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坦克兵在阿富汗
2017-06-05宋心荣
宋心荣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高度机械化的苏军并不适应阿富汗战场的形势,坦克在阿富汗战场上更是毫无用处。事实上,阿富汗战争初期,苏军根据在西欧平原和喀尔巴阡山区作战的需求拟定的战术条例确实不适应阿富汗的形势。不过,苏军很快根据阿富汗山地-荒漠战的特点调整了战术,而坦克也再度发挥了重大作用。不仅如此,苏军还根据阿富汗反游击作战的经验对坦克的防护加以改进,使其损失率大大降低。这些经验值得吸取。
初入阿富汗
1979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动用了2个摩步师、1个空降师、1个空降强击旅和2个独立团。1980年上半年,在阿富汗的苏军第40集团军又被加强了1个摩步师和2个独立团。这3个摩步师下辖的坦克团就成为了第40集团军麾下坦克部队的主力。
苏军在阿富汗最初的坦克部队包括第201摩步师的第234坦克团、近卫第5摩步师的近卫第24坦克团和第108摩步师的第285坦克团以及各空降旅的坦克营。1980年,苏军在阿富汗一共有39个坦克营(约800辆坦克),主要装备T-62坦克,也有少数T-55坦克。由于随后阿富汗的战事以反游击战为主,用不了这么多坦克,1980年6月,第234坦克团被撤回苏联本土。当时,这几个坦克团是这样部署的:第285坦克团驻扎在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近卫第24坦克团驻扎在信丹德空军基地。
入侵阿富汗之前,苏军高层认为第40集团军的主要任务是保卫交通线和大城市,没有考虑到和游击队作战的问题。当时的苏联国防部长甚至认为只要苏军一出现在阿富汗,那里激烈的内战就会自动平息,所以苏军从上到下都没有做好在阿富汗开展反游击战的思想准备。苏军入侵之初,阿富汗形势也确实平静了一段时间,然而1980年2月22日喀布尔发生了反苏大起义,短暂的平静随即被打破,阿富汗全国以“圣战”为名义的反苏游击战开始了。
起初,苏军按传统方式应战,主要在公路附近和山前地带这些机械化部队可以通行的地方作战,然而“圣战者”的基地都位于山区,只在平原地区应战显然治标不治本。苏军开始逐步调整战术,深入山区。一进入山区,坦克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坦克在山区难以行驶和转弯,有时还会陷入稻田里动弹不得。所以,苏军后来主要将坦克用于对固定目标的保护和用于在地形适宜的平原地区的作战,并摸索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战术。
苏联坦克兵在阿富汗的战术
在阿富汗,坦克部队最常见的编成为坦克营。第40集团军下辖的坦克营和其它苏军部队没有什么不同,坦克营由营部及其直属分队和战斗部队组成。坦克营指挥官包括营长、参谋长及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和训练的副营长。战斗部队由3个坦克连组成。每个坦克连又有3个坦克排,每排3辆坦克,连部还有1辆坦克,共10辆坦克。所以,1个坦克营共有31辆坦克(营部1辆中型坦克),还有技术维修排、汽车班和卫生所,总计185人。
第40集团军编成内的坦克營主要装备的是T-55和T-62坦克。T-55坦克研制于20世纪50年代,1955年开始服役,T-62则服役于60年代初。这两型坦克综合战斗性能都不错。T-55装备1门100毫米线膛炮,而T-62装备1门2A20式115毫米滑膛炮,威力更大。
