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7-06-05张宏达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7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实践建设

张宏达

摘要;优质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的阶段性反思,考虑地域、可操作性、教学效果、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工作实践给出了一些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112-02

在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日渐便利的网络时代,高等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变革。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11年推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简称MOOCh)以来,全球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了提供网络公开课资源的行列中,为各国寻求高等教育的学子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打开了成本更低、机会更广的学习之门。专家称,这种教育模式将会影响全球数亿人的命运。

我国网络开放课程的发展脉络,大致可以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兴起的进程一窥端倪。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校就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人手,开始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从2003年起,教育部组织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3900余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近2万门,并通过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及各校精品课程网站向公众开放,将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普及共享,初步实现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从2011年开始,教育部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为核心,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以服务高校师生并兼顾社会学习者为目标,分类型、分阶段开展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

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和课程改革以及优质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中,深刻地感受到精品课程的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打造精品课程的区域性特色

虽然精品课程在网络共享,但总是主要服务某一区域,所以不可能做到哪里都能落地生根。即使选题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也不见得做到大而全就收效好,受益面大。必须打造该课程的区域性特色,宝鸡是重工业城市,工业门类相对比较齐全,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课程对专业对行业的发展所提供的智力支撑不可小觑,素有中国钛谷之称的有色金属加工行业,作为我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为主的稀有金属加工企业,宝钛集团已形成了钛材、锆材、装备设计制造、特种金属等四大产业板块,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以稀有金属加工为主体的产业群和产业链。以宝钛为龙头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再到中小型私企在我市将近四百余家,结合这样的地域特色我院的金属工艺学课程要围绕有色金属钛,研究其比较活泼的化学性质。使钛材独有的诸多特性,譬如加热时能与O2、N2、H2、S和卤素等非金属作用。但在常温下,钛表面易生成一层极薄的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可以抵抗强酸甚至王水的作用,表现出强的抗腐蚀性。一般金属在酸、碱、盐的溶液中变得千疮百孔而钛却安然无恙。液态钛几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属,因此可以和多种金属形成合金。钛加入钢中制得的钛钢坚韧而富有弹性。钛与金属Al、Sb、Be、Cr、Fe等生成填隙式化合物或金属间化合物等特点,以钛材制造为切入点,服务中小型企业,把课程想办法做起来。

2已建成课程的再升级、再修订

精品课程的建设往往需要一个专业教学团队花费大量时间去完善,有时候还需要技术团队去支撑和维护以及更新升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去丰盈、完善。线上做到师生资源共享,线下及时跟踪教学效果及课程发展,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就成就了该门课程。我院已建成《数控编程与操作》精品课程,一直以来都是车间实践加教室理论的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组织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多次获奖,更是频频冲击国赛,有学生多人次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两名指导教师获得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6年4月7日,我院机械工程系与仅有一墙之隔的全国机床领军企业——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学徒制——“宝鸡机床班”开班。充分利用自己的办学优势和宝鸡机床集团的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对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按照“现代学徒制”模式进行培养,采用“3+2+1”教学模式,即入学前3学期在校学习,学习有关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第4、5学期共2学期,半天在宝鸡机床厂进行“一对一”、“以师带徒”形式,半天在校学习,半工半读、学做一体、第6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

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在企业得到严格的操作技能训练和企业文化熏陶,熟练掌握高端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维修、调试等技能,就这样根据企业的需求,我们对我们学生进厂前期的在校精品课程根据企业需求在生产实践与教学运行的双轨下反复修订和调整,更好更快地适应了目前的教学需要。这种进步是企业的线下与我们在线课程的线上同步协调而来,满足了在校生和企业员工进修需要,成为很好的充电平台。

3课题选取要接地气.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开放性

以高职工科專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为例,机械设计,机械制图是其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课程,是其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托和教学载体,多年来一直以齿轮油泵和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作为其课程设计和测绘的选题对象,贴近教材,可以说是做到了对教材知识点的全覆盖,但却由于选题太过陈旧,接近生产,远离生活,而不为学生所乐意接受,硬着头皮程序性为之,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对测绘结果,设计数据的理解与把握依然停留在课本和手册层面上,只是一知半解。在教学之余,偶尔有一次为一位爱好钓鱼的老师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修复调节支撑钓鱼竿悬伸角度的扇形片状齿轮支撑件,先是旧件拆解、测绘、CAD/CAM辅助设计,再到选材切割,实现与旧鱼竿重新完成装配,这一系列工作完成下来,学生真正感觉到了寓教于乐,学以致用。在该零件实现复制的过程里,学生学理论、查手册、自行设计,操作机床,收效良好,关键是钓鱼的老师对维修状况很满意。这件事情看似在教学之外,而功夫全在课程,全在课堂,受此启发,教学载体的选题要贴近生活,小而精,让大部分的学生能上手,让教学命题更富有执行力。

4高职工科类课程应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整体设计课程体系

我院已建成《液压系统检修》省级精品课程经历了几轮的教学实践,运行状态良好,我们跟踪学生就业与核心课程培养技能相关这个层面发现,课程建设还有待加强,课程还与国内大多数精品课程一样停留在教授知识的层面,能力培养的主线没有凸现,高职学生一般都没有一个好的应用数学的功底,好点的学生也仅限于对于泵、阀、回路的简单认知上,不具备相应的设计和计算的能力,在专业上的后续发展严重受到限制和制约。面临同样尴尬境地的课程还有《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实际上在行业里都有跟产业相关的技术软件支撑,可以实现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与制造,我们学生一个多级液压缸的强度校核、夹具定位误差的微积分计算相当尴尬,机械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机床夹具的模块化设计都远远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学校从教材到教学均落后实际生产需要,而教学仅仅满足于与专业教学严重脱节的华而不实的《CAD/CAM》的教学上。与之相关的数学、力学软件根本没有提及,与国家提倡终生学习,贯通高职与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主旨想违背。

5课程的设计对接行业的创业、创新要求

我们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没有预期的收效,浪费了学生和老师的宝贵时间,这是我们应该很好反思的一个问题。武汉职院的一个老师开设木工手工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纺织学院男生设计出了很好的毛线作品,这都给我们以启迪,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当你的学生课堂玩手机的时候,他真的就没有培养价值了吗?他玩游戏的专注是天生的吗?我们后天的教育培养、引导哪里去了?我们在微信里看到日本人的卫生间和厨房的废水利用自成系统,浴缸里的洗澡水再进入洗衣机洗衣服,街头公厕似的可以设定时间,可以像自动洗车一样的洗澡间,我们内心就没有触动吗?我们的努力要让我们的生活和环境越来越美好,所以什么样的专业也好,教学别脱离生产生活太远,就应该和我们目前总的生产力相适应,武汉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实践课,学生会去做手工完成一个音乐盒送母亲。这个选题会被有同样爱好的中学生瞧不去吗?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研究好我们的专业,关注好我们的行业,让我們的学生在我们的课堂、实验室、车间有足够的空间,帮助他去实现可以触摸的创新设想,大胆实践与创新。北京商桑老师的蓝墨云班课以智能手机为教学工具启发我们师生在良性互动的教与学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是我们前行实践的一个很好途径。

6结束语

精品课程建设仅仅是优质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条路上我们还任重而道远,本文抛砖引玉,期待共同建设更好的教学资源。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实践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