检系统,这样安检员就会被分配到自己所能从事的工作岗位上,防止倒查追责困难和肆意串岗等问题的发生,安检通道开启期间,任何安检员不能登录到系统内已有安检员值守的任何岗位,在岗的安检员也不能登录除自己岗位以外的任何其他岗位。

安检员通过指纹进行上下岗登记,当指纹仪设备损坏或其他原因不能考勤登记时,可以由权限高的管理员,调出手工输入安检人员通行牌的编辑框进行考勤登记,首先,选择需要使用的子系统;然后,添加上岗人员,安检人员通过指纹采集器读取员工身份信息,进入待岗列表;给各岗位分配待岗人员,在待岗列表框选中人员,添加到需分配到目标岗位,如果安检员具有目标岗位的上岗资格,安检员姓名将显示在目标岗位栏,完成人员岗位分配;如果安检人员没有目标岗位的上岗资格,系统给出提示“员工没有岗位资格!”;安检员岗位分配完成后,则开放现场,系统将提示现场开放成功,当所有安检员下岗后通道关闭时,系统将提示现场已关闭。

通过指纹进行上下岗登录能够使安檢现场工作保持有序,其优点如下:

1)杜绝替岗和串岗的现象发生,即:初级岗位资质的人员不会被分配到更高级别的中级或高级安检岗位。

2)倒查追责更加明确,即:在岗时间清晰可查,一旦发生旅客违禁物品遗漏未查出,可以通过系统中安检员在岗情况倒查,追查责任。

3)严格控制工时,即:防止出现超工时作业的情况,造成安检人员过度劳累而产生疲倦和松懈,使安全检查质量和效率下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安检人员的劳动保护条款中提到X射线机操作检查员连续开机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每天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

2.2安检指纹验证布控查控

安检验证子系统是民航安检系统中最主要的子系统,安检验证子系统大大提高了验证岗位的工作效率,验证工作是民航安检防控的第一扇大门,其工作主要负责对乘机的国内外旅客的有效身份证件、客票、登机牌进行核查,识别涂改、伪造、冒名顶替以及其他无效证件,协助执法单位查控在控人员,确保旅客身份信息的准确无误。具体包括了旅客照片采集、值机信息核对、二代身份证信息读取、交运行李信息判断、布控人员判断等功能。

布控人员判断是安全检查工作中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内容,是通过公开的检查形式,发现、查缉、控制恐怖分子、预谋劫机分子、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分子、走私贩毒和其他犯罪分子的一种手段。为更好的查缉与布控在控人员,本论文在布控人员判断功能中,加入了指纹验证身份的功能,从而为执法单位拦截布控人员提供有力支持。执法被要求在查控时,首先应与机场公安机关取得联系,提供《查控对象通知单》等有效文书,查控通知的内容应具备以下内容;布控对象的姓名、性别、所持证件编号、指纹信息、查控期限和要求等信息,所示这些信息登记后,存入到数据库中。

在验证旅客时,如果通过身份证信息发现旅客被识别出为嫌疑布控人员,则将进行再次身份确认,即对布控嫌疑人进行指纹识别,首先,采集嫌疑人的指纹,然后对采集的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特征点和分类,最后对该嫌疑人采集的指纹图像与已存入的指纹图像进行比对,比对结果如果是一致的,那么证明该嫌疑人具有极大可能是需要协助拦截的布控人员,可将其登记为被拦截对象,不允许其通过安检,拒绝其登记,当场移交机场公安进行处理,如果比对结果是不一致的,那么该旅客可以排除嫌疑,允许其进入安检区进行安全检查。安检指纹布控查控能够使安检防而不漏,其优点如下:

1)能够提高查控的准确性。机场人口流动量大,嫌疑人试图利用假身份和假证件蒙混过关,通过肉眼对嫌疑人进行面部验证又很难作出准确判断。但通过指纹识别布控嫌疑人的身份准确率极高,这样不仅能够协助公安机关拦截在控嫌疑人,更重要的是能够保障空防安全,并产生积极正面的社会安定因素。

2)能够提高查控的严密性。全国有近30万在逃嫌疑人流窜于社会,查堵在逃人员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社会的危害,安检指纹布控于公安机关布控之前,从而自然形成双道关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使其能够防患于未然,有效消除治安隐患,防止不法分子对航空安全造成威胁。

3)能够提高查控的可靠性。公安机关提供布控嫌疑人的十指指纹信息,将其十指指纹信息存人民航安检系统数据库中,通过采集可疑旅客的指纹与已存入的嫌疑人指纹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可以判断可疑旅客的身份。

猜你喜欢

指纹识别
基于单片机指纹识别电子寄存柜设计
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技术综述
苹果屏幕指纹识别专利图流出
iPhone8新专利曝光
指纹挂锁
基于大容量指纹识别的实时身份认证系统
基于线阵CCD的指纹识别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