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农民看不懂成都人的胃

2017-06-05

环球时报 2017-06-05
关键词:弗雷奶酪成都

英国《农民周刊》6月4日文章,原题:与中国做生意:《农民周刊》走进成都中国市场能为英国农民们提供什么样的机会,英国农民该如何把自己的产品量身定制以迎合中国人的口味?为寻找答案,《农民周刊》代理商务编辑耶兹·弗雷登堡正在中国各地旅行。本周他到了成都——以麻辣菜肴闻名的四川省省会。

由于未能充分认识到当地市场的复杂性,很多在成都闯荡的英国公司已铩羽而归,包括Tesco和M&S这样的大企业。了解你的客户是做生意的关键,但在中国,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个国家不仅国土辽阔,且各地差异非常大,就如同一个大洲。

我最近的专栏文章描述了大都市上海的消费者(喜欢)购买进口葡萄酒、奶酪和意大利香肠。但成都的情况就不同了。我与当地一对退休夫妇一起吃了午餐。他们每天都从本地市场购买食材,然后回家做饭,因为他们想要价格低廉的新鲜食物。像这类普通百姓,即使有办法,他们也不会花钱去购买任何在货轮上放了好几个星期的进口食品。

我还遇到一名曾在海外工作的年轻职场人士,他通过手机App订购所需食物。跟上海那些白领同辈一样,他也是图方便。但不同于上海的年轻中产们,他并不热衷于订购西方食品,尽管会因为觉得更安全而购买来自荷兰的牛奶。

而就在同一座城市里,那些高端健康食品商店的店主,对进口食品则不屑一顾。他们的全部理念来自安全与健康产品——但他们反问我,为何要更信任进口货?相反,他们不遗余力地与其信任的中国本地农户发展关系。方便和成本都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

所以,对英国农产品生产者来说,中国有着巨大的机会。但我们千万别想当然地以为这里每个人都想要我们昂贵的名牌奶酪和健康猪肉。▲

(作者耶兹·弗雷登堡,穆弈译)

猜你喜欢

弗雷奶酪成都
假如给你一块奶酪
奶酪大作战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小老鼠吃奶酪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坏脾气的稻草人
最美的“瑟巴比”
小老鼠吃奶酪