在阿富汗,苏军坦克部队的任务包括:保卫哨所、道路和重要设施;掩护运输纵队;封锁和梳剿“绿区”;搭载士兵前赴作战地域;在地形适宜地区作战等。
阿富汗战争前期,“圣战者”不具备和苏军正面对抗的能力。其作战形式以破袭战为主,主要针对苏军交通线、军事基地展开袭击。苏军所控制的阿富汗重要交通线总计长达1 600千米,其中大部分位于偏远荒凉的山区,极易被袭击。而苏军的绝大多数补给均靠公路运输,所以保卫交通线就成了驻阿苏军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仅执行保卫交通线这一项任务就用去了第40集团军共93个营兵力中的15个,足见苏军对保卫交通线工作的重视。苏军在最重要的补给干线沿途设置了326个哨所,派出了共7 653人在那里执勤。摩步师的坦克被分散部署到铁尔梅兹-喀布尔-贾拉拉巴德、伊什卡希姆-法扎巴德-塔卢坎-昆都士、库什卡-赫拉特-坎大哈这几条最重要的公路沿线的关键哨所。
这些哨所的构筑地点都经过精心勘察,足以控制一段公路,还能互相支援。每个哨所平均有20~25名军人,由坦克、炮兵、反坦克部队和其它专业分队组成。哨所的任务有两项,一是保护公路或重要设施,二是使用炮兵和坦克炮火力支援邻近哨所。每个射击阵地上都有1名观察员,一但发现“圣战者”靠近立刻下令开火。各哨所之间还能形成交叉火力,给“圣战者”造成重大杀伤。
客观地讲,阿富汗战争期间,第40集团军以坦克和炮兵为基础构建的这套哨所体系还是很有效的。1985年4月,第40集团军抽调1个摩托化步兵营和1个加强坦克连以及1个炮兵连防守铁尔梅兹-喀布尔公路上长约60千米的一段。摩托化步兵营的兵力被部署到23个固定据点之中,还组建了14个摩托化巡逻支队沿公路巡逻。坦克和火炮则部署到其中5~6个关键据点中。同时,自行火炮和坦克混编成了2~ 3个装甲群沿公路巡逻,负责向摩托化支队提供火力支援。由于苏军防守严密,整个4月间,“圣战者”减少了对该段公路的袭击。
当然,不仅仅是交通线,机场、苏军军营、物资仓库等重要设施都需要坦克部队来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坦克充当了固定火力点。为了最大限度地加大坦克炮射程,以尽可能少的据点保护更大的面积,苏军一般将坦克部署在比较高的地方。以喀布尔西郊苏军军营附近的防御体系为例,每个哨所由1个摩托化步兵排和1个坦克排驻防。坦克的射击阵地相对高度在400米左右。观察哨则设置在更高的地方。苏军在几个哨所之间的地带还架设了电网,并埋了地雷。一但“圣战者”触碰电网或踏中地雷,苏军就能确定“圣战者”的位置,随即几个哨所的交叉火力就会将其全部消灭。哨所之间还连有电话线,可以互相协调,同时营部也可以随时了解哨所防区的情况。这一体系成功保护了喀布尔西郊苏军军营达10年之久。整个阿富汗战争期间,经历了几次失败的尝试,“圣战者”基本上放弃了对这一地区的进攻。
在地形适宜的地区(平原、山前地带),坦克常常被用于梳剿“綠区”的行动。所谓“绿区”,就是指“圣战者”经常活动的地区。梳剿“绿区”就是指在“圣战者”经常活动的地区挨家挨户进行搜查,抓捕“圣战者”,没收武器弹药。如遇抵抗,直接消灭之。突然性是梳剿行动成功的关键。然而在阿富汗,苏军坦克的出动往往会破坏突然性。由于阿富汗的道路以土路为主,坦克行驶在上面尘土飞扬,很容易令“圣战者”发觉,从而暴露苏军的动向,所以梳剿行动一般都是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夜晚、清晨或者雾天)进行的。
在梳剿行动中,苏军步兵连和坦克排从各个方向接近居民点,先将其四周可以用来逃跑的道路封锁,随后才能开始深入居民点搜查。外围封锁线设在居民点外2~3千米处。内层封锁线位于居民点边上。根据苏军的经验,“圣战者”一般选择从十字路口、广场、花园和峡谷等地突围逃跑,所以格外重视对这些地方的封锁。一般一个坦克排就可以封锁1个路口或广场。每辆坦克之间距离为200~300米。坦克排之间的距离在600~ 800米左右,甚至更远。坦克炮朝向路口,随时准备向逃跑的“圣战者”开火。不过,在执行封锁任务时,由于位置靠前,苏军坦克经常遭到“圣战者”迫击炮的覆盖射击。
完成封锁以后,另一部分坦克排配合摩托化步兵沿两侧建筑物较少的街道开入居民点,挨家挨户实施搜查。如果遇到抵抗,坦克就会给摩托化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在有抵抗之敌的院子的院墙和屋墙上打开缺口。摩托化步兵用自动步枪向院门、花园门和缺口处猛烈射击,随后发起进攻冲击。
此类梳剿任务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坦克和摩托化步兵的配合,地形有利,当地居民的支持,封锁严密。苏军在阿富汗执行了大量的梳剿任务,有胜有负。1984年在赫尔曼德省实施的梳剿算是比较成功的一次。
1984年5月,弗拉基米尔·罗马诺夫中尉指挥的坦克排配合1个伞兵营针对赫尔曼德省的“绿区”实施了梳剿。坦克排的坦克沿两条不同的路径向“绿区”开进,伞兵就坐在坦克上面前赴“绿区”。坦克的前方是工兵,他们负责排除行军路线上的地雷。沿途遇到抵抗时坦克就会开火还击,必要时伞兵还可下车作战。
由于坦克和摩托化步兵配合得当,此次梳剿取得了成功。梳剿持续了3天,缴获大批小口径武器和弹药。尽管“圣战者”多次使用RPG-7火箭筒向苏军坦克射击,但没有一辆苏军坦克被毁。
在阿富汗,“圣战者”巧妙地利用古代遗留下来的堡垒加强后作为自己的基地,在这里储存武器、粮食和弹药,以为长久作战之用。这些堡垒极为坚固,易守难攻。这种情况下,苏军会将坦克排、摩托化步兵排和工兵排以及火焰喷射器班混编成突击组,以进攻堡垒。
突击组的坦克从远处压制堡垒中的机枪和火炮,掩护摩托化步兵和工兵接近堡垒。随后,工兵架起云梯,让步兵攻进堡里。火焰喷射器班负责用火焰喷射器消灭坚守的敌人。必要时,苏军会直接使用坦克炮摧毁整栋建筑,以减小己方伤亡。在进攻中,突击小组还会得到炮兵的支援。
不过,不同情况下攻击堡垒需要采取不同的战术。一次,苏军一个摩托化步兵营在进攻一座“圣战者”堡垒时遇到了困难。这座堡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属于古迹,不能破坏。“圣战者”认为苏军不敢开炮,即使开炮,堡垒极厚的石头城墙也能支撑一阵,因此有恃无恐。该城堡也确实易守难攻。它为一条充满水的护城河所环绕,只通过两个吊桥和外界相连,还被“圣战者”吊起。
坦克排长艾金少尉在观察形势后决定通过精准射击放下吊桥,让摩托化步兵进入城堡。艾金少尉指挥1辆T-62坦克连开两炮,将吊桥的升降装置打坏。失控的吊桥掉落下来,苏军摩托化步兵沿吊桥迅速冲进堡内,全歼对手。
阿富汗战争中后期,由于“圣战者”的地雷给苏军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苏军开始给部分T-62坦克加装KMT-5或KMT-7扫雷具,混编在行军纵队中。一般苏军的纵队大约有10辆装甲运兵车和步兵战车。前方是1~2辆扫雷坦克以及数辆战斗工程车与多用途装甲推土机,负责扫除行军方向上的地雷。同时,每10辆装甲运兵车和步兵战车的队伍还混编有1~2辆自行火炮(弹道低伸的坦克炮在山区作战效果不佳,自行火炮作战效果更好),为纵队提供火力掩护,防止“圣战者”偷袭。这些车辆的间距在300~400米,万一前车中弹受损,后车还可以绕开,不至于被堵住,保证了纵队的安全性。
“圣战者”的反坦克战术
在阿富汗,苏军坦克在梳剿行动中给“圣战者”造成了重大伤亡。“圣战者”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在西方的大力援助下,“圣战者”的反坦克能力越来越强。阿富汗“圣战者”使用的反坦克武器以火箭筒、无后坐力炮、反坦克地雷这三种为主。在外国的援助下,“圣战者”手中反坦克武器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提升,“圣战者”甚至还得到了少量反坦克导弹。1983~1985年,每10~12名“圣战者”平均能有1具火箭筒。而到了1987年,每5~ 6名“圣战者”就有1具火箭筒。仅1987年上半年,第40集团军就缴获和摧毁了238门无后坐力炮及483具火箭筒。
阿富汗“圣战者”使用最多的是RPG-2和RPG-7火箭筒。RPG-7在苏联曾经大量生产,出口到很多国家,此外埃及、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国都被特许生产RPG-7型40毫米火箭筒。这些国家向阿富汗“圣战者”大量提供RPG-7型火箭筒。RPG火箭筒的缺点是远距离射击精度低,另外尾焰防护差,用起来比较危险。不过其破甲能力还不错,RPG-7型火箭筒发射的破甲弹对轧制均质装甲穿透厚度达到350毫米到400毫米。
除了RPG系列火箭筒,“圣战者”还得到过少量西方国家生产的火箭筒。其中就包括美国的M72型66毫米火箭筒,其发射的火箭弹能穿透300毫米的装甲,直射距离为350米。虽然威力稍差,不过M72重量比RPG-7要轻,携带起来更方便。联邦德国和法国也分别向阿富汗“圣战者”提供了一些72毫米火箭筒和78毫米火箭筒。
阿富汗“圣战者”手中也有不少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和82毫米无后坐力炮。到上世纪80年代,M20这种“二战老兵”已基本从西方国家的军队中退役。而阿富汗战争的爆发使得这种老旧的武器又得到了“发挥余热”的机会。西方国家纷纷把退役的M20型无后坐力炮援助给“圣战者”。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炮长2.08米,重52千克,各型弹药重9.32~10.26千克,发射空心装药破甲弹时可击破100毫米装甲,最大射程为6 400米。
经过长期摸索,“圣战者”基本找到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反坦克战术。阿富汗“圣战者”组织了专门的反坦克小组,70%~80%的反坦克小组都装备火箭筒。火箭筒中一般事先装好火箭弹,同时,每名“圣战者”射手还背着1枚火箭弹。每名射手配有两名助手,他们各自背两枚火箭弹,站在射手侧后方安全距离外,负责发射后重新装填火箭弹。
“圣战者”伏击坦克的原则是埋伏在苏军必经之路上,等苏军坦克靠近了再打。在近距离上同时用数具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开火,增大摧毁概率。一击不中重新装填破甲弹继续射击,直至命中。然而,在这样近的距离上,其射击精度并不高。1982年2月指挥伞兵乘坐装甲运兵车梳剿“绿区”的马哈茂德少校对此深有感触:“‘圣战者发射了超过20枚火箭弹,然而只有4枚命中了装甲运兵车,其中3枚还没爆炸。只有1枚穿透了装甲,杀死了1名伞兵。”
布設反坦克地雷也是“圣战者”重要的反坦克手段之一。阿富汗战争期间,“圣战者”得到了埃及支援的SH-55型反坦克地雷,美国支援的M19以及英国的MK7和意大利TS-2.5、TS-6等反坦克地雷。“圣战者”还经常将缴获的苏军炮弹改装成地雷。适合埋地雷的地方很多,包括公路拐弯处,峡谷底部,山间小道等地。凡是苏军坦克必经之处且不易察觉的地方,基本都被“圣战者”布上了反坦克地雷。
当时的反坦克地雷威力不足,炸装甲运兵车足够,炸T-62M坦克够呛。为了确保摧毁,“圣战者”往往在同一个坑里埋2~3枚反坦克地雷。这样多的地雷,坦克轧上去,即便不被炸毁,坦克里的人员也会被爆炸的冲击波震伤。
后来,苏军加强了第40集团军各部队的工兵数量,加大探雷、排雷力度。西方国家又援助给“圣战者”一批塑料外壳的反坦克地雷。这样苏军的探雷器就无法探测到它了,当然就更没法排除它。苏军工兵只能依靠经验和这些塑料反坦克地雷作斗争。
反坦克地雷给苏军坦克造成了巨大损失。根据第40集团军参谋部的统计,地雷造成的损失占到1980年苏军坦克损失的59%,而火箭筒造成的只占16%。
1979~1980年,苏军在阿富汗一共永久性损失了19辆坦克。同时还有数倍于此的坦克遭击毁后又被修复,苏军的损失是巨大的。为了减少损失,坦克乘员们自己已经开始想办法了。将毛毯和被子绑在装甲外面,自己动手在装甲外面又焊上一层钢板。不过,这些土办法终非长久之计。
1980年5月,苏联国防部组织了一大批武器设计师前往喀布尔,听取一线官兵的意见,研究如何改进,T-62的设计师也不例外。根据实战情况,设计师给T-62坦克加装了橡胶侧裙板,同时在前装甲板外又焊接了一块30毫米厚的复合装甲板。这块复合装甲板内有5毫米厚的钢板,其它部分填充以聚氨酯材料,具有较强的综合防护性能。T-62的炮塔两侧也加装了附加装甲。不过,设计师没敢给T-62加装反应装甲,怕误伤跟随坦克作战的苏军士兵。
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显著降低坦克损失。1981~1982年,苏军在阿富汗损失了46辆坦克,其中1982年一年就损失了28辆。如此巨大的损失震惊了苏军高层,他们意识到,小改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彻底大改。1982年,以波塔波夫上校为首的一批设计师和坦克制造厂厂长再次前赴阿富汗考察。根据阿富汗的情况,1983年,彻底改造后的T-55M、T-55AM和T-62M坦克投入使用。它们对地雷的防护得到了彻底加强。T-62M坦克底部装甲被加厚,乘员座椅经过了特殊设计,得以不受冲击波的影响,防止乘员受伤。车体两侧和炮塔也经过了加强,防御火箭弹袭击。光加强防御是不行的,升级后的坦克还安装了新的火控系统。T-62M的发动机功率也被加大了,并改进了液压减震系统,其综合战斗力大大提升,坦克重量也突破了40吨。
T-62M坦克刚问世就率先装备了驻信丹德的近卫第24坦克团。T-62M坦克刚服役的那段时间,苏军的损失确实大大减少。1983年,苏军在阿富汗的坦克损失下降到13辆,1984年降到了7辆。然而,随着苏军坦克防护的加强,西方国家开始向“圣战者”提供威力更大的反坦克地雷。结果,到了1985年,苏军的损失回升到18辆。作为应对,1987年,苏联又为阿富汗战场设计了Т-55和Т-62的改型。这两个改型进入阿富汗后,苏军的损失再度回落到7辆坦克。不过,此时苏联已准备从阿富汗抽身了。
1988年5月15日,苏军开始从阿富汗撤离。1988年8月,苏军在阿富汗的坦克数量下降到580辆。1989年1~2月,苏军在阿富汗损失了2辆坦克,使损失总数达到了147辆。1989年2月15日,最后一批苏军撤出阿富汗,阿富汗战争宣告结束,苏联坦克兵也结束了在阿富汗